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傲慢的家伙与他最破败的房子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裔英國作家V·S·奈保爾在倫敦家中逝世, 享年85歲。

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V.S奈保爾去世(網綜)

當地時間8月11日,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裔英國作家V·S·奈保爾在倫敦家中逝世, 享年85歲。 奈保爾的妻子納迪拉-奈保爾在聲明中說, “他被所愛過的人包圍, 他的一生充滿精彩的創造和努力。 ”

1932年8月17日, 奈保爾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一個印度婆羅門家庭。 1950年獲獎學金赴英國牛津大學留學。 1955年定居英國, 并開始文學創作。 他與石黑一雄、拉什迪并稱“英國文壇移民三雄”, 《紐約時報》曾稱贊,

“以天賦和才華而論, 奈保爾當居在世作家之首”。

奈保爾的作品以小說和游記居多, 早在1959年, 隨著短篇小說集《米格爾街》的出版, 奈保爾獲得了最初的聲譽, 1962年該書獲得毛姆文學獎。 1971年憑《自由國度》獲布克獎, 200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小說作品《大河灣》和《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列入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之一。

2014年8月, 借《大河灣》中文版首發之機, 奈保爾偕妻子來到上海, 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 他在上海書展主論壇和“詩歌之夜”等活動上亮相。 在上海停留期間, 正逢他的82歲生日。 之后轉赴杭州, 奈保爾在西溪濕地公園游覽、欣賞中國茶文化, 并和中國作家麥家舉行了一場對談。

作家阿來曾在博文中他寫道, 奈保爾的《米格爾大街》是他最喜愛的小說之一,

“筆調活潑幽默, 描寫簡練傳神, 有豁達的命運感嘆。 但沒有通常我們以為一個離開母國的作家筆下泛濫的鄉愁。 也沒有作為一個弱勢族群作家常常要表演給別人的特別的風習與文化元素。 因此之故, 我就愛上了他。 ”

但在文學之外的, 生活中的奈保爾卻飽受爭議。 1955年, 奈保爾與第一任妻子帕特結婚。 婚后不久, 他就開始尋花問柳, 經常出門嫖妓, 還給自己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需要很多的生活經驗和體驗, 以獲取寫作靈感。 奈保爾對情人瑪格麗特更冷酷, 為了奈保爾, 瑪格麗特拋夫棄子, 離婚后苦于生計甚至去給別人當情婦, 好不容易熬到了1996年, 63歲的帕特因癌癥去世。 奈保爾卻早已移情別戀,

與在巴基斯坦相遇的納迪拉一見鐘情, 并火速結婚。

有一些媒體甚至如此描寫他:“除了文學寫作, 奈保爾就是一個魔鬼。 ”因此, 有人說他是天才作家, 生活中的混蛋。 200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 奈保爾的獲獎感言是:感謝妓女!以至于聽到這個之后諾獎主席趕緊發表聲明:“我們評獎只看他的作品, 不管他的人品。 我們愛他的作品, 但絕不跟他交朋友。

奈保爾向來以“毒舌”著稱, 《金融時報》的文章說:“如果有諾貝爾粗魯獎的話, 奈保爾肯定能夠獲獎。 ”在文學圈, 奈保爾有很多口舌官司, 他對自己過于自信, 對別人過于尖刻。 1986年, 尼日利亞作家沃萊·索因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成為非洲第一位獲獎的作家。 奈保爾聽到這個消息后問:“他有寫過什么嗎?”并且補充說,

諾貝爾評委會跟以往一樣, “從一個偉大的高度上向文學撒了泡尿。 ”

2014年在中國, 當奈保爾被問到對“毒舌男”這一稱謂如何看待時, 他顯得很不以為然:“至于別人怎么看我, 怎么說我, 我完全沒有興趣, 根本就無所謂, 因為我是為這個叫文學的東西服務的。 ”

下文經授權轉載自魯敏公號:我以虛妄為業

最傲慢的家伙與他最破敗的房子

文 | 魯敏

大師們在青年時代, 如同美人初長, 氣韻豐沛、動作認真, 對自己的影響力, 尚無喬張作致的顧盼感。 相對于聲名響亮的印度三部曲、《河灣》、《抵達之謎》, 我更偏愛奈保爾的早期作品《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此書出版于1961年, 十年后, 他獲得布克獎, 四十年后, 獲得諾獎。

