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二戰英軍伏擊坦克的戰術要點

反坦克戰術的關鍵字之一是“伏擊”, 這裡不得不提1940年改進的伏擊戰術, 對於這一戰術, 英軍1942年版《指導手冊》吸納了大部分觀點, 1944版《步兵訓練》又將其納入書中。 這種戰術指出:在伏擊地點的選擇上, 要選擇對坦克等裝甲車輛機動性限制較大的地點, 又不能選擇在那些限制性比較明顯的區域, 如S型的隘路, 對於裝甲部隊來說是天敵, 任何敵軍裝甲部隊行軍時都會儘量避開這種道路。 較為理想的伏擊區域是“一條普通道路, 這條道路會有稍微彎曲, 路旁有房屋、牆壁、河堤、稀疏的樹林, 裝甲分隊從道路上撤退難度較大,

但也不是不可能”。 反坦克伏擊小組通常會搭乘車輛沿著預定的伏擊道路“走一圈”, 確定車輛減速的地點, 找出在道路上能夠相互觀察、相互支援的地點, 探察從道路上撤退的路線等等。 根據上述情況, 反坦克小組將制定針對性較強的伏擊戰術。 針對敵可能的撤退路線, 用地雷封鎖是較為理想的選擇。

在制定反坦克戰術過程中, 首先為每個班分配1個攻擊目標(坦克等裝甲車輛), 並將伏擊分隊配置在離道路不遠的地方, 最好配置在狹長掩壕內。 坦克車長一般在炮塔內, 高度高於地面, 能夠觀察到道路兩旁的洞穴。 那些緊鄰的洞穴是反坦克小組的天然隱藏點, 也是坦克等裝甲車輛的重點打擊目標, 因此,

反坦克小組在佔領狹長掩壕時要避開那些天然洞穴, 做好隱蔽偽裝, 防止暴露伏擊意圖。 為防止誤傷, 通常將反坦克小組配置在道路的一側, 這樣做不僅能夠在快速攻擊後快速撤離戰鬥現場。 組織撤退時, 要首先發出撤退信號, 同時要在遠離伏擊地點的地方指定一個集合點, 供撤退人員會合。 釋放煙幕迷惑敵軍是一個聰明的選擇, 集合點應選擇在下風處, 這樣不僅掩護伏擊行動, 同樣也能夠掩護撤退行動。 理想的伏擊戰場景是, 風吹過後, 只剩下殘存的敵軍待在道路上, 而攻擊者已在煙幕的掩護下隨風而散。

在設計伏擊戰術時, 要考慮到敵軍裝甲分隊的先遣裝甲偵察車, 伏擊分隊可以殲滅裝甲偵察車, 但首要任務是伏擊敵完整的裝甲分隊,

所以應忽略裝甲偵察車, 任其通過自己的伏擊區。 敵軍坦克等裝甲車輛被突然伏擊時, 那些已經穿越伏擊區的輕型裝甲車輛將返回伏擊區, 協同坦克進行反伏擊戰鬥, 因此伏擊者也要部署一些武器打擊這些輕型裝甲車輛。 理想情況下, 為減少伏擊分隊的損失並增強突然性, 反坦克伏擊戰鬥的持續時間一般為2-3 分鐘。 構築好伏擊陣地後, 指揮員將派出觀察員和哨兵, 這類警戒人員能觀察到從遠處而來的敵軍, 從而及時發出警報, 伏擊小組接到警報後, 應從離伏擊區不遠的休息地點出發, 快速佔領伏擊陣地, 因此在戰鬥中, 伏擊小組長時間靜靜地待在伏擊塹壕內等待敵軍出現的可能性並不大。


