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一張戰死日軍照片,證明中國軍隊在南京城破之後還進行了巷戰

一張戰死日軍照片, 證明中國軍隊在南京城破之後還進行了巷戰

張定勝

經公眾號“靜逸書屋”授權轉載

摘要:最近網上發現了一張南京保衛戰期間戰死日軍的照片, 南京保衛戰戰跡尋研團根據照片上的建築物樣式進行了認真尋證, 不但確定了照片拍攝的地點, 也證明了中國軍隊在南京城破之後還進行了最後抵抗的巷戰。

(圖一)日軍古和田吉一、鹽見仁郎戰死墓碑照片呈現有中式建築及門前鐵絲網護欄。

2018年5月18日, 我們南京保衛戰戰跡尋研團團員、南京歷史民間研究者楊再辰老師從網上收到一張日軍拍攝於1937年12月南京戰役戰死在南京一座中式建築前兩個日軍墓碑的老照片(7788網圖片)。

楊老師拿來給我辨認, 我立刻認為這是一張拍攝于南京中山東路今天中國第二歷史檔案(原“國民黨黨史陳列館” ), 或者是當年“國民黨監察委員會”(今屬於軍事管區)門前的照片。 因為照片上沒有文字說明, 而這兩處建築是1936——1937年在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宣導下建造的幾乎一模一樣政府辦公大樓建築, 當時稱“東、西宮”。 一開始時建築都沒有今天的外牆, 都是用鐵絲網簡易的作為外牆。 而此陣亡日軍照片拍攝角度也沒有區別兩建築物的明顯標誌, 所以一時我們都無法準確判斷到底照片是屬於哪個建築。

(圖二)原國民黨黨史館,

今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門前有鐵絲網及矮樹木。

(圖三)原國民黨監察委員會。 這裡和黨史館的建築幾乎一致。

我當時和楊再辰說“這張照片太珍貴了!它是目前為止南京保衛戰巷戰中唯一一張證明被國軍擊斃有日軍姓名的照片。 它再次證明了南京保衛戰城破後中山門內明故宮地區國軍進行了巷戰”。

中日雙方的歷史資料都記載了南京保衛戰後期城市巷戰, 但因規模不大, 在研究南京保衛戰歷史時總是被一些學者專家給忽略, 就是因為實證不多。 早幾年我們“尋研團”發現過金陵兵工廠、中華門內外街巷 、明故宮東華門等處巷戰遺跡, 也曾被媒體採訪報導過。 但作為巷戰證明的照片倒是沒有發現, 今天的發現很是意外,

下面將此照片考證過程說明一下。

(圖四)2014年發現南京城南地區遺存巷戰證據。

照片上有兩個日式墓碑, 左墓碑上面寫著“故陸軍步兵準尉古和田吉一戰死之地”, 右邊寫著“故陸軍步兵上等兵鹽見仁郎戰死之地” , 一個是下級軍官, 一個是士兵。 說明這兩個日軍在此作戰陣亡, 按照日軍作戰紀念陣亡者習慣, 人死哪就立紀念碑在哪。 我們立即開始查找資料, 資料顯示南京保衛戰從中山門突入的日軍有兩個師團, 第九、第十六師團。 第九師團第7、第35聯隊是從中山門南側城牆300米處炸塌口突入的, 按照日軍上海派遣軍掃蕩南京城作戰規定:以中山門內之中山東路為界, 路南側(不含中山東路)之午門古物研究所、禦道街、內五龍橋、明故宮機場歸步兵第九師團第7、第35聯隊掃蕩;規定步兵第十六師團第20聯隊(大野部隊)負責中山東路以北地區(含中山東路)掃蕩。

