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身»正文

腰痛的運動康復指導

一、腰痛

腰痛是目前最困擾人類的常見疾病之一。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 大約有多達2 /3的人一生中有過下腰痛的症狀, 它僅次於普通感冒。 是造成患者求醫的位居第二位的原因。

腰痛的病理因素十分複雜, 任何接受神經末梢支配的腰椎結構都有可能成為疼痛的起源部位;關節突, 椎間盤, 神經根及肌肉和韌帶等。 大多數學者將腰痛患者分為椎間源性疼痛, 關節突源性疼痛及神經根及背根神經節病變作為腰痛的主要關注點。

大部分的腰痛找不到明確的病因, 但絕大多數應和肌肉勞損、拉傷、扭傷有關。

姿勢不良、肥胖、懷孕時增重、壓力、抽煙、身體狀況不佳、睡覺姿勢不良也可能造成腰痛。

除此之外, 一些特異性疾病也可能造成腰痛, 包括骨質疏鬆、脊椎椎間盤退化、脊椎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脊椎壓迫性骨折, 脊椎感染或較腫瘤雖較不常見, 但也可能引起腰痛。

二、腰痛患者的康復運動指導:

在腰痛的治療中, 運動療法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權威的腰痛治療指南中強調腰痛治療手段首選運動訓練。 運動訓練的主要目的是增強脊柱附近肌群的核心肌力, 提高脊柱的活動度, 及穩定性, 以達到預防和緩解輕腰痛的症狀。

(一)腰痛的瑞士球訓練

1.姿勢控制訓練

1.仰臥位---中立位控制訓練

平躺在訓練毯上, 雙膝關節屈, 足平放在地上。 將肚臍推向地面以收緊下部腹肌。 後背不能成弓形或下方留有空隙(你不能將你的手塞進後背與地板的縫隙中), 平緩的吸氣以填滿整個胸腔。 每組30秒, 每天5-6組。

2.坐位---中立位控制訓練

背部挺直坐在球上, 足與肩同寬, 收縮下腹部肌肉(如果你不能確定時候肌肉已經收縮, 將手指放於髂脊上方, 將肚臍向後推向脊柱感受深部肌肉的啟動)放鬆肩關節, 肩胛骨稍向內收以防止”圓肩”。 每組30秒, 每天5-6組。

1.3.俯臥位---中立位控制訓練

腹部趴在球上, 向前滾動直到球滾到膝蓋或小腿的位置。 收緊腹部和臀部的肌肉使脊柱保持挺直嘗試著保持這個姿勢一段時間, 直到確保輕鬆快速的掌握這個姿勢在整個訓練過程中要始終保持脊柱處於水準位置,

不要讓脊柱下塌或呈弓形。 每組30秒, 每天5-6組。

2.核心穩定訓練

2.1雙橋運動

初級

躺在運動墊上, 將手臂放在體側一個放鬆的位置, 把你的腳放在球上, 讓球只是小腿下休息。 通過收緊半邊臀部肌肉來提高骨盆, 身體從肩到腳呈對角線, 記得要保持脊椎的中立對齊並且不允許腰背彎曲。 重複10次/組, 5-6組/日。

中級:

躺在運動墊上, 將手臂放在體側一個放鬆的位置, 把你的腳放在球上, 讓球只是小腿下休息。 使用臀部和腿部肌肉, 從地板上把骨盆抬高。 保持這個體位, 用腳把球慢慢移向臀部。 慢慢地回到直腿的位置, 仍然保持你的骨盆離開地面。 記得要保持脊椎的中立對齊並且不允許腰背彎曲。

每組10次, 每天5-6組。

2.2.反橋運動

初級:

把球放在在你的肩膀下和腳平放在地板上,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將膝蓋彎曲成90°。 收緊腹部肌肉並且維持中立對齊。 每組30秒, 每天5-6組。

中級1:

動作要領

人躺在球上, 球位於肩膀之下,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下腹部肌肉收緊並且屈髖屈膝至90度。 保持10秒鐘, 然後把腿落下至地面, 然後另一條腿重複以上動作。 在訓練過程中, 不允許腰背塌陷或拱起。 每組10次, 每組10次, 每天5-6組。

中級2:

人躺在球上, 球位於肩膀之下,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下腹部肌肉收緊,抬起一條腿離開地板,保持腿部伸直。 保持10秒鐘, 然後把腿落下至地面, 然後另一條腿重複以上動作。 不要讓你的腰背塌陷或拱起, 盡可能保持球不動。