奈保爾青年時代

同屬早期的《米格爾大街》已被太多的蜜汁與撒花淹沒, 這里且不費口舌。 相較而言, 更早一些的長篇處女作《靈異推拿師》少人贊賞。 寫作此書時, 奈保爾剛從牛津大學畢業三年, 連續應征26份工作皆遭拒, 寄居在倫敦某個窮親戚的地下室里:這聽上去是有點辛苦的吧。 但此書行文寬裕, 節奏極為自信, 戲謔化的田野生存哲學, 弄拙成巧的靈異事件, 有如多幕輕型喜劇, 滾滾煙塵中自有一股生猛。 稍許有點輕飄, 年輕人特有的, 值得原諒甚至值點羨慕的輕飄。 他到底才25歲呀, 指縫里處處透出熠熠光華。 并且, 從這部處女作開始, 奈保爾即大致劃定了他的自留地:殖民文化與原住民、印度移民與新世界。 以致最后獲得諾獎時, 人們很直接地,像給水果貼上標簽:移民寫作。我估摸著他老人家并不喜歡。


《米格爾街》[英] V·S·奈保爾 著;王志勇 譯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靈異推拿師》[英] V·S·奈保爾 著;吳正 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相對于處女作《靈異推拿師》的飄動感,《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則絕對“壓得住秤”了。

這是一個男人與房子的故事。幼時的畢司沃斯因父親突然亡故,家中房屋被出售,他從此開始在不同親戚家輾轉寄居。成年后入贅到女方大家庭,眾多的長輩,女人們、孩子們、家具與飯食、進項與用度,使他日夜憤怒、疲憊不堪。他雄心勃勃試圖另立門戶、自己造屋,卻處處上當乃至最終被人縱火。經過一次精神崩潰后的離家出走,他似乎走出了陰沉的運氣,奇跡般地謀得一份差事,并終于替晚年的自己買得一幢房子,算是擁有了頭頂上的一小片屋頂。事情就此完了嗎?奈保爾可絕不會饒過主人公的。他分派給畢司沃斯先生的,是一幢破綻百出、能把人折磨至死的舊房子。新一輪的、更為深重的噩夢就此拉開伴有刺耳噪音的序幕……


《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英] V·S·奈保爾 著;余珺珉 譯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索引派認為此書是以奈保爾父親為原型。因小說的主人公也是特立尼達的印度移民,也做過小報記者,也動筆寫點東西,也有一個瞧不起這個家庭的兒子——簡直與奈保爾父親形成鏡像對位。父子關系,確實對奈保爾影響深遠。從《奈保爾家書》里起碼就可以瞧出這種帶點勵志與重托式的“家傳之風”。奈保爾成名后,位置上升很高,越來越傲慢,并開始俯看山河,出過一本隨筆集《作家看人》,以英式幽默刻薄掐捏若干名人與同行,比如甘地、福樓拜,包括他青年時代仰慕不已、對他亦有提攜之恩的作家鮑威爾。其中,他也給父親以相當的篇幅,定性后者為加勒比海地區一個不被世人所認知的失意作家,言辭間投射出復雜的孤島式親情與接力跑者的體恤。


《奈保爾家書》[英] V·S·奈保爾 著;北塔、常文祺 譯

出版社: 浙江文藝出版社

《作家看人》[英] V·S·奈保爾 著;孫仲旭 譯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這些也都是題外話了。人物原型、靈感出處、寫作動機、作家心理活動等等,從單純閱讀角度而言,可算作身外之物,或也不必納入“閱讀契約”的范圍,又瞎又聾一無所知的閱讀是最客觀、最鮮美的。回到書本身。前后數數,我讀過三遍。這對我而言,算是比較高的記錄。倒也不是因為多么的出色,是一流的杰作。這些形容詞,都是太大的帽子,不適合輕易戴到哪本小說頭上。一再重返現場的原因很簡單,只是對它的一種惦記,對初讀時那種心境的回顧之想。

引人重讀的小說,與其是否華美、是否智性,并不構成正比例相關,關鍵在于性格魅力,像結交一個富有個性的人。《船訊》(安妮·普魯)是笨拙的天真漢,《拉格泰姆時代》(多克特羅)乃十足浪蕩子,《我們的小鎮》(桑頓·懷爾德)是垂眉菩薩,《誰帶回了杜倫迪娜》(卡達萊)則是人間靈媒。它們都以其獨特的調性而令我常年系懷。這大概也正是理想小說的獨有境界。