這樣第一步確定陣亡的日軍應該是步兵第16師團20聯隊的了, 因為這張照片可以斷定是中山東路。 於是我請常熟抗戰研究者吳京昂老師查找陣亡在南京的第20聯隊陣亡者名單, 結果就有鹽見仁郎, 吳老師說資料沒有說明鹽見具體死於何地, 只是說南京附近陣亡, 但沒有古和田的名字?也許古和田是隨步兵第20聯隊掃蕩的工兵?或者就是20聯隊遺漏登記的日軍陣亡人員。 根據日軍掃蕩南京城注意事項中明確告誡各突入城的部隊絕不允許士兵單獨行動, 必須在下級軍官指揮下進行掃蕩。
所以古和田準尉與鹽見上等兵同死一地是符合資料的。 那麼再具體點, 古和田準尉和鹽見上等兵又是屬於20聯隊下屬哪個大隊的呢(日軍步兵一個聯隊下轄3個大隊)?據日軍軍方檔提供, 第20聯隊第3大隊青木國雄少佐的部隊, 配屬工兵一小隊擔任了第一批進入南京中山門的掃蕩任務, 時間是1937年12月13日上午11:30分正式掃蕩, 而根據當年緊隨作戰部隊的日本《讀賣新聞》同盟社記者12月14日發回日本本土的報導也說明“13日, 從中山門左右兩側城牆破壞口突入城內的大野、片桐、伊佐、富士井各部沿著中山路向明故宮方向的敵軍心臟部位發起攻擊, 開始了激烈的巷戰。 震天動地的槍炮聲響徹城內東部一帶”“敵人在明故宮第一線主陣地集中火力阻止我軍的攻擊, 進行頑強抵抗”“因為城門附近集中了軍政中樞機關,因此敵軍在此配置了最為堅固的防禦陣地,並部署了拼死抵抗的防衛軍”。這些資料都說明了明故宮地區在13日淩晨城破後,守軍並為全部撤退,是進行阻擊的。

(圖五)《南京大屠殺史料集第61冊》記載日軍第20聯隊大野部隊入城掃蕩時間。

(圖六)同冊中日軍記者報導明故宮激戰場面。

為了更好說明這張圖,我們再看一張日軍隨軍記者12月13日上午站在中山門城樓上拍攝的入城掃蕩部隊照片(應該就是第20聯隊第三大隊)。我們從照片中太陽照射人影的角度判斷,此時12月的南京時間基本就是上午10時左右。遠處城內的戰壕還沒有填埋(城門前100米處反坦克壕被第三大隊工兵填了,日軍資料裡也有提及),照片右側“監察委員會”建築清晰地展現在畫面上。而馬路上空蕩蕩的,推測古和田他們是順著馬路右側向西推進時,遭到右邊建築裡(監察委員會)守軍的伏擊而中彈陣亡的,當然應該還有受傷人員。

(圖七)1937年12月13日上午,日軍隨軍記者佐藤拍攝的中山門內日軍掃蕩部隊。經過考證,紅方框處應該就是古和田戰死的地方。我們在“監察委員會”建築東面牆體上發現大量作戰時留下的彈孔。這裡由於八十多年來一直都是軍政要地,自1949年後又劃歸軍隊管轄至今,所以保存的建築原始面貌比“第二歷史檔案館”要更完整些。

所以我們根據這個圖片再結合看古和田陣亡地照片,就可推論出,第三大隊遭到伏擊後出現傷亡必然要組織攻擊消滅建築裡的中國守軍。這樣雙方必須要交火,交火建築必然留下彈痕。而古和田陣亡地是“監察委員會”門前?還是“黨史館”大門前的門衛崗亭呢?

