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清代日本为何称中国人为南京人?原来“南京”这么高大上!

日本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 在時間上大體相當于中國清代。 打開日本江戶時代以及明治維新時期的歷史文獻, 就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這時的日本人喜歡稱中國為南京, 以“南京人”“南京先生”代指“清朝人”。 圖為一個迷人的冬季, 在橫濱市場上的一條街道, 兩個中國商人提著一個裝滿食物的容器和一個瓶子, 一個人站在他們身后, 籃子里裝著一條大魚, 圖上標著“南京人”。

在江戶時代的日本, 一切高大上的物產都冠以“南京”二字, 比如用“南京燒”稱精美的酒器、瓷器, 中國產的大米稱作“南京米”, 從山東進口的花生叫”南京豆”等等。

圖為標有南京二字的飯館, 其實就是中餐館。


這幅畫展示了一場中國商人觀看的歌舞伎表演

例如, 日本神戶有個南京町, 與南京并沒有多大關系。 那是在明治維新剛剛開始時, 大量中國人來到當地, 有人做外貿, 還有一批人定居下來, 開了中國料理店、剃頭店、大米店、雜貨鋪等, 這里越來越繁榮, 按理說應該叫“唐人街”的, 只是日本人習慣稱中國為南京, 所以就被叫成了南京町。 日本作家新井的文章里還說, 直到上世紀20年代, 在東京有個“南京先生”, 其實就是一個中國理發師, 他不但會理發, 還會掏耳朵等日本理發師不會的“絕招”, 所以很受歡迎。


圖上兩人抬的轎子, 叫南京駕

原來, 日本明治維新之前漫長的一千余年時間,

日本都是把中國視作老師, 出產各種高大上(包括物質的、精神的、文化的)產品的地方。 而明末清初的江南, 以南京為代表的周邊地區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地, 經濟文化高度昌盛, 尤其南京出產的物品更加精美, 質量更優, 所以久而久之, 江戶時代的日本人就把來自中國的優質產品冠以“南京”二字, 以示區別。

因此, 在日本, “南京”就成了中國的代名詞, 就像“瓷器(china)”在西方代指中國一樣。 明治維新后, 日本以西方為師, 日本人開始看不上中國人了, 南京人也漸漸失去褒義, 而變為貶義, 后基本被棄用。

中國人和俄羅斯人圖。 這時的中國人形象, 一般被描繪成笨手笨腳的下人, 或肥頭大耳的官員形象, 被標示為“南京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