奈保爾的這幢破房子,所吸引到我的,又是什么呢。率直地說,是一種滿目瘡痍、處處遭殃的倒霉蛋氣息。我的口味向來不大上臺面,對卑賤的、困厄、辛酸的東西總有天然的親近感。畢司沃斯先生從出生到死亡都是如此,每一粒細胞、每一個毛孔都散發出無可彌合的悲劇與失敗感,他那么努力、謹慎、動用心機,卻處處跌跤、滿嘴泥巴。就算偶爾看上去小有勝算,讀者也會毫無同情心地等待著:看著吧,這里準有個絆子,他下一步就要四仰八叉了。奈保爾以一種特別的耐心,像連環套一樣地、反復勾勒,殘忍地一刀又一刀,把畢司沃斯先生割得遍體是傷,卻又滴血不出。起碼他臉上都好好的,他總還是帶著尷尬、輕蔑甚至有幾分飄逸的笑,即便要罵人,也只會借著刷牙的時機,滿嘴的溯口水,沒有人能聽得清。

中外小說里,有各樣的畸零者、不識時務者、被損害與被污辱者,有時能看出來作家是愛這個人的,是憐惜和維護的。奈保爾卻未必,或者說,他的態度,是嚴厲的,不贊同的,毫無原宥,這是男人對男人的,是移民者對移民者的,是替代式的兒子審看替代式的父親的——這種審看,淋漓紛披,畢司沃斯先生身上一直沒有暴露出的傷口、一直沒有流出的敗血,可能一點不少的,反轉到奈保爾身上。我覺得,他寫作此書,伴隨著泣血無情的疼痛,近乎與他的整個青年時代,進行義無反顧的道別。這道別的力量,連綿不絕,反復地擊打讀者,反復踐踏自己,反復質問人間。

還不止于此。

與這樣一個幾乎不愿與他去目光去對視的落拓男人相比,整部小說的環境,或所謂的“典型環境”,更是不堪到令人憤怒。奈保爾看起來既醉心于此,亦擅長于此。他用一種病態的、沉湎式、自虐式的精細筆調,去描寫畢先生各個階段所置身的周邊境況。

出產欠豐的土地。爛泥道路。房屋上威脅性的裂痕。他親手豢養的家畜與軟弱不忠的狗。兒子的訂制校服,價格昂貴,又被弄壞。妻子至為重視但總是空空如也一無所有的裝飾柜。對付慢性病的各種藥片,無效的。不斷搗亂的下等雇工……虱子般的瑣碎,一波波涌上來,充溢著每一個白天夜晚,形成粘乎乎的、塵灰滿面的生之壓迫。


奈保爾較為典型的傲嬌表情

能看出來的,這是奈保爾著意為之。他寫得夸張,寫得暢意。他或也清楚地知道,這會形成獨特的質地,自會吸引到白白胖胖的優裕階層,閑置的脂肪里擠壓出苦澀但愉悅的文學汁水。推而廣之的說,這也是移民小說中常用的一個技術性標配:衰敗的低層情調。

低層與情調似乎不宜搭配。但從早已中產化了的審美來看,確乎又是一種蔚然成風的情調。與此類似的,還有絕癥情調,失敗者情調、自殺情調、背世者情調、亞文化情調等等我不知該如何命名和歸類的趨向。臂如我們總會看到,一到時間點,過節般的,人們就會掄圓了膀子拚命紀念梵高、卡夫卡、三島由紀夫、茨維塔耶娃、海子、蕭紅、顧城、王小波……藝術家本身是孤美的,所遭逢的境遇是合乎時代情理、近乎必然的,但被后世者以一唱三嘆、小合唱、大合唱的方式來反復傳誦、撫摩把玩,便會面目全異了。實在都是誤會。

似乎又跑遠了,還是回到那幢舊房子。六十年代的特立尼達是否真像奈保爾筆下那樣的破破爛爛、污水橫流,人們跌跌沖沖地從一個陷阱跳往另一個陷阱,這說不好,但對一個寄人籬下、財富擁有量極低的異鄉人來說,必須如此。移民的諸種訴求中,生存壓迫是最初級的,但恰恰也是最根本的,任何一個水滴大小的糾葛都可以折射和放大出巨象般的異化感。何況奈保爾自有匠心所在。這本書的核心,并非氣息沉淪的畢司沃斯先生,亦非這一無是處、等而下之的環境。奈保爾的焦點確乎只有一個:房子。

