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号称打破美国垄断的红芯浏览器 只是谷歌浏览器换皮?

剛剛宣布完成2.5億人民幣C輪融資, “國產”瀏覽器紅芯就被網友“扒了皮”。

有網友發現, 將紅芯瀏覽器的安裝包多次解壓后, 出現了與谷歌Chrome瀏覽器一樣的文件, 甚至包括了Chrome瀏覽器的圖標、版本號等。 界面新聞記者下載后解壓也有同樣發現, 并且紅芯瀏覽器沒有安裝選項, 默認C盤安裝路徑, 安裝包屬性顯示原始文件名為chrome.exe, 版本號為49.1.2623.213。

也就是說, 紅芯瀏覽器基本上是基于谷歌瀏覽器內核再套了一層“紅芯的皮”。 而在此前, 該瀏覽器一直號稱是打破美國壟斷、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瀏覽器內核。

據紅芯瀏覽器的官網顯示,

“紅芯瀏覽器是安全、穩定、自主可控的國產瀏覽器”、“中國唯一獲得國產麒麟操作系統和飛騰芯片兼容性認證的瀏覽器”、“紅芯內核基于通用內核架構, 結合創新專利技術研發而成。 相比普通瀏覽器內核, 自主研發了智能身份認證引擎、智能行為學習引擎、智能感知渲染引擎、安全管控引擎、數據加密沙箱等功能。 幫助企業更好的進行用戶認證、安全管控、入口統一、保護數據。 ”  紅芯發給媒體的通稿中也稱, 目前世界主流的四大瀏覽器和內核分別為微軟IE瀏覽器內核Trident、谷歌Chrome瀏覽器內核Blink、蘋果Safari內核Webkit和火狐瀏覽器內核Gecko, 而紅芯要打造世界上第五個瀏覽器內核Redcore。

“中國是沒有自己的瀏覽器內核技術的。 ”紅芯瀏覽器所屬公司創始人陳本峰在今年3月與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的戰略發布會上談到過為什么做紅芯。

“為什么叫紅芯?就是做中國自己的內核, 只有自己掌握了瀏覽器內核技術, 你才能真正做到云安全, 否則一切的云安全其實都是建立在別人基礎上的, 不能說是真正的安全。 這個事情我覺得是很有戰略意義的。 ”

據了解, 國內大部分瀏覽器都會使用IE內核“兼容瀏覽模式”, 再增加一個其他內核, 例如Chromium內核“高速瀏覽模式”, 讓用戶切換使用。 Chrome瀏覽器原本也是谷歌基于蘋果的Webkit核心打造, 后來谷歌自己在Chromium項目中研發了Blink渲染引擎, Chromium相當于Chrome的工程版或實驗版, 新功能會先在Chromium上實現, 它的更新速度很快, 每隔數小時即有新開發版本發布,

目前最新版本號是70.0.3507.0。

統計和研究機構NetMarketShare最新的瀏覽器市場份額數據顯示, Chrome瀏覽器達到了60.98%的市場份額, 隨后是微軟IE和火狐FireFox。 Chromium在開源后也成為市面上大部分瀏覽器的內核首選。

現在, 一直號稱自主研發內核的紅芯瀏覽器也被發現和其他國產瀏覽器一樣套用了Chrome的內核。

公開資料顯示, 紅芯瀏覽器為美通云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現改為紅芯時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開發運營, 該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 其創始人是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 來自IE團隊, 引進國際先進技術, 與中科院成立聯合實驗室, 要突破瀏覽器內核等關鍵核心技術。

(官網資料)

紅芯時代在2013年11月拿到科大訊飛3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 隨后, 相繼在2014年3月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

投資方為天創資本、虎童基金;2015年6月, 完成千萬級美元B輪融資, 投資方為晨興資本、IDG資本;2016年11月完成1億人民幣B+輪融資, 投資方為天星資本、達晨創投;2018年8月完成2.5億人民幣C輪融資, 投資方為晨興資本、IDG資本、達晨創投。

截至目前, 主要股東有其創始人陳本峰、COO高婧、北京世紀匯富投資管理中心周俊、以及達晨創投、晨興資本、科大訊飛等。

紅芯時代旗下業務還有H5企業移動化解決方提供商云適配、開源HTML5 跨屏前端框架Amaze UI、企業級統一工作平臺紅芯Redcore和互聯網安全技術提供商紅芯云安全。

他的客戶更不乏政府機構和大型上市公司, 例如國務院、國資委, 國家航天局、中國石油、中車集團、中遠海運、中國普天、中車集團, 甚至有微軟、比亞迪,

海信、和睦家、金融街等。

最新一輪融資后, 紅芯還表示“戰略投資方將與紅芯一起攜手深入行業, 將紅芯的業務傳遞至行業核心業務應用場景中, 從而為行業客戶提供更高價值的產品與服務。

目前, 在被爆出套用Chrome內核后, 紅芯瀏覽器的下載頁面已經下線, 紅芯方面也暫時沒有對此作出回應。

(楊陽YY)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