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8亿大案!演员黄晓明的‘坏账’!

繼趙薇之后, 黃曉明也陷入了股票大案。

從4天前工作室的嚴正聲明否認, 到今天凌晨發出致歉, 黃曉明對其卷入18億股票操縱案的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理財不慎”

黃曉明

除了致歉, 黃曉明也再次聲明了其本人沒有參與任何股票操控, 不認識高勇, 只是委托路某理財, 從未參與過“長生生物”股票投資, 并解釋本次事件是由自己理財不謹慎所導致。

今天一早, 黃曉明的這個聲明就登上了微博熱搜的榜首。

而網友對于這件事也持有不同態度:

資深市場人士講述, 目前看來黃曉明是因為接受了高某、路某等人提供的“非法代客理財”服務而被卷入風波中。

在這個灰色行業中, 不乏操盤團隊利用控制的賬戶進行對倒、坐莊、操縱股價甚至洗錢等來獲取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 前有趙薇因萬家文化而受罰, 如今黃曉明又卷入18億股票操縱案, 看似均因明星本人委托他人操盤而起, 但律師認為, 暴露出他們的規則意識薄弱。 盡管并無明星違法的證據, 但他們亦非“受害者”, 如果未被監管查處, 他們就成了既得利益者。

“黃曉明如果沒有共謀和策劃如何交易股票, 而只是委托他人管理賬戶, 本人就沒有責任”, 律師指出, 但他也提到, 黃曉明賬戶內的非法收益都會被沒收。

否認參與

事件

黃曉明致歉 但否認參與操縱股票

本次事情的導火索源于證監會8月10日的一張通知書,

證監會表示對高勇操縱市場案作出處罰, 沒收高勇違法所得8.97億元, 并處以8.97億元罰款。

通知書顯示, 高勇控制利用2個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子賬戶及14個自然人賬戶, 通過信托計劃等方式放大資金杠桿, 集中資金優勢, 以連續封漲停、連續交易等手段對“精華制藥”實施了操縱行為。 而在涉及的十四個委托交易賬戶其中之一, 為黃某明賬戶開立后由其母親張某霞管理使用, 并經過護城河投資另一個合伙人路某委托高勇代為管理。

隨后有媒體報道稱通知書中提到的“黃某明”和“張某霞”正是演員黃曉明及其母親張素霞。

8月11日, 黃曉明工作室對上述事件做出回應稱, 黃曉明不認識高勇,

未參與過任何操縱股票行為和介入過任何相關調查。 據財新網8月13日報道, 高勇股票操縱案中的自然人賬戶之一確實為影視明星黃曉明名下賬戶。

長生生物?

‘毫無關系’

此外, 有媒體報道稱, 高勇不僅操縱“精華制藥”的股價, 還參與操作了“長生生物”借殼的公司“黃海機械”。 而黃曉明的賬戶也曾出入其中。

對此, 黃曉明表示其本人從未參與過“長生生物”股票投資, “2014年第三季度本人委托路某進行理財的賬戶曾投資過“黃海機械”并在當季度退出。 而“黃海機械”2015年才被借殼, 2016年才更名為“長生生物”。 故本人與“長生生物”毫無關系。

黃曉明在聲明中同時稱, “本次事件確實是由我理財不謹慎所導致, 對此次事件給大家造成的不良影響深表歉意,

我一定從中吸取教訓”。

非法理財

黑暗的背后

非法代客理財行業背后的黑暗

從證監會披露的信息來看, 高勇利用手中控制的黃曉明等人的16個證券賬戶從事涉案交易, 僅涉嫌操縱“精華制藥”股票,半年時間非法獲利8.97億元, 被證監會一舉罰沒近18億元。

他們的操做方法很低劣, 從交易所的大數據中一看即知, 有人在用大資金拉抬股票, 非常明顯”, 深圳大金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總監丁元恒告訴網易號外, 這種代客理財是違規違法的, 但目前在國內還是非常普遍, 根源是處罰力度太小。

從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操盤手獲悉, 代客理財行業, 往往是通過熟悉的中間人牽線, 談妥包括合作期限、收益分成、風險機制、開戶通道等等條件,

為大資金則能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 比如分拆獨立IP以及賬戶去提高隱蔽性, 逃避監管的大數據追蹤, 至于收益, 從整體利潤的20%至70%都有可能。

他直指高勇僅用16個賬戶調度十幾億的資金是“愚蠢的做法”, 證監會引入大數據監測和分析的“捕鼠”系統以來, 已有一大批基金“老鼠倉”落網。 為了賺取更高的收益, 有些“膽大”的操盤團隊利用他人賬戶進行對倒、坐莊、操縱股價甚至洗錢都不足為奇。