像鉤住一條羸弱的不斷掙扎的魚,奈保爾花費580頁,從畢司沃斯先生的出生一直追蹤到他的死亡,漫長時月,千繞萬轉,絮絮叨叨,水盡石枯,反復著力的,即是這一個點。奶嘴似的,魔咒似的,安眠藥似的,被人用槍逼指著似的:他想要一處自己的房子。

書中其中有一段。有一天,畢司沃斯先生終于得到一塊無人肯要的坡地(此處根本不宜造屋),他興頭頭地去找一個木匠,后者手藝極差、要價很高,但善于扼住要害。他在紙上畫兩個端正的正方形:“你想要兩間臥室”。畢先生點頭補充:“還要一間客廳。”木匠于是又添上一個正方形。“還要一條走廊。”于是又畫半個正方形。木匠主動接下去描繪:“走廊和前臥室之間,一扇木頭門。”“客廳門是彩色窗格玻璃。”“走廊上你想要漂亮的圍欄。窗戶漆成白色。帶臺階的花園。坡地上得有柱子和涼亭。”是的,是的。完全正確。聽起來不錯。畢先生一直在點頭。他們在談這筆交易的過程中,不斷被各種家畜叫聲和老婆罵聲打斷。但畢先生鎮定得如臨大事,他反過來安慰滿懷憧憬(主要是憧憬工錢)的木匠:“羅馬非一日造成。我們一步步來。”……自然,這只是畢先生多次上當、然后落得眾人嘲笑中的一個小環節。但我相信,就在木匠畫在紙上的那幾個正方形里,他獲得了高潮般的短暫幸福,并且憑此來抵御他亦早有預感的長期的不舉之敗。

我痛恨又欣賞畢先生這愚蒙的固執,這固執,正是奈保爾本人的固執,他深諳這固執里的寓言意味。屋檐之下,棲身之所,破敗欲墜的房子,移民者的房子,老鼠一樣在其間繁衍生息。這房子就像一個小小的墻上黑點,死命地深挖進去,變成巨大的黑洞,隱喻到全球語境中遷徙挪移的族群與他們所苦苦尋求的空間。無根的,無維系的,辛苦建構又不斷崩塌。

奈保爾和他的貓

不知奈保爾本人最終是否滿意這份隱喻的完成程度,畢竟明顯到幾乎成為明喻。有時候,小說中的投射與象征,也是個古怪東西,倘若過了頭,或干脆以此作為全部生發點,就有些像是裝了太多重物的馬匹,就別再指望它能夠奔跑出優美自若的姿態了。它做的每一個動作與走向,都帶著預設的目的性和力學上的撕扯。它用極高超的人工,一層層地鋪設敘事邏輯,每一個拐角,每一道風景中的樹木與灌木,都有所暗示、有所服務,直到達到約定的終點——作家有力地擱下筆,投來迷霧中的深邃一瞥:我這故事,講完了,你,“真的”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比如薩拉馬戈的《失明癥漫記》《雙生》。比如被奉為至典的《城堡》。包括我一直很喜歡的三島由紀夫,他在《假面自白》中對“死亡、性、血”的反復寓指,像是綴掛了太多蕾絲邊,大大傷害了小說的勻稱感。可畢竟,誰又甘心僅僅是講一個“睡前故事”呢,就連說書人都要時不時猛拍響木,指點一番世道人心。“言外之意”是作家永遠的禍心所在,他固然是要講一個故事哄你睡覺,可他必定會苦心孤詣、同時矢口否認地在故事里包裹點沉甸甸的玩意兒,他希望能向你當晚的睡夢伸去章魚般的觸角,甚至希望在你次日睜眼醒來時,視線里仍然盤踞著那搖晃著的陰影。


奈保爾和第一任妻子帕特


奈保爾和情婦瑪格麗特

是啊,不止是次日,這些年來,這位素未謀面、卻形容俱全的畢司沃斯先生一直都在我前面不遠處,挺討厭地踽踽獨行。我真說不清,我到底是在乎他,痛惜他,還是煩他,想甩脫他。

