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中華茶文化】潮州功夫茶

微信ID:SEERUI

中國茶文化第十八講

潮州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 是古老中國傳統文化正宗茶道中最具代表性的茶道, 飲茶是潮汕人民待客的一種禮儀之道, “待君子, 清心身”, 是待客的尊敬禮儀。

潮汕人愛飲工夫茶, 幾乎每天都會喝茶, 早起喝茶, 飯後飲茶, 客人來訪, 好友相聚, 都以茶相待, 潮汕功夫茶深入潮汕人民的生活之中, 甚至可以說是達到了“嗜茶成性”的程度。 古人說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而潮汕某些“老茶客”, 卻是每天晨起以泡茶作為第一件事。 潮汕人把茶葉叫”茶米”, 一種解釋就是:潮汕人嗜茶若命,

茶與米不可分, 故曰茶米。

潮汕工夫茶之功夫, 全在茶之烹法, 雖有好的茶葉、茶具, 而不善沖, 也全功盡廢。 潮汕工夫茶的烹法, 有所謂“十法”, 即活火、蝦須水、揀茶、裝茶、燙盅、熱罐、高沖、蓋沫、淋頂與低篩。 也可簡單概括為:“高沖低灑, 刮沫淋眉, 關公巡城, 韓信點兵”, 或稱“八步法”。

治器——沖茶前的準備工作, 從起火到燒開水, 沖燙茶具;

納茶——將茶葉分粗細後, 分別把茶葉裝入茶壺, 粗者置於底、中者置於中、細者置於上, 茶葉不可裝得太滿, 僅七八成即可;

候茶——講究煮水, 以“蟹眼水”為度, 如蘇東坡所說, “蟹眼已過魚眼生”, 初沸的水沖茶最好;

沖點——講究“高沖”、開水從茶壺邊沖入, 切忌直沖壺心, 以防“衝破茶膽”, 茶葉沖散, 茶沫溢出, 可能把茶沖壞;

刮沫——沖茶時溢出的白色茶沫,

先用茶壺蓋刮去, 然後把茶壺蓋好;

淋罐——茶壺蓋好後, 即用開水沖淋壺蓋, 既可沖去溢出的茶沫, 又可在壺外加熱;

燙杯——在篩茶前, 先燙杯, 一可消毒, 二可使茶杯升溫, 茶不易涼, 也能使茶生香;

篩茶——也稱“灑茶”, 講究低斟, 這是潮州工夫茶的特有篩茶方法, 把茶壺嘴貼近已整齊擺放好的茶杯, 然後如“關公巡城”般地連續不斷地把茶均勻地篩灑在各個杯中, 不能一次注滿一杯, 以示“一視同仁”, 但一壺茶卻必須迴圈篩灑乾淨, 即所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品飲功夫茶強調熱飲, 所以杯小;強調湯濃, 所以用量大, 水量少;強調澄清, 所以沖泡時要去沫;強調動作優美, 所以要用“三龍護鼎”的手法緩緩提杯, 慢慢碰唇,

邊嗅邊品, 三口見底。 更為講究的場合, 茶杯的數量會比品茶人數少一個, 這樣每一輪喝茶時都會有一位元輪空, 可以形成極濃的奉茶、敬茶的謙讓和睦氛圍。

作為主人, 泡茶待客, 還有很多暗含的講究。 如“新客換茶”——賓主喝茶時, 中間有新客到來, 主人要表示歡迎, 立即換茶, 否則被認為“慢客”, 待之不恭, 換茶葉之後的二沖茶要新客先飲。 “暗下逐客令”——潮汕當地人熱情好客, 每以濃茶待人, 但遇到飲茶時間過長或是互相話不投機, 主人故意不換茶葉, 這時, 客人就要知道這是主人“暗下逐客令”, 只有抽身告辭。 “無茶色”——主人待茶, 茶水從濃到淡, 數沖之後便要更換茶葉, 如不更換茶葉會被人認為“無茶色”。

當然還有“酒滿敬人, 茶滿欺人”,

“先客後主, 司爐最末”, “喝茶皺眉, 表示棄嫌”, “強賓壓主, 響杯檫盤”客人喝茶提盅時不能任意把盅腳在茶盤沿上檫, 茶喝完放盅要輕手, 不能讓盅發出聲響, 否則是“強賓壓主”或“有意挑釁”。 飲茶時, 主客之間的禮讓更是遵循著“先尊後卑, 先老後少”的傳統禮節。

中華茶文化》

張 娜

國家級高級茶藝技師、高級評茶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註冊茶藝培訓師、註冊評茶師。 高級茶藝師資格考評員, 天津茶葉協會理事、天津國際茶文化學會理事、天津市范增平茶藝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天津德暄閣茶苑培訓老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