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115年美国品牌参加两次大战,被特朗普逼走,粉丝都怒了!

華盛頓當地時間8月12日, 特朗普發布一條推文, 鼓動美國人抵制哈雷摩托:“如果哈雷·戴維森真的將制造業轉移到海外, 很多哈雷車主將抵制這家公司。 這太棒了!”作為一個至今已有115年的品牌, 哈雷摩托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 還成為美國文化的象征, 如今卻要落得個出走美國的下場。 不知道是美國變了還是特朗普瘋了。

1902年, 哈雷和戴維森兄弟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米爾沃基市郊的一個汽車庫里, 用手工拼湊出一輛摩托車, 化油器由舊罐頭盒改裝而成, 時速7英里, 不能爬坡, 這就是第一輛哈雷機車。 1903年,

兩位創始人注冊了“哈雷-戴維森摩托車公司”。 當時美國有300多家制造摩托車的公司。 在隨后的100多年里, 這些摩托公司絕大多數都不再存在, 唯有哈雷將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摩托品牌。

1905年, 哈雷戴維森牌摩托車在芝加哥舉行的摩托車比賽中奪魁, 從此聲名鵲起。 1918年, 一戰停戰協議簽訂的第二天, 盟軍下士羅依·霍爾茨騎著一輛哈雷, 第一個進入德國的領土。 這也反映了哈雷戴維森早期以軍工為主的實際情況和經營策略。 到1920年, 哈雷共售出2.7萬輛摩托車, 最主要的固定客戶是美國軍隊和警察, 20世紀30年代, 摩托車對于美國的平民百姓來說, 與其說是必需品毋寧說是一種奢侈品, 所以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 美國摩托車工業幾乎全軍覆沒,

300多個摩托品牌當中, 沒有破產的只有兩家。 而一直搭乘軍工快車的哈雷戴維森, 則依靠軍方和警方的訂單得以度過經濟危機。

二戰的爆發使哈雷戴維森進一步加強了與軍方的合作。 除了美國軍方的巨量需求之外, 美國政府也與其簽訂了多宗數額巨大的購車合同, 讓哈雷為盟國供應軍用摩托車。 參加兩次世界大戰, 盡管沒有讓哈雷戴維森成為經典品牌, 但卻哈雷贏得了一大批有軍人背景的固定客戶。 最重要的是, 制造軍用摩托也造就了哈雷摩托的如下特點:結構簡潔實用, 質地皮實耐用, 外觀陽剛十足, 大排量、大油門, 越野性能優越。 這些產品特點, 賦予了哈雷第一項品牌文化特質, 即勇猛強悍的硬漢風格。

二戰后, 上百萬缺乏職業訓練、除了一身殺敵本領一無所有的退伍兵們, 在美國社會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迷失了生活的方向。 1946年開始, 被稱為“地獄天使”的一支著名的美軍航空兵大隊被解散。 失業的飛行員穿上帶有飛行員徽記的皮夾克, 跨上軍用哈雷摩托車, 浩浩蕩蕩進城尋釁鬧事。 在這一時期, 哈雷摩托第一次登上《時代》周刊:一名酩酊大醉的青年騎在哈雷摩托上, 讓民眾印象極為深刻。

盡管當時哈雷戴維森公司認為這一事件給其聲譽帶來損失, 但馬上他們就發現:崇尚自由、叛逆而又百無聊賴的美國民眾, 將哈雷摩托車的演繹成了美國一種文化圖騰。 從五六十年代的飛車黨到嬉皮士, 無數美國人把自由自在、無絆無羈的文化特質注入到他們胯下的哈雷機車之中。

在經過80年代的日本摩托的沖擊后, 哈雷戴維森公司巧妙地通過成立品牌社區性質的車友會, 終于在沉淀叛逆、自由和個性的基礎上, 實現了向美國中產階級白領這一購買力最終主流的大規模銷售, 因為公司經過研究敏銳的發現, 新一代喜歡哈雷的美國人都是渴求強悍、叛逆、自由和個性而從未真正擁有過的人。 正是因為他們不完全擁有這些特質, 才會努力追求這些特質。

同時, 百年歷史的哈雷品牌, 也有了代表“美國愛國主義”的底氣。 從1987年華盛頓的滾雷行動開始, 每年都有大量哈雷騎士駕駛大量摩托車在美國的“陣亡將士紀念日”展開駕車活動,

成為美國以及美國愛國主義的一種經典象征, 不僅爭取了大多數愛國美國人的認同, 而且也是對其鋒芒畢露的亡命之徒原型形象的一種柔化和緩沖。

不過, 哈雷摩托車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尤其在美國傳統制造業舉步維艱的情況下, 維持哈雷摩托的本土化生產, 是成本極為高昂的一件事。 哈雷首席執行官羅邁德稱, 特朗普掀起的貿易戰可能每年給公司帶來高達1億美元的損失, 要知道該公司2017年凈收入才5.2億美元。 因此該公司不得不把生產線轉移海外。 但在特朗普看來, 這種行為無異于背叛。 一些忠于哈雷品牌的美國人在網上憤怒地吐槽稱:哈雷戴維森是美國公司, 美國總統才不是美國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