可能是因為我總會看到房子。人們所棲身的各種房子。窄巷里,窗口投射出黃白色光線。面目酷似的公寓籠子,相同的位置,安置著相同的馬桶與床鋪。春天去往郊區,那里有暗紅色外墻、優裕之感的別墅。火車鐵道邊,閃過粗鄙但也算實用的工房。我一點沒打算抒情,也反感我一向警惕的寓指,但的確,我會挺不痛快地想到半個世紀以前,特立尼達地區的畢司沃斯先生的舊房子。隨之,一股涼絲絲的滿足感,氧氣一樣,補充至機械跳動的心臟。

奈保爾


本文作者,作家魯敏

人們很直接地,像給水果貼上標簽:移民寫作。我估摸著他老人家并不喜歡。


《米格爾街》[英] V·S·奈保爾 著;王志勇 譯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靈異推拿師》[英] V·S·奈保爾 著;吳正 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相對于處女作《靈異推拿師》的飄動感,《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則絕對“壓得住秤”了。

這是一個男人與房子的故事。幼時的畢司沃斯因父親突然亡故,家中房屋被出售,他從此開始在不同親戚家輾轉寄居。成年后入贅到女方大家庭,眾多的長輩,女人們、孩子們、家具與飯食、進項與用度,使他日夜憤怒、疲憊不堪。他雄心勃勃試圖另立門戶、自己造屋,卻處處上當乃至最終被人縱火。經過一次精神崩潰后的離家出走,他似乎走出了陰沉的運氣,奇跡般地謀得一份差事,并終于替晚年的自己買得一幢房子,算是擁有了頭頂上的一小片屋頂。事情就此完了嗎?奈保爾可絕不會饒過主人公的。他分派給畢司沃斯先生的,是一幢破綻百出、能把人折磨至死的舊房子。新一輪的、更為深重的噩夢就此拉開伴有刺耳噪音的序幕……


《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英] V·S·奈保爾 著;余珺珉 譯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索引派認為此書是以奈保爾父親為原型。因小說的主人公也是特立尼達的印度移民,也做過小報記者,也動筆寫點東西,也有一個瞧不起這個家庭的兒子——簡直與奈保爾父親形成鏡像對位。父子關系,確實對奈保爾影響深遠。從《奈保爾家書》里起碼就可以瞧出這種帶點勵志與重托式的“家傳之風”。奈保爾成名后,位置上升很高,越來越傲慢,并開始俯看山河,出過一本隨筆集《作家看人》,以英式幽默刻薄掐捏若干名人與同行,比如甘地、福樓拜,包括他青年時代仰慕不已、對他亦有提攜之恩的作家鮑威爾。其中,他也給父親以相當的篇幅,定性后者為加勒比海地區一個不被世人所認知的失意作家,言辭間投射出復雜的孤島式親情與接力跑者的體恤。


《奈保爾家書》[英] V·S·奈保爾 著;北塔、常文祺 譯

出版社: 浙江文藝出版社

《作家看人》[英] V·S·奈保爾 著;孫仲旭 譯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這些也都是題外話了。人物原型、靈感出處、寫作動機、作家心理活動等等,從單純閱讀角度而言,可算作身外之物,或也不必納入“閱讀契約”的范圍,又瞎又聾一無所知的閱讀是最客觀、最鮮美的。回到書本身。前后數數,我讀過三遍。這對我而言,算是比較高的記錄。倒也不是因為多么的出色,是一流的杰作。這些形容詞,都是太大的帽子,不適合輕易戴到哪本小說頭上。一再重返現場的原因很簡單,只是對它的一種惦記,對初讀時那種心境的回顧之想。

引人重讀的小說,與其是否華美、是否智性,并不構成正比例相關,關鍵在于性格魅力,像結交一個富有個性的人。《船訊》(安妮·普魯)是笨拙的天真漢,《拉格泰姆時代》(多克特羅)乃十足浪蕩子,《我們的小鎮》(桑頓·懷爾德)是垂眉菩薩,《誰帶回了杜倫迪娜》(卡達萊)則是人間靈媒。它們都以其獨特的調性而令我常年系懷。這大概也正是理想小說的獨有境界。