1944年版的《步兵訓練》有關伏擊坦克的圖解

勘察地形後, 在制定伏擊戰術過程中, 通常要選擇3個“伏擊點”和1個“截尾點”, 在後者所在的區域, 伏擊者要能夠解決3輛坦克。 第一個“伏擊點”又稱為“堵頭點”, 主要針對敵裝甲車隊行軍的第一台車輛而設計。 在“堵頭點”, 反坦克小組一般使用反坦克地雷或75號反坦克手榴彈, 用繩索或電線將其捆在一起以增加威力, 並將其埋設在路上, 用繩索來控制起爆時間, 敵軍第一輛坦克經過時, 反坦克小組拉響地雷炸毀敵坦克。 敵軍坦克在穿越炸點時將被反坦克地雷炸毀履帶而失去動力, 阻塞後續坦克的行進路線, 行軍縱隊中的第二、第三輛坦克將減速或被迫停車, 根據上級命令採取下一步的動作。

就坦克部隊而言, 他們接受的訓練就是面對這種情況應快速脫離道路, 如果伏擊者設置了第二、第三“伏擊點”並在坦克行軍隊形尾部設置了“截尾點”, 則坦克縱隊要脫離道路也是有一定困難的。

攻擊坦克, 並向坦克投擲黏彈示意圖, 敵軍坦克似乎是以德軍Ⅱ號坦克為原型繪製的;

真實的伏擊情況是:反坦克小組在煙幕的掩護下展開伏擊行動, 發煙手榴彈產生的煙幕會干擾坦克的各類觀察艙口, 使坦克內部乘員產生不適, 甚至降低其戰鬥力。 煙幕變濃時, 反坦克小組將躍出塹壕, 將黏性炸藥貼在坦克發動機的部位, 如果情況允許, 也可以貼在坦克炮塔的頂蓋、炮塔容易被擊穿的部位和坦克主炮的基座底部。 黏性炸藥將發動機外的裝甲炸毀後,反坦克小組可以用“莫洛托夫雞尾酒”這類武器攻擊坦克裸露的發動機,將坦克點燃。在伏擊戰鬥中,因時間有限, PIAT反坦克組可能只有1次發射的機會,伏擊分隊的其餘人員則發揚火力,打擊位於其他裝甲車內的步兵(此時他們被迫下車掩護坦克)。伏擊分隊還應當使用50.8毫米迫擊炮在上風處發射煙幕彈,增大敵方坦克脫離道路的難度。

向敵軍坦克投擲“防坦克鏈球”,繩子兩端的煙霧手榴彈爆炸後將遮蔽敵坦克視野。

入夜後,裝甲分隊一般在坦克隱蔽場、灌木叢、樹林等地組織宿營,步兵在夜間攻擊宿營的坦克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儘管進入宿營地的坦克分隊容易受到襲擊,但機警的坦克分隊指揮員在組織宿營時,會派出各類警戒哨和巡邏隊,指派1-2輛坦克隨時保持待戰狀態,以應付突發情況。發現敵情時,各類警戒人員迅速回撤,用探照燈照射周邊,使用坦克上的自動武器對周邊實施射擊。要攻擊這種宿營狀態的坦克分隊,攻擊分隊在戰前必須組織十分周密的偵察。擔負攻擊任務的步兵排成夜間巡邏隊形隱蔽接近預先選定的進攻出發陣地,而後派出兩名夜間戰鬥技能較強的士兵,隱蔽前出並接近坦克分隊宿營地,尋找接近宿營中央位置的道路。

擔負攻擊任務的步兵排排長在制定戰鬥計畫時,必須充分考慮戰場環境的影響,根據不同的戰場環境制定不同的戰鬥計畫。一般而言,最佳的攻擊方法是編組若干個小規模的戰鬥小組,利用敵軍的間隙、結合部滲入敵軍營地,而後機動至營地中央,由內向外實施攻擊。這種攻擊方法能夠達成戰鬥的突然性,也能有效避免坦克機槍火力的殺傷(一方面,坦克宿營時,火炮和機槍朝向營地外;另一方面,坦克轉向後,為避免殺傷營地中央位置的己方人員,不敢向營地中央位置射擊)。作為攻擊排的排長,如果能在組織各個戰鬥小組由內向外實施攻擊的同時,編組一些類似於巡邏隊的佯攻分隊,在營地外發起佯攻,就能有效分散敵軍注意力,取得更好的戰果。