我就用排除法先到了今天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原國民黨黨史館)實地勘察,發現這裡建築上彈痕破損幾乎沒有。我們認為今天“二檔館”離中山門有1.5公里,第一時間反擊入城日軍可能性小些,但也不代表古和田、鹽見他們就不是在此被擊斃。所以下面只有去原“監察委員會”勘察建築,看看有無戰痕,如果有,就可證明這裡發生過戰鬥。

半個月後,我們團員許晶老師聯繫好去看原“監察委員會”建築的軍方管理部門。我們進去後首先就到最東邊門衛崗亭觀察,並為發現彈孔痕跡,然後我們再深入觀察裡面建築,就發現凡是東面(迎著日軍攻擊方向)建築牆體上有大小不一的彈孔多處(如圖),有的在門頭上,有的在基座上,有的在門框上,就連大門牌樓基座上都是又修補過的斑斑坑洞。凡是正面影響美觀的都修補了,而側面有的就沒有。這就證明了我們先前的推斷沒有錯,第一反擊陣地應該是這裡,古和田與鹽見應該是被國軍打死在原“監察委員會”東崗亭的人行道上的。

(圖八)“監察委員會”南大門西崗亭東面牆體上有大量修補孔洞痕跡,而西、南、北面都沒有這樣密集的修補痕跡。

(圖九)基座上的典型彈孔及邊沿修復的痕跡。

(圖十)“尋研團”許晶老師在主體建築門前左側發現修復過的彈孔(兩個直徑8公分左右)。

(圖十一)“監察委員會”紅箭頭處就是許晶老師手指位置,照片中可看出大殿中門有焚燒痕跡,滿地淩亂,屬於日軍剛佔領南京不久拍攝。

(圖十二)日軍剛佔領南京中山東路時,從“監察委員會”通過。

(圖十三)我與同道驗證北崗亭東面牆體下彈孔。

(圖十四)我在一處彈孔痕跡處觀察。

(圖十五)原建築紅色花磚上也有被打掉的崩裂痕跡。

(圖十六)中山東路牌樓底座上也有彈孔痕跡遺跡。

(圖十七)原“監察委員會”牌樓內側。其底座朝外有彈孔和損毀修復痕跡。背面由蔡元培手書“柔亦不茹剛亦不吐”。

(圖十八)今天的原“監察委員會”牌樓外側(不對外開放,屬於軍管區)。

這張日軍陣亡照片經過半個月的資料查找對比、邏輯推理及實地勘測終於有了它基本正確的答案。此照片從另一個角度反應了1937年12月的南京保衛戰城破之後部分國軍官兵沒有投降和逃跑,而是繼續進行了最後的抵抗,用自己的鮮血筆筆為我們後人書寫下南京保衛戰的以弱抗強的不屈精神。一張張不斷出現的舊照、一處處南京戰場的遺跡發現,它們歷經了81年後,好像要提醒這個城市不要忘記曾經為國捐軀的英烈們他們曾經也在這裡留下過歷史的足跡!

(圖十九)我所站位置就是當年日軍古和田與鹽見陣亡的位置,“監察委員會”大門東側,中山東路北側人行道。

(圖二十)經過反復考證,“監察委員會”門前陣亡日軍照片的今昔同地對比。

進行頑強抵抗”“因為城門附近集中了軍政中樞機關,因此敵軍在此配置了最為堅固的防禦陣地,並部署了拼死抵抗的防衛軍”。這些資料都說明了明故宮地區在13日淩晨城破後,守軍並為全部撤退,是進行阻擊的。

(圖五)《南京大屠殺史料集第61冊》記載日軍第20聯隊大野部隊入城掃蕩時間。

(圖六)同冊中日軍記者報導明故宮激戰場面。

為了更好說明這張圖,我們再看一張日軍隨軍記者12月13日上午站在中山門城樓上拍攝的入城掃蕩部隊照片(應該就是第20聯隊第三大隊)。我們從照片中太陽照射人影的角度判斷,此時12月的南京時間基本就是上午10時左右。遠處城內的戰壕還沒有填埋(城門前100米處反坦克壕被第三大隊工兵填了,日軍資料裡也有提及),照片右側“監察委員會”建築清晰地展現在畫面上。而馬路上空蕩蕩的,推測古和田他們是順著馬路右側向西推進時,遭到右邊建築裡(監察委員會)守軍的伏擊而中彈陣亡的,當然應該還有受傷人員。