奈保爾的這幢破房子,所吸引到我的,又是什么呢。率直地說,是一種滿目瘡痍、處處遭殃的倒霉蛋氣息。我的口味向來不大上臺面,對卑賤的、困厄、辛酸的東西總有天然的親近感。畢司沃斯先生從出生到死亡都是如此,每一粒細胞、每一個毛孔都散發出無可彌合的悲劇與失敗感,他那么努力、謹慎、動用心機,卻處處跌跤、滿嘴泥巴。就算偶爾看上去小有勝算,讀者也會毫無同情心地等待著:看著吧,這里準有個絆子,他下一步就要四仰八叉了。奈保爾以一種特別的耐心,像連環套一樣地、反復勾勒,殘忍地一刀又一刀,把畢司沃斯先生割得遍體是傷,卻又滴血不出。起碼他臉上都好好的,他總還是帶著尷尬、輕蔑甚至有幾分飄逸的笑,即便要罵人,也只會借著刷牙的時機,滿嘴的溯口水,沒有人能聽得清。

中外小說里,有各樣的畸零者、不識時務者、被損害與被污辱者,有時能看出來作家是愛這個人的,是憐惜和維護的。奈保爾卻未必,或者說,他的態度,是嚴厲的,不贊同的,毫無原宥,這是男人對男人的,是移民者對移民者的,是替代式的兒子審看替代式的父親的——這種審看,淋漓紛披,畢司沃斯先生身上一直沒有暴露出的傷口、一直沒有流出的敗血,可能一點不少的,反轉到奈保爾身上。我覺得,他寫作此書,伴隨著泣血無情的疼痛,近乎與他的整個青年時代,進行義無反顧的道別。這道別的力量,連綿不絕,反復地擊打讀者,反復踐踏自己,反復質問人間。

還不止于此。

與這樣一個幾乎不愿與他去目光去對視的落拓男人相比,整部小說的環境,或所謂的“典型環境”,更是不堪到令人憤怒。奈保爾看起來既醉心于此,亦擅長于此。他用一種病態的、沉湎式、自虐式的精細筆調,去描寫畢先生各個階段所置身的周邊境況。

出產欠豐的土地。爛泥道路。房屋上威脅性的裂痕。他親手豢養的家畜與軟弱不忠的狗。兒子的訂制校服,價格昂貴,又被弄壞。妻子至為重視但總是空空如也一無所有的裝飾柜。對付慢性病的各種藥片,無效的。不斷搗亂的下等雇工……虱子般的瑣碎,一波波涌上來,充溢著每一個白天夜晚,形成粘乎乎的、塵灰滿面的生之壓迫。


奈保爾較為典型的傲嬌表情

能看出來的,這是奈保爾著意為之。他寫得夸張,寫得暢意。他或也清楚地知道,這會形成獨特的質地,自會吸引到白白胖胖的優裕階層,閑置的脂肪里擠壓出苦澀但愉悅的文學汁水。推而廣之的說,這也是移民小說中常用的一個技術性標配:衰敗的低層情調。

低層與情調似乎不宜搭配。但從早已中產化了的審美來看,確乎又是一種蔚然成風的情調。與此類似的,還有絕癥情調,失敗者情調、自殺情調、背世者情調、亞文化情調等等我不知該如何命名和歸類的趨向。臂如我們總會看到,一到時間點,過節般的,人們就會掄圓了膀子拚命紀念梵高、卡夫卡、三島由紀夫、茨維塔耶娃、海子、蕭紅、顧城、王小波……藝術家本身是孤美的,所遭逢的境遇是合乎時代情理、近乎必然的,但被后世者以一唱三嘆、小合唱、大合唱的方式來反復傳誦、撫摩把玩,便會面目全異了。實在都是誤會。

似乎又跑遠了,還是回到那幢舊房子。六十年代的特立尼達是否真像奈保爾筆下那樣的破破爛爛、污水橫流,人們跌跌沖沖地從一個陷阱跳往另一個陷阱,這說不好,但對一個寄人籬下、財富擁有量極低的異鄉人來說,必須如此。移民的諸種訴求中,生存壓迫是最初級的,但恰恰也是最根本的,任何一個水滴大小的糾葛都可以折射和放大出巨象般的異化感。何況奈保爾自有匠心所在。這本書的核心,并非氣息沉淪的畢司沃斯先生,亦非這一無是處、等而下之的環境。奈保爾的焦點確乎只有一個:房子。

像鉤住一條羸弱的不斷掙扎的魚,奈保爾花費580頁,從畢司沃斯先生的出生一直追蹤到他的死亡,漫長時月,千繞萬轉,絮絮叨叨,水盡石枯,反復著力的,即是這一個點。奶嘴似的,魔咒似的,安眠藥似的,被人用槍逼指著似的:他想要一處自己的房子。