盡管監管層“打非”行動不斷, 但非法代客理財屢禁不止, 多位資深市場人士認為要想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不僅要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加大處罰力度, 還要加強對投資者的風險警示。

明星涉案

意識淡薄

明星屢涉資本大案背后 規則意識淡薄

“黃曉明如果沒有共謀和策劃如何交易股票,而只是委托他人管理賬戶,本人就沒有責任”,北京威諾律師務所楊兆全律師指出,但他也提到,黃曉明賬戶內的非法收益都會被沒收。

縱觀娛樂圈,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轉型商界,涉足資本市場,從中大賺一筆。這其中最為知名的就屬黃曉明的大學同學,演員趙薇,有著“女巴菲特”之稱。2014年,趙薇夫婦以31億港元獲得阿里影業9.8%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經過兩次減持,趙薇夫婦從中獲利8億港元。

天眼查顯示,趙薇名下有16家企業,涉足領域包括影視、餐飲、文化、酒莊等。在趙薇的資本運作案例中,最為知名的莫過于其持股的龍薇傳媒以50倍杠桿收購萬家文化遭證監會處罰。

楊兆全律師認為明星屢涉資本大案有兩方面主要原因。

一是自身成長環境。明星一般成名較早,沒有經歷普通商人的摸爬滾打,經營中的各種明溝暗塹。他們身邊更經常出現的潛規則、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等事例,容易讓明星視規則如兒戲,視法律如無物。

二是資本市場的規則的抽象性。不像其他領域,不能憑常識和道德規范衡來判斷。證券市場違法合法,完全是按規則判斷。他們行為的合法違法不存在明顯的道德界限,而主要是根據規則的判斷。影視明星在這方面規則意識不是很強,在有充裕資金參與證券市場的過程中,往往在無意識中就會觸雷。

盡管并無明星“違法”的證據,但他們亦非“受害者”,如果未被監管查處,他們就成了既得利益者。

資本家

成功?

盡管此事在媒體報道與回應中已經把來龍去脈理清楚,但是,從相關的資料來看,黃曉明在資本市場確實涉獵甚廣。

根據天眼查統計,黃曉明名下共有53家公司,涵蓋領域包括影視、投資、科技、服裝、餐飲、能源、飲品、護理產品、游戲等。這些公司中,以投資公司居多,數量達14家。其中,由黃曉明本人控股的北京明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所投項目包括同道大叔、壽全齋姜茶、火辣健身、第一車貸等。

此外,在其參股的投資公司中,不乏明星身影。2015年,黃曉明與影視演員任泉、李冰冰共同組建北京大咖聯盟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Star VC”),之后,演員黃渤和章子怡也加入該機構,成為合伙人。從公開資料看,Star VC在國內投資的創業公司包括秒拍、韓都衣舍、融360、商湯科技等。其中,融360已于2017年11月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同時,黃曉明與張國立、馮小剛共同參股北京君聯嘉睿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與張藝謀、郭敬明、孫紅雷、李小璐等共同參與入股樂視影業。

另外,黃曉明還間接參股萬達影視,據天眼查數據,萬達影視的股東之一為天津鼎石一號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持有前者1.11%的股份,而黃曉明參與了鼎石一號資管的投資,持股31.41%,為第一大股東。

黃曉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我不是一個有天賦的演員”,但他不掩驕傲地直言自己:“在投資上有一點天分”。

演員?

財務?

演員?黃曉明,沒學過財務!

翻翻微博上網友們對于此事的評論,大家都對娛樂圈明星被爆出在個人收入和資本市場上屢犯“惡行”的現狀十分不滿。從趙薇試圖以逾50倍杠桿、“空手套白狼”式地收購上市公司,到崔永元曝光范冰冰“天價陰陽合同”,再到如今黃曉明的“委托操作”。

手里握著巨額資產的明星們,卻沒有給社會帶來正面的示范作用,老百姓自然忿忿不平。

更有網友調侃稱,以為趙薇、黃曉明等才是財經院校科班畢業的。

黃曉明、趙薇都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并非財經院校畢業,但他們都對于投資、理財有很大的熱情。

據悉,黃曉明曾經在采訪中承認,近年來類似紅酒、醫院投資等項目都為其帶來了不菲的回報,他也認為相比于演員,自己的性格更適合做一名商人。

在普通人看來,明星的錢來得實在太快、太多了。但對于明星們來說,比金錢更沉重的社會責任,他們真的擔起來了嗎?