(圖七)1937年12月13日上午,日軍隨軍記者佐藤拍攝的中山門內日軍掃蕩部隊。經過考證,紅方框處應該就是古和田戰死的地方。我們在“監察委員會”建築東面牆體上發現大量作戰時留下的彈孔。這裡由於八十多年來一直都是軍政要地,自1949年後又劃歸軍隊管轄至今,所以保存的建築原始面貌比“第二歷史檔案館”要更完整些。

所以我們根據這個圖片再結合看古和田陣亡地照片,就可推論出,第三大隊遭到伏擊後出現傷亡必然要組織攻擊消滅建築裡的中國守軍。這樣雙方必須要交火,交火建築必然留下彈痕。而古和田陣亡地是“監察委員會”門前?還是“黨史館”大門前的門衛崗亭呢?

我就用排除法先到了今天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原國民黨黨史館)實地勘察,發現這裡建築上彈痕破損幾乎沒有。我們認為今天“二檔館”離中山門有1.5公里,第一時間反擊入城日軍可能性小些,但也不代表古和田、鹽見他們就不是在此被擊斃。所以下面只有去原“監察委員會”勘察建築,看看有無戰痕,如果有,就可證明這裡發生過戰鬥。

半個月後,我們團員許晶老師聯繫好去看原“監察委員會”建築的軍方管理部門。我們進去後首先就到最東邊門衛崗亭觀察,並為發現彈孔痕跡,然後我們再深入觀察裡面建築,就發現凡是東面(迎著日軍攻擊方向)建築牆體上有大小不一的彈孔多處(如圖),有的在門頭上,有的在基座上,有的在門框上,就連大門牌樓基座上都是又修補過的斑斑坑洞。凡是正面影響美觀的都修補了,而側面有的就沒有。這就證明了我們先前的推斷沒有錯,第一反擊陣地應該是這裡,古和田與鹽見應該是被國軍打死在原“監察委員會”東崗亭的人行道上的。

(圖八)“監察委員會”南大門西崗亭東面牆體上有大量修補孔洞痕跡,而西、南、北面都沒有這樣密集的修補痕跡。

(圖九)基座上的典型彈孔及邊沿修復的痕跡。

(圖十)“尋研團”許晶老師在主體建築門前左側發現修復過的彈孔(兩個直徑8公分左右)。

(圖十一)“監察委員會”紅箭頭處就是許晶老師手指位置,照片中可看出大殿中門有焚燒痕跡,滿地淩亂,屬於日軍剛佔領南京不久拍攝。

(圖十二)日軍剛佔領南京中山東路時,從“監察委員會”通過。

(圖十三)我與同道驗證北崗亭東面牆體下彈孔。

(圖十四)我在一處彈孔痕跡處觀察。

(圖十五)原建築紅色花磚上也有被打掉的崩裂痕跡。

(圖十六)中山東路牌樓底座上也有彈孔痕跡遺跡。

(圖十七)原“監察委員會”牌樓內側。其底座朝外有彈孔和損毀修復痕跡。背面由蔡元培手書“柔亦不茹剛亦不吐”。

(圖十八)今天的原“監察委員會”牌樓外側(不對外開放,屬於軍管區)。

這張日軍陣亡照片經過半個月的資料查找對比、邏輯推理及實地勘測終於有了它基本正確的答案。此照片從另一個角度反應了1937年12月的南京保衛戰城破之後部分國軍官兵沒有投降和逃跑,而是繼續進行了最後的抵抗,用自己的鮮血筆筆為我們後人書寫下南京保衛戰的以弱抗強的不屈精神。一張張不斷出現的舊照、一處處南京戰場的遺跡發現,它們歷經了81年後,好像要提醒這個城市不要忘記曾經為國捐軀的英烈們他們曾經也在這裡留下過歷史的足跡!

(圖十九)我所站位置就是當年日軍古和田與鹽見陣亡的位置,“監察委員會”大門東側,中山東路北側人行道。

(圖二十)經過反復考證,“監察委員會”門前陣亡日軍照片的今昔同地對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