書中其中有一段。有一天,畢司沃斯先生終于得到一塊無人肯要的坡地(此處根本不宜造屋),他興頭頭地去找一個木匠,后者手藝極差、要價很高,但善于扼住要害。他在紙上畫兩個端正的正方形:“你想要兩間臥室”。畢先生點頭補充:“還要一間客廳。”木匠于是又添上一個正方形。“還要一條走廊。”于是又畫半個正方形。木匠主動接下去描繪:“走廊和前臥室之間,一扇木頭門。”“客廳門是彩色窗格玻璃。”“走廊上你想要漂亮的圍欄。窗戶漆成白色。帶臺階的花園。坡地上得有柱子和涼亭。”是的,是的。完全正確。聽起來不錯。畢先生一直在點頭。他們在談這筆交易的過程中,不斷被各種家畜叫聲和老婆罵聲打斷。但畢先生鎮定得如臨大事,他反過來安慰滿懷憧憬(主要是憧憬工錢)的木匠:“羅馬非一日造成。我們一步步來。”……自然,這只是畢先生多次上當、然后落得眾人嘲笑中的一個小環節。但我相信,就在木匠畫在紙上的那幾個正方形里,他獲得了高潮般的短暫幸福,并且憑此來抵御他亦早有預感的長期的不舉之敗。

我痛恨又欣賞畢先生這愚蒙的固執,這固執,正是奈保爾本人的固執,他深諳這固執里的寓言意味。屋檐之下,棲身之所,破敗欲墜的房子,移民者的房子,老鼠一樣在其間繁衍生息。這房子就像一個小小的墻上黑點,死命地深挖進去,變成巨大的黑洞,隱喻到全球語境中遷徙挪移的族群與他們所苦苦尋求的空間。無根的,無維系的,辛苦建構又不斷崩塌。

奈保爾和他的貓

不知奈保爾本人最終是否滿意這份隱喻的完成程度,畢竟明顯到幾乎成為明喻。有時候,小說中的投射與象征,也是個古怪東西,倘若過了頭,或干脆以此作為全部生發點,就有些像是裝了太多重物的馬匹,就別再指望它能夠奔跑出優美自若的姿態了。它做的每一個動作與走向,都帶著預設的目的性和力學上的撕扯。它用極高超的人工,一層層地鋪設敘事邏輯,每一個拐角,每一道風景中的樹木與灌木,都有所暗示、有所服務,直到達到約定的終點——作家有力地擱下筆,投來迷霧中的深邃一瞥:我這故事,講完了,你,“真的”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比如薩拉馬戈的《失明癥漫記》《雙生》。比如被奉為至典的《城堡》。包括我一直很喜歡的三島由紀夫,他在《假面自白》中對“死亡、性、血”的反復寓指,像是綴掛了太多蕾絲邊,大大傷害了小說的勻稱感。可畢竟,誰又甘心僅僅是講一個“睡前故事”呢,就連說書人都要時不時猛拍響木,指點一番世道人心。“言外之意”是作家永遠的禍心所在,他固然是要講一個故事哄你睡覺,可他必定會苦心孤詣、同時矢口否認地在故事里包裹點沉甸甸的玩意兒,他希望能向你當晚的睡夢伸去章魚般的觸角,甚至希望在你次日睜眼醒來時,視線里仍然盤踞著那搖晃著的陰影。


奈保爾和第一任妻子帕特


奈保爾和情婦瑪格麗特

是啊,不止是次日,這些年來,這位素未謀面、卻形容俱全的畢司沃斯先生一直都在我前面不遠處,挺討厭地踽踽獨行。我真說不清,我到底是在乎他,痛惜他,還是煩他,想甩脫他。

可能是因為我總會看到房子。人們所棲身的各種房子。窄巷里,窗口投射出黃白色光線。面目酷似的公寓籠子,相同的位置,安置著相同的馬桶與床鋪。春天去往郊區,那里有暗紅色外墻、優裕之感的別墅。火車鐵道邊,閃過粗鄙但也算實用的工房。我一點沒打算抒情,也反感我一向警惕的寓指,但的確,我會挺不痛快地想到半個世紀以前,特立尼達地區的畢司沃斯先生的舊房子。隨之,一股涼絲絲的滿足感,氧氣一樣,補充至機械跳動的心臟。

奈保爾


本文作者,作家魯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