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二代接班,不是想接就能接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020篇原創首發文章

中國古代素有“富不過三代”這個說法, 但對於中國現代企業家而言, 要解決的是“富不過二代”這個問題。 因為創富和傳承是相對獨立的事情, 這兩者沒有太大關聯性, 有可能還會出現負相關的局面。 前不久參加一個家族傳承的活動, 聽到一個二代感慨:作為家族企業的二代, 最大的悲哀就是永遠不會成為一代了。

多麼幸福的“煩惱”!當時在場的我內心受到了暴擊, 這位二代企業家就是安徽森隆集團總裁黃皞, 他在接受我們採訪時談到, 從小只知道我比別人有錢,

別的一無所知, 後來去國外讀書、再後來回國打工工作, 突然有一天接到家裡電話, 說你爸讓你回家族企業接班, 就這樣稀裡糊塗地回來了。

這大概是很多二代的一個縮影。 從小家境優越, 幾乎所有的二代都有出國留學的經歷, 回國後去其他企業工作或者直接到家族企業基層實習一下, 獲取經驗, 順利接班……這似乎與我們印象中的富二代“叛逆、炫富、敗家”又有了本質區別。

中國最知名富二代、“國民老公”王思聰, 算是二代中的另類, 這位王家大公子從國外留學回來後, 從家裡拿了一點“小錢”——5個億去做投資, 從綜藝節目、直播平臺到入股電子競技, 都幹得風聲水起, 但即便這樣, 王健林還是說“我之前說讓他多吃點苦,

但是只給他三次失敗的機會, 第三次失敗, 就給我老老實實回萬達上班, 從最底層的職工做起……”

所以在談到創業傳承問題時, 王健林曾表示自己很後悔只生了一個兒子, 現在已經來不及了。

接不接班是個問題

對於二代接不接班這個問題, 有聲音認為, 中國民企傳承面臨“兩個9的矛盾”——“中國90%的家族創始人希望子女接班, 但95%的子女卻不願意接班。 ”財經名人吳曉波認為這是一種好現象, 還寫過一篇文章《不愛接班的民企二代都是好孩子》, 他認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戰場, 子輩沒有任何的義務去為父輩接續他們的夢想。 二代不接班, 反倒為常年服務企業、熱愛這門產業的寒門子弟讓出了一條通達升遷之路,

大大地有利於職業經理人的成長。

筆者對此不太贊同, 且不說尋找合適的職業經理人就已相當困難了, 還要在一個關係錯綜複雜的家族企業中, 得到各個家族成員認可似乎更加困難, 最重要的是, 如何避免職業經理人為了追求短期利益, 做出損傷家族企業長久發展的事情, 這是企業家們需要擔憂的問題。

這與國外的情況所有不同, 有資料顯示, 美國有80%的CEO都是在公司裡面從內部提升上去的。 這是因為他們有一套很成熟的制度, 能夠完整地體現升職過程中的表現。 在中國, 如果請到非家族CEO, 有60%都是直接從市場上挖過來的, 中國現在職業經理人市場本身就極不健全。 對大部分家族企業而言, 交接班還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選擇。

因為工作原因, 筆者接觸到不少的二代, 其實大部分人對於接班問題持開放態度。

黃皞回憶稱, 自己回家族企業有十年的時間了, 和父親的關係就是相愛相殺, 互相幫助。 父親年富力強, 身體很好又愛工作, 雖然自己從來沒想過接班, 但時刻準備著。

儘管避談接班一詞, 但早在2008年, 年僅27歲的黃皞就空降家族企業森隆集團, 擔任總裁一職, 成為了實際意義上的接班人。 不同於新希望、娃哈哈這樣的大企業, 劉暢、宗馥莉可以從企業內部的基層崗位做起, 在學習熟悉家族企業的基礎上逐步成為接班人。 像森隆集團這樣的家族企業, 作為董事長獨子的黃皞根本不可能從一線崗位做起。 只要他進入企業,

就必然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少東家”。 對於黃皞來說, 接過父親手中的槍, 扛起家族企業的大旗不過是早晚之事。

與黃皞同在一個會場的另一位家族二代李萌, 是北京青年企業家商會會長、北京三替城市管理集團總裁, 他也認為, 接班是一種責任, 避免不了也逃脫不了, 尤其現在這代人都是獨生子女, 雖然有些二代可能不是特別樂意, 可能會在接班同時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但這個沒有關係。 “什麼時候我能接住, 父親能踏實把企業交給我, 我一直都在準備著。 ”

而作為萬達商業帝國的創始人兼大老闆, 王健林對傳承萬達帝國這事有點煩惱, 畢竟, 1954年出生的他, 今年已經64歲了, 也到了該退休、享受人生的時候了, 尋找接班人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但王思聰對於“第三次失敗就回來繼承公司”這事似乎並不感興趣,這可把老王難住了。

王健林後來回應稱,萬達是一個商業集團,不是封建帝國,“接班我不是一定要傳給他,他自己現在在做投資公司,如果他出色,當然是最好的人選,如果不一定能擔得起來,他也不一定傳給他,可以交給職業經理人。”聽這口氣,似乎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如何接班也是個問題

如果二代們願意接班,那麼如何接,這又是一個問題。

比較有利的方面是,這些二代們大多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對企業週邊大環境的分析與企業未來方向的把握會相對較好,而且,多數情況下,他們較早接觸到企業內部運作,對企業很熟悉,另外,依靠家庭優勢,二代接班更能將一代企業家的人際關係順利傳承下來。

