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航母給中國海軍帶來新的技術革命,但現在還不是志得意滿的時候

近日, 中國海軍遼寧艦和國產航母同框的照片刷爆網路, 而遼寧艦形成初始戰鬥力的新聞則意味著遼寧艦最終具備了作戰能力。 才能夠2012年到現在, 遼寧艦已經走過了近六年時光, 而航母編隊形成體系戰鬥力則可以說是中國海軍的一次質的飛躍。


中國海軍遼寧艦

不過我們也應該明確一點, 那就是遼寧艦與世界最先進的航母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目前來看, 遼寧艦處於世界航母的中上游水準, 超過許多國家的輕型航母, 但是對於配備彈射器的中型航母, 遼寧艦在艦載機的作戰效能上還有不小的差距。

因為遼寧艦採用的是滑躍起飛, 雖然省去了彈射器的啟動和復位時間, 但是卻由於初始起飛速度不足而無法實現重載起飛。 這是所有滑躍甲板航母都面臨的問題, 而採用滑躍起飛的中型航母目前除了遼寧艦外只有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和印度的“超日王”號兩艘, 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也採用滑躍起飛, 但是由於規劃使用的F-35B艦載機性能更好, 因此滑躍起飛的影響反而會小一些。 遼寧艦採用的滑躍甲板也限制了重載起飛能力, 這也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夥伴加油, 涉及許多航空調度問題, 這也在無形中增加了不少負擔。


遼寧艦處於中上游水準

從遼寧艦的起降架次上, 其滿編24架固定翼殲-15戰鬥機,

以每日最大3架次的起降頻率來計算(否則會對飛行員脊柱產生損害), 最大日起降架次為72架次。 而實際上由於完備率、飛行員數量不足等一系列原因, 遼寧艦日起飛架次在形成完全作戰能力後樂觀估計也至多為50-60架次。 相應的, 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在1997年執行過極限起降架次測試, 其可以實現200-250架次的日最大起降, 可以持續5天, 為遼寧艦的4-5倍。 而現在隨著美國航母機隊中F-14和A-6、A-7退役, 單一的F/A-18系列戰鬥機佔據飛行甲板, 加上類似“福特”級進一步優化了飛行甲板使用, 因此其起降次數較之1997年還有進一步提高, 設計單日最大起降架次為270架次, 具備日最大起降架次達到300架次的可能性, 其起降架次為遼寧艦的5-6倍是可能的。


福特級相對于尼米茲級效率有進一步提高

中國海軍現在使用的是殲-15重型艦載戰鬥機, 但是基於T-10K-3原型機衍生的殲-15艦載戰鬥機是目前世界上規格最大的艦載戰鬥機(如果把蘇-33視為同一類的話), 這點恐怕沒有什麼問題。 殲-15比F/A-18E/F或者法國的“陣風”戰鬥機都要大, 但卻尚無法實現滿載起降, 因此顯得噸位有不小的浪費, 而且還加劇單機佔用的空間問題, 降低有限的飛行甲板使用效率。 當然, 中國艦載機目前是沒有其他選項, 這是目前不得不接受的代價。 此外, 中國的固定翼預警機還在研製過程中, 空警600的研製時間已經很長, 可見其對於中國航空工業而言難度很大。 缺乏更好的艦載機, 這是中國現階段面臨的問題


殲-15的規格對於艦載機而言是偏大了

所以, 中國海軍的進步很快,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的差距所在。 悲觀沒必要, 但盲目樂觀的態度恐怕更危險, 扎扎實實來, 畢竟中國海上力量歷史並不長, 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學習學習再學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