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160年对匈奴战争为何汉族获胜?光有汉武帝没这些黑科技也白搭

中國秦漢兩代, 均對匈奴開展了大規模戰爭, 前后長達160余年, 包括公元前215年―前213年秦始皇派大將軍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而漢代則更為壯觀, 從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至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 綿延一個半世紀, 秦、漢以及匈奴投入兵力接近百萬, 最后以北匈奴西遷, 南匈奴依附漢朝, 匈奴失去對中原威脅而告終。

而在這一時期, 中原漢族王朝之所以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和軍事技術的應用是分不開的, 而且在160多年的時間中, 軍事技術始終在支持戰爭的進行。 例如秦代軍隊裝備有大量先進的遠射程武器,

步兵、騎兵和車兵, 都裝備有大量的弓、弩、箭, 此外秦軍裝備有大量的銅制近戰武器, 包括有長柄的戟、矛、戈、鈹, 短柄的彎刀和劍。 另外主力部隊戰時還身著鐵甲或者皮甲, 這些技術都對匈奴軍隊構成了優勢。

而到了西漢時期, 弓弩等遠程作戰兵器技術進一步提升。 漢代弩的改進, 主要表現在弩機上。 一是有了銅鑄的機匣, 古代稱“郭”。 戰國弩則一般沒有郭。 有了銅郭, 在弩臂體積相同的情況下, 可相對提高弩的初速。 二是望山高度增加并有了分度線, 類似近代步槍標尺的分劃。 但在形制上有很大的創新。 用弩來對付騎兵, 有三個主要優點。 一是弩的射距遠, 在匈奴弓箭的射程之外, 就可以先行殺傷敵人;二是弩箭的侵徹力大;三是以步兵、騎兵、車兵組成合同軍陣協同作戰,

讓習慣于各自為戰的匈奴騎兵, 難以抵擋。

漢武帝天漢二年的浚稽山之戰, 漢將李陵率領的5千步兵被3萬匈奴騎兵包圍。 雖然漢軍終于失敗, 但以絕對劣勢的步兵, 還能多次擊敗追擊之敵, 直至箭盡援絕, 才終于失敗, 足見弩在步兵對付騎兵戰斗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西漢在冶鐵上技術優勢, 完全使得匈奴方的武器在材料上, 落后于中原國家。 從西漢至東漢, 漢朝逐漸確開始使用高爐煉鐵、百煉鋼、淬火、鼓風等一系列技術, 使得漢朝的鐵制武器鋒利程度、柔韌性、硬度等都達到了較為完美的統一。 當時的漢朝官員稱, 以往匈奴兵器低劣, 十個匈奴人才能抵得上一個漢軍;后來學得一些漢地冶煉法,

也要三五個才能抵得上一個漢軍。

除了直接應用于作戰的軍事技術之外, 秦漢兩代在工程、醫療、通訊等技術上的發展, 也成為支撐戰爭的重要力量。 例如秦始皇修建萬里長城, 已經成為軍事工程上的代表作, 提升了中原王朝的防御能力。 而軍隊醫療中也有了針對軍人外傷、瘟疫的各種藥物, 從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官兵的生命。

而秦漢時期的軍事通訊技術, 則是靠烽火、郵驛來傳遞軍情。 多數情況下烽燧前沿的敵情信息傳到都尉、太守府以后, 他們可根據情況自行處理。 如果是重大敵情信息才接著往京城傳遞。 京城接到信息以后還要反饋具體指令。 因此烽火的效力是快速預警, 而郵驛則擔負詳細軍事信息和指令傳遞的安全和及時送達。

這些為秦漢軍隊應對匈奴游牧民族軍事突襲奠定了基礎。

如果中原王朝國民經濟運行良好, 國家財政雄厚, 軍事科技的投入就會急劇增加, 進而有效保證國家各項軍事行動。 漢武帝時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當時漢武帝憑借強大的國力, 大力加強軍事建設, 四處征伐, 特別是針對匈奴的大規模反擊, 不僅一雪前恥, 還徹底消除了匈奴的威脅, 促進了民族間的融合, 為中國多民族國家的形成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其中固然有漢武帝雄才大略的個性使然, 但更主要的因素是經濟的發展, 軍事科技的領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