不好的方面就是,這幫二代從小在優裕的生活環境下成長,入世不深,缺乏經驗,易導致過於理想化,同時,二代接班讓手下有“靠關係上位”的感覺,使之在一段時間內難以服眾,還有就是二代接班使企業給人一種員工上升空間不大的感覺,使企業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降低。

這些情況都在黃皞身上都得到了體現,家族企業要轉型、調整,也意味著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別是觸動到身邊元老們的利益,“對我來說,最難的不是對外,不是如何帶領企業轉型、如何處理和政府關係;最難的是對內,是我們這種成長中的家族企業的體制、方式特別是思維模式的轉變,這是最難的。”

黃皞很聰明,在央企歷練之後,雖然作為總裁的身份空降集團,但他卻把自己放得很低,從不把自己當成“總裁”,更不是趾高氣揚去指手畫腳。幸運的是,黃皞是一個善於用語言表達的人,如果是自己很堅持的事,以對方易於理解或喜歡的方式去溝通,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現在回想起來,家族企業跟黃皞之前想像的完全不同,在接手、管理家族企業的過程中,心態也隨之變化,慢慢適應了家族企業的節奏。

對於中國式家族企業面臨的相同困境,王健林就坦然多了,他曾多次表示,“能服眾我就把位子給他(王思聰),不能就老實當員工……這幫老臣是跟了我的,如果傳給他,這幫老臣能不能接受、能不能擁護?或是將來他要在我的公司慢慢培養他自己的權威,就是你服眾就傳給你,不服眾就不傳你。”

王健林既不像宗慶後、劉永好那樣,精心培養子女接班,也不像何享健專注培養一個情同父子的職業經理人做接班人。如今,王健林面對接班人的選擇時,候選者不僅是兒子,也不僅是某一個職業經理人,他背後的職業經理人團隊。

王健林曾稱,最好的公司治理模式是有大股東加上一支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團隊——目前來看,萬達集團的未來或許呈現這樣的模式:王思聰做大股東+強勢董事會+職業經理人接班。這將更有利於萬達的開放式發展模式,也可能成為中國公司治理歷史上的一個重大有益探索。

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看到黃皞發朋友圈:家族企業的財富不斷地增長,我的頭髮卻在不斷地減少,做家族企業真難。

我不得不感歎,有錢人的煩惱真是太多了,沒錢人卻只有一個煩惱:沒錢!“啊,多麼痛的領悟,這就是我的全部。”

作者:《財富管理》雜誌編輯部主任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圖片 | 視覺中國」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但王思聰對於“第三次失敗就回來繼承公司”這事似乎並不感興趣,這可把老王難住了。

王健林後來回應稱,萬達是一個商業集團,不是封建帝國,“接班我不是一定要傳給他,他自己現在在做投資公司,如果他出色,當然是最好的人選,如果不一定能擔得起來,他也不一定傳給他,可以交給職業經理人。”聽這口氣,似乎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如何接班也是個問題

如果二代們願意接班,那麼如何接,這又是一個問題。

比較有利的方面是,這些二代們大多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對企業週邊大環境的分析與企業未來方向的把握會相對較好,而且,多數情況下,他們較早接觸到企業內部運作,對企業很熟悉,另外,依靠家庭優勢,二代接班更能將一代企業家的人際關係順利傳承下來。

不好的方面就是,這幫二代從小在優裕的生活環境下成長,入世不深,缺乏經驗,易導致過於理想化,同時,二代接班讓手下有“靠關係上位”的感覺,使之在一段時間內難以服眾,還有就是二代接班使企業給人一種員工上升空間不大的感覺,使企業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降低。

這些情況都在黃皞身上都得到了體現,家族企業要轉型、調整,也意味著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別是觸動到身邊元老們的利益,“對我來說,最難的不是對外,不是如何帶領企業轉型、如何處理和政府關係;最難的是對內,是我們這種成長中的家族企業的體制、方式特別是思維模式的轉變,這是最難的。”

黃皞很聰明,在央企歷練之後,雖然作為總裁的身份空降集團,但他卻把自己放得很低,從不把自己當成“總裁”,更不是趾高氣揚去指手畫腳。幸運的是,黃皞是一個善於用語言表達的人,如果是自己很堅持的事,以對方易於理解或喜歡的方式去溝通,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現在回想起來,家族企業跟黃皞之前想像的完全不同,在接手、管理家族企業的過程中,心態也隨之變化,慢慢適應了家族企業的節奏。

對於中國式家族企業面臨的相同困境,王健林就坦然多了,他曾多次表示,“能服眾我就把位子給他(王思聰),不能就老實當員工……這幫老臣是跟了我的,如果傳給他,這幫老臣能不能接受、能不能擁護?或是將來他要在我的公司慢慢培養他自己的權威,就是你服眾就傳給你,不服眾就不傳你。”

王健林既不像宗慶後、劉永好那樣,精心培養子女接班,也不像何享健專注培養一個情同父子的職業經理人做接班人。如今,王健林面對接班人的選擇時,候選者不僅是兒子,也不僅是某一個職業經理人,他背後的職業經理人團隊。

王健林曾稱,最好的公司治理模式是有大股東加上一支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團隊——目前來看,萬達集團的未來或許呈現這樣的模式:王思聰做大股東+強勢董事會+職業經理人接班。這將更有利於萬達的開放式發展模式,也可能成為中國公司治理歷史上的一個重大有益探索。

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看到黃皞發朋友圈:家族企業的財富不斷地增長,我的頭髮卻在不斷地減少,做家族企業真難。

我不得不感歎,有錢人的煩惱真是太多了,沒錢人卻只有一個煩惱:沒錢!“啊,多麼痛的領悟,這就是我的全部。”

作者:《財富管理》雜誌編輯部主任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圖片 | 視覺中國」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