資本市場不是投機的地方,想來賺錢并不是不可以,但請端正態度,請守法合規,否則必將付出代價!

來源:虎嗅網、新浪微博、華爾街見聞,會計師、網易財經

“黃曉明如果沒有共謀和策劃如何交易股票,而只是委托他人管理賬戶,本人就沒有責任”,北京威諾律師務所楊兆全律師指出,但他也提到,黃曉明賬戶內的非法收益都會被沒收。

縱觀娛樂圈,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轉型商界,涉足資本市場,從中大賺一筆。這其中最為知名的就屬黃曉明的大學同學,演員趙薇,有著“女巴菲特”之稱。2014年,趙薇夫婦以31億港元獲得阿里影業9.8%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經過兩次減持,趙薇夫婦從中獲利8億港元。

天眼查顯示,趙薇名下有16家企業,涉足領域包括影視、餐飲、文化、酒莊等。在趙薇的資本運作案例中,最為知名的莫過于其持股的龍薇傳媒以50倍杠桿收購萬家文化遭證監會處罰。

楊兆全律師認為明星屢涉資本大案有兩方面主要原因。

一是自身成長環境。明星一般成名較早,沒有經歷普通商人的摸爬滾打,經營中的各種明溝暗塹。他們身邊更經常出現的潛規則、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等事例,容易讓明星視規則如兒戲,視法律如無物。

二是資本市場的規則的抽象性。不像其他領域,不能憑常識和道德規范衡來判斷。證券市場違法合法,完全是按規則判斷。他們行為的合法違法不存在明顯的道德界限,而主要是根據規則的判斷。影視明星在這方面規則意識不是很強,在有充裕資金參與證券市場的過程中,往往在無意識中就會觸雷。

盡管并無明星“違法”的證據,但他們亦非“受害者”,如果未被監管查處,他們就成了既得利益者。

資本家

成功?

盡管此事在媒體報道與回應中已經把來龍去脈理清楚,但是,從相關的資料來看,黃曉明在資本市場確實涉獵甚廣。

根據天眼查統計,黃曉明名下共有53家公司,涵蓋領域包括影視、投資、科技、服裝、餐飲、能源、飲品、護理產品、游戲等。這些公司中,以投資公司居多,數量達14家。其中,由黃曉明本人控股的北京明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所投項目包括同道大叔、壽全齋姜茶、火辣健身、第一車貸等。

此外,在其參股的投資公司中,不乏明星身影。2015年,黃曉明與影視演員任泉、李冰冰共同組建北京大咖聯盟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Star VC”),之后,演員黃渤和章子怡也加入該機構,成為合伙人。從公開資料看,Star VC在國內投資的創業公司包括秒拍、韓都衣舍、融360、商湯科技等。其中,融360已于2017年11月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同時,黃曉明與張國立、馮小剛共同參股北京君聯嘉睿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與張藝謀、郭敬明、孫紅雷、李小璐等共同參與入股樂視影業。

另外,黃曉明還間接參股萬達影視,據天眼查數據,萬達影視的股東之一為天津鼎石一號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持有前者1.11%的股份,而黃曉明參與了鼎石一號資管的投資,持股31.41%,為第一大股東。

黃曉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我不是一個有天賦的演員”,但他不掩驕傲地直言自己:“在投資上有一點天分”。

演員?

財務?

演員?黃曉明,沒學過財務!

翻翻微博上網友們對于此事的評論,大家都對娛樂圈明星被爆出在個人收入和資本市場上屢犯“惡行”的現狀十分不滿。從趙薇試圖以逾50倍杠桿、“空手套白狼”式地收購上市公司,到崔永元曝光范冰冰“天價陰陽合同”,再到如今黃曉明的“委托操作”。

手里握著巨額資產的明星們,卻沒有給社會帶來正面的示范作用,老百姓自然忿忿不平。

更有網友調侃稱,以為趙薇、黃曉明等才是財經院校科班畢業的。

黃曉明、趙薇都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并非財經院校畢業,但他們都對于投資、理財有很大的熱情。

據悉,黃曉明曾經在采訪中承認,近年來類似紅酒、醫院投資等項目都為其帶來了不菲的回報,他也認為相比于演員,自己的性格更適合做一名商人。

在普通人看來,明星的錢來得實在太快、太多了。但對于明星們來說,比金錢更沉重的社會責任,他們真的擔起來了嗎?

資本市場不是投機的地方,想來賺錢并不是不可以,但請端正態度,請守法合規,否則必將付出代價!

來源:虎嗅網、新浪微博、華爾街見聞,會計師、網易財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