在攻擊行動中,各個戰鬥小組要使用反彈顆手榴彈、各類燃燒彈等反坦克武器攻擊坦克的薄弱部位,損毀甚至直接摧毀坦克;攻擊者可以改裝反坦克地雷的引信和導火索,形成延時炸彈,將其放置於裝甲車內,待攻擊分隊撤退後爆炸,同時攻擊分隊在撤退時,在敵軍可能追擊的路線上埋設反坦克地雷;撤退時,速度是關鍵,攻擊分隊必須快速撤離戰場,向預先確定的集合點機動。

本文摘自《二戰步兵分隊戰術》

黏性炸藥將發動機外的裝甲炸毀後,反坦克小組可以用“莫洛托夫雞尾酒”這類武器攻擊坦克裸露的發動機,將坦克點燃。在伏擊戰鬥中,因時間有限, PIAT反坦克組可能只有1次發射的機會,伏擊分隊的其餘人員則發揚火力,打擊位於其他裝甲車內的步兵(此時他們被迫下車掩護坦克)。伏擊分隊還應當使用50.8毫米迫擊炮在上風處發射煙幕彈,增大敵方坦克脫離道路的難度。

向敵軍坦克投擲“防坦克鏈球”,繩子兩端的煙霧手榴彈爆炸後將遮蔽敵坦克視野。

入夜後,裝甲分隊一般在坦克隱蔽場、灌木叢、樹林等地組織宿營,步兵在夜間攻擊宿營的坦克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儘管進入宿營地的坦克分隊容易受到襲擊,但機警的坦克分隊指揮員在組織宿營時,會派出各類警戒哨和巡邏隊,指派1-2輛坦克隨時保持待戰狀態,以應付突發情況。發現敵情時,各類警戒人員迅速回撤,用探照燈照射周邊,使用坦克上的自動武器對周邊實施射擊。要攻擊這種宿營狀態的坦克分隊,攻擊分隊在戰前必須組織十分周密的偵察。擔負攻擊任務的步兵排成夜間巡邏隊形隱蔽接近預先選定的進攻出發陣地,而後派出兩名夜間戰鬥技能較強的士兵,隱蔽前出並接近坦克分隊宿營地,尋找接近宿營中央位置的道路。

擔負攻擊任務的步兵排排長在制定戰鬥計畫時,必須充分考慮戰場環境的影響,根據不同的戰場環境制定不同的戰鬥計畫。一般而言,最佳的攻擊方法是編組若干個小規模的戰鬥小組,利用敵軍的間隙、結合部滲入敵軍營地,而後機動至營地中央,由內向外實施攻擊。這種攻擊方法能夠達成戰鬥的突然性,也能有效避免坦克機槍火力的殺傷(一方面,坦克宿營時,火炮和機槍朝向營地外;另一方面,坦克轉向後,為避免殺傷營地中央位置的己方人員,不敢向營地中央位置射擊)。作為攻擊排的排長,如果能在組織各個戰鬥小組由內向外實施攻擊的同時,編組一些類似於巡邏隊的佯攻分隊,在營地外發起佯攻,就能有效分散敵軍注意力,取得更好的戰果。

在攻擊行動中,各個戰鬥小組要使用反彈顆手榴彈、各類燃燒彈等反坦克武器攻擊坦克的薄弱部位,損毀甚至直接摧毀坦克;攻擊者可以改裝反坦克地雷的引信和導火索,形成延時炸彈,將其放置於裝甲車內,待攻擊分隊撤退後爆炸,同時攻擊分隊在撤退時,在敵軍可能追擊的路線上埋設反坦克地雷;撤退時,速度是關鍵,攻擊分隊必須快速撤離戰場,向預先確定的集合點機動。

本文摘自《二戰步兵分隊戰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