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国孤胆飞行员首次空袭日本,为何不扔炸弹扔“纸弹”?

說起二戰中轟炸日本, 美軍飛行員杜立德駕駛B-25轟炸機, 從大黃蜂號航母上起飛不遠千里轟炸日本東京。 但在1944年美國《生活》雜志刊登的中國飛行員照片上標注:這是先于美杜立德將軍轟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 飛行員名叫徐煥升, 1938年他和戰友一起駕駛2架B-10轟炸機, 對日本本土對長崎、福岡等進行“紙片轟炸”, 這也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次被他國飛機襲擾。 (作者:兵說兵事。 聲明:“兵說”原創稿件, 抄襲必究)

早在1936年底, 南京方面就曾謀劃出動空軍轟炸日本, 由于抗戰爆發轟炸機損失殆盡, 轟炸計劃不得不擱淺。

1937年底南京失陷后, 面對日軍的囂張氣焰, 重慶決定重啟對日轟炸計劃, 一方面警告日本侵略者, 同時表明中國抗戰到底的決心。 之所以稱為“紙片轟炸”, 因為從飛機投下的并非炸彈, 而是100多萬份傳單。

當時可供選擇的飛機并不多。 除了美制B-10轟炸機外, 蘇制的SB-2雖然性能優秀, 但航程只有1400公里夠不到;另一款蘇制的TB-3轟炸機, 原準備執行轟炸日本任務, 卻在出動之前被日軍搶先摧毀, 最終轟炸任務還是落到了B-10轟炸機頭上。 該機速度快, 載彈量大, 是當時中國裝備的最先進轟炸機, 因由美國馬丁公司生產, 也被稱為美制馬丁轟炸機。

轟炸機有了, 究竟是選“炸彈”還是“紙彈”, 也經歷了一番爭論。 為什么最終沒選炸彈?一方面是客觀條件限制,

飛機為增加航程, 不得不把炸彈艙改為油箱;另一方面, 僅憑數量有限的飛機投擲炸彈, 難以取得震懾效果, 還不如投放“紙彈”效果更好。

1938年5月19日, 2架美制馬丁轟炸機從漢口起飛, 經停浙江櫟社機場檢修加油后, 于午夜時分起飛前往日本, 先后在長崎、福岡、佐賀等城市投下100多萬份傳單, 對日本侵略者發出嚴正警告:“爾再不訓, 則百萬傳單將一變而為千噸炸彈。 ”收到傳單后他們對自身安全和戰爭前途產生疑慮, 日本當局尷尬不已:中國的“紙片空襲”, 打破了日本本土一百多年來從未遭遇外來侵擾的神話。 既然這次可以扔下“紙彈”, 下次就可以扔下炸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