雙側交替, 每組10次, 每天5-6組。

(二)腰痛的彈力帶訓練

對角線卷腹

將彈力帶的中部系在靠近地板的固定, 仰臥位屈膝, 兩手靠在一起抓住彈力帶的一端。 保持肘關節伸直, 卷起你的軀幹一側肩關節向對側膝關節方向旋轉。 肩關節抬離地面, 慢慢收回。 雙側交替。 每天 6-8組, 每組20個, 組間休息10秒。

屈膝卷腹

將彈力帶的中部系在前方的固定物上, 單膝跪地, 雙手握住彈力帶利用卷腹將彈力帶向下拉, 然後慢慢收回。 雙側交替, 每天 6-8組, 每組20個, 組間休息10秒

側拉初級

站立位, 雙足與肩同寬, 將彈力帶的一端用腳踩住, 另一端用手握住。 身體向一側傾斜, 牽拉彈力帶, 同時肘關節保持伸直。 雙側交替。 每天 6-8組, 每組20個, 組間休息10秒。

坐位背拉

半坐位,將彈力帶(彈力管)的中部固定在雙足處,雙手在胸部水準抓住彈力帶的兩端,使彈力帶(管)處於鬆弛位置。後傾,向後牽拉彈力帶(管)同時保持腰椎挺直,然後慢慢回到原位。雙側交替。每天 6-8組,每組20個,組間休息10秒 。

站位背拉

站立衝刺位,彈力帶(管)的中部固定于足前方,抓住彈力帶的另一端,保持肘關節屈曲及手位於胸前方,保持肘關節和手腕穩定的同時伸髖挺背,然後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雙側交替。每天 6-8組,每組20個,組間休息10秒。

單橋

側臥位,雙手各抓住彈力帶的一端,一側肘關節與肩關節下方屈曲頂住身體,保持膝關節和後背挺直,將髖部抬離地面直到肩關節和髖關節平行。當對側上肢穩定時隨即伸展上肢抵抗彈力帶阻力,慢慢回到起始位。雙側交替。每天 6-8組,每組20個,組間休息10秒。

四點穩定

四點跪位,將彈力帶的中部纏繞至雙側足底,雙手固定住彈力帶的另外兩端。保持後背和脊柱挺直,向後伸腿抵抗彈力帶阻力,保持髖關節與膝關節伸直直到與地面平行,隨即換到對側髖,重複以上動作。雙側交替。每天 6-8組,每組20個,組間休息10秒。

四、腰痛的宣教

1.避免久坐,久站,睡覺時宜選用硬板床;

2.女性應避免長期穿高跟鞋;

3.寒冷天氣注意保暖;

4.避免扛或提重物,及彎腰作業,過度疲勞;

5.禁止突然扭轉發力;

6.不易坐太軟、太矮的沙發,宜坐軟硬、高度適中凳子;

7.加強腰背肌鍛煉。

歡迎轉載,標明出處。

半坐位,將彈力帶(彈力管)的中部固定在雙足處,雙手在胸部水準抓住彈力帶的兩端,使彈力帶(管)處於鬆弛位置。後傾,向後牽拉彈力帶(管)同時保持腰椎挺直,然後慢慢回到原位。雙側交替。每天 6-8組,每組20個,組間休息10秒 。

站位背拉

站立衝刺位,彈力帶(管)的中部固定于足前方,抓住彈力帶的另一端,保持肘關節屈曲及手位於胸前方,保持肘關節和手腕穩定的同時伸髖挺背,然後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雙側交替。每天 6-8組,每組20個,組間休息10秒。

單橋

側臥位,雙手各抓住彈力帶的一端,一側肘關節與肩關節下方屈曲頂住身體,保持膝關節和後背挺直,將髖部抬離地面直到肩關節和髖關節平行。當對側上肢穩定時隨即伸展上肢抵抗彈力帶阻力,慢慢回到起始位。雙側交替。每天 6-8組,每組20個,組間休息10秒。

四點穩定

四點跪位,將彈力帶的中部纏繞至雙側足底,雙手固定住彈力帶的另外兩端。保持後背和脊柱挺直,向後伸腿抵抗彈力帶阻力,保持髖關節與膝關節伸直直到與地面平行,隨即換到對側髖,重複以上動作。雙側交替。每天 6-8組,每組20個,組間休息10秒。

四、腰痛的宣教

1.避免久坐,久站,睡覺時宜選用硬板床;

2.女性應避免長期穿高跟鞋;

3.寒冷天氣注意保暖;

4.避免扛或提重物,及彎腰作業,過度疲勞;

5.禁止突然扭轉發力;

6.不易坐太軟、太矮的沙發,宜坐軟硬、高度適中凳子;

7.加強腰背肌鍛煉。

歡迎轉載,標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