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苏联解体后,这个成员国如今过得最富裕,人均GDP是俄罗斯两倍,但也最恨俄罗斯

1991年, 蘇聯宣布解體, 這個世界上少了1個超級大國, 卻又多了15個國家。 因為蘇聯遺留下來的經濟問題, 許多成員國在獨立初期窮困潦倒, 比如中亞五國, 但凡是總有例外, 有幾個國家在脫離蘇聯后迅猛發展, 他們就是波羅的海三國。

愛沙尼亞, 波羅的海三國之一, 一個僅4.5萬平方公里的小國, 人口僅131萬左右。 雖然地少人稀, 但愛沙尼亞人卻是當初15個成員國中最富裕的, 人均GDP達1.97萬美元, 被世界銀行認定為發達國家。 反觀俄羅斯, 人均GDP僅1萬左右, 僅愛沙尼亞的一半, 至于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更是無法與愛沙尼亞相比。

愛沙尼亞能在1991年后快速發展, 許多人認為是北約的功勞, 實際上這是愛沙尼亞人自己造就的。 愛沙尼亞是少有的極為重視科技教育的國家, 用咱們的話講就是“科技立國”, 小學一年級就有電腦課程了, 科技更是滲透到了愛沙尼亞人的日常生活中, 辦公室無紙化、選舉網上操作、遠程就醫等等, 愛沙尼亞人迅速在20多年里從落后的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 并越來越富裕。

在15個成員國中, 大部分國家仍與俄羅斯保持著一定的聯系, 如塔吉克斯坦需要依靠俄羅斯才能支撐下去, 只有愛沙尼亞與俄羅斯的關系最差。 主要是兩國文化上的沖突, 愛沙尼亞的歷史淵源與德國更近, 所以蘇聯在吞并愛沙尼亞的過程中動用了不少武力。

愛沙尼亞第一次被俄國吞并是在沙俄時期, 當時沙俄最缺的就是出海口(雖然北邊就是北冰洋, 但由于維度過高, 不凍港太少, 沙俄繼續穩定的港口), 于是愛沙尼亞成了沙皇的“盤中肉”, 于17世紀被蘇聯吞并。 一戰結束后, 愛沙尼亞獨立了一次, 但后來又被蘇聯吞并了。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后, 德國很快便占領了愛沙尼亞全境, 愛沙尼亞人一點都不擔憂, 凡是視德軍為“解放”他們的英雄, 為其提供了許多后勤服務, 甚至還成立了一個又愛沙尼亞人組成的師, 加入黨衛軍作戰。 蘇聯將這一切看在眼里, 初期被德軍吊打, 自然無法懲罰愛沙尼亞, 到了1944年德軍撤退后, 蘇聯直接轟炸了愛沙尼亞的主要城市, 并進行大規模抓捕,

造成了大量愛沙尼亞人遇難。

50年代, 蘇聯將抓捕的愛沙尼亞人全部流放到了西伯利亞, 并移民了大批俄羅斯人, 直接令愛沙尼亞人的人口比例從90%下降到了48%, 一度威脅到了愛沙尼亞人主體民族的地位。 60年代蘇聯對愛沙尼亞的控制放寬, 愛沙尼亞才逐漸恢復過來。

然而, 愛沙尼亞人對俄國的仇恨已經種下, 90年代宣布獨立后, 愛沙尼亞直接將境內的俄國建筑摧毀, 還將所有俄羅斯移民的國籍取消, 造成如今愛沙尼亞境內還有30萬無國籍人士, 可想而知愛沙尼亞人的憤怒了。 圖為愛沙尼亞軍隊處理蘇聯時代留下的武器。

延伸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