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军攻击机之争揭开大幕 F35与A10上演关公战秦琼

今年7月5日至12日, 美軍在加州尤馬基地及中國湖海軍武器測試站舉行了一場戰機對地攻擊比賽。 但很快, 軍方以及不少美國民間組織就針對這次比賽開始了口水戰, 并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而問題的焦點則集中在了這兩個方面:首先, 此次比拼對地攻擊的選手居然是F35戰機與A10攻擊機, 這多少給人一種錯位的感覺。 其次, 比賽早已結束, 但美國軍方卻遲遲不肯公布相關結果。

其實關于第二個問題, 倒也不必太過糾結, 反正美國佬不能說的秘密又不止這一個。 相比之下, 小兵兵我最在意的還是:美國人究竟哪根筋搭錯了,

居然把F35和A10湊在一起比對地攻擊。

要知道, A10與F35是美國空軍兩條完全不同的科技樹上誕生的產物。 眾所周知, 大名鼎鼎的A10攻擊機, 其設計初衷就是為在上世紀60年代, 應對蘇聯在東歐平原上可能出現的大規模裝甲機械化集群, 所開發的一種專用亞音速對地攻擊機。 在其還是代號A-X計劃時, 美國空軍對這一機型提出的要求就是:便宜、皮實、暴躁, 要求能在前線簡易機場起降、維修。 在攜帶18枚MK82航彈(4噸)與1350枚30毫米貧油穿甲彈的情況下, 能執行半徑400公里范圍內的近距空中支援以及反裝甲任務。 并且, 機體要能承受23毫米高爆彈藥的直接射擊, 在損失一臺發動機的情況下也能返回基地。 1973年, 費爾柴爾德公司的YA—10A方案獲得空軍認可,

1975年, 首批A10攻擊機開始服役。 經歷了科索沃、海灣、阿富汗、伊拉克等沖突。 至今, 它仍是美軍最仰仗的前線攻擊機。

而F35則完全是另一個路數。 作為美國“聯合攻擊戰斗機計劃”(JSF)的產物, F35的作用是彌補F22數量不足的問題(這貨太貴了), 并逐步取代美軍大量現役的F15、16、FA18等機型, 與F22形成高低搭配。 還拉著盟友們玩“眾籌”, 再將眾籌研制來的F35以十分“友善”的價格返銷, 簡直計劃通!當然, 從裝備本身來說, F35強調的是隱身性、戰場態勢感知能力以及全面作戰能力。 理論上講, F35的ABC三個型號, 都將空戰、近距支援、戰斗轟炸等任務進行了整合。 相比于只會舔地的A10攻擊機, F35明顯走出了一條高大上的全能路線。 而在一些美國軍政大員的心目中,

花一架飛機的錢就能干三架飛機的活, 似乎一架賣1億美元也挺值的是吧。 (國會:MMP!)

那么問題來了, 這兩種風格完全不用的機型, 究竟該怎么比呢?按照美軍的說法, 此次A10與F35的比賽是在絕對公平的情況下進行的。 不過根據知情人士透露, 美軍這個說法顯然存在水分。 比如, 美軍規定, 兩種機型需在3000米高空對地面目標展開攻擊, 并且兩機所攜帶的機炮彈藥都只有400發。 并且還要用一枚精確制導炸彈完成對地打擊任務。

這種看似“公平”的規定卻明顯不利于A10的發揮。 要知道, A10的定位實在低空、超低空狀態下打擊目標。 除了空對地導彈、阻尼火箭彈外, 那門GAU-8型機炮才是A10攻擊機的本體, 利用貧鈾穿甲彈攻擊坦克的發動機艙、頂裝甲等脆弱部位、這是A10攻擊機的正確打開方式。

但在3000米的高空。 受A10攻擊機本身航電系統的限制, 對于目標的捕捉、引導攻擊都是個問題。 盡管目前A10都裝備有光電吊艙等觀測設備, 但搜尋目標的工作還得靠飛行員用眼睛看。 而F35A(空軍型)依賴強大的態勢感知能力與戰場數據鏈, 在3000米高度上做到快速發現、鎖定地面目標完全不是問題, 輕輕扔下“杰達姆”就算完成任務了。 而在面對現今地面防空火力越發密集的現狀, 其實不少美軍高層更傾向于F35裝完叉就跑的玩法。

由此, 就不難看出美軍進行這么一場“關公戰秦瓊”背后的用意。 一直以以來, 美國空軍中都有人希望將A10攻擊機徹底退役, 將資金轉移到F35項目中去。 但也有不軍方甚至國會大佬認為A10應該繼續被保留,

這些大佬有的就曾在海灣戰爭中駕駛A10執行任務。

于是, 兩撥人就在該不該退役A10拿F35頂班的問題上爭論不休, 并且不斷舉出有利于各自的案例。 不過就目前來看, 關于A10與F35的去留問題還是會持續爭論一段時間的。 畢竟美國空軍已經欽定112架A10攻擊機恢復飛行, 并全部延壽至2022年。 而F35目前在空軍的主要任務還是逐步替換傳統的4代戰機, 因此, 單憑一次比賽就想證明這二位誰優誰劣還為時尚早, 更何況這比賽本來就是場貓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