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保山農耕檔案:施甸西山曬煙

雲南土(曬)煙種植歷史悠久。 《煙草》一書記載:“漢丞相諸葛亮興兵南征, 下寨山谷, 營中瘴氣彌漫, 士兵不安于生, 武侯憂慮異常, 詢問土人, 得九葉雲香草, 香味芬芳, 可以避疾消瘴, 乃采之分授士卒。 燃後吸取其煙, 瘴氣霍然, 是為水煙之嚆矢。 茲後將此草移植甘肅蘭皋一帶。 ”現全國著名晾曬煙產區都盛傳煙草是三國時孟獲送給諸葛亮避瘴的雲香草, 書中還寫到:“煙草, 求其習服之始, 則向以征滇之役, 師旅深入瘴地無不染疾, 獨一營安然無恙, 問其所以, 則眾皆服煙, 由是傳遍。 而今西南一方老幼, 朝夕不能間矣”。

施甸曬煙種植始于蜀漢, 農民利用庭院、田邊、地角, 或房前屋後種植, 自種自吸。 居住在舊城猛波羅壩的傣族, 在猛波羅河和怒江邊種田種地, 早把煙草作為防身治病的良藥。

西山曬煙主要產地

西山曬煙, 主要產于施甸縣西山片區(何元鄉等), 西山片區地處怒山尾翼山地峽谷區, 地形多變, 地貌複雜, 地勢東高西低, 低山起伏和緩, 呈穀台分佈。 高山、丘陵、河谷縱橫交錯。 海拔高差較大, 東部的大尖山最高海拔為2373.9米, 西部的攀枝花渡口最低海拔為630米, 高差為1643.9米。 由於山高穀深, 垂直氣候差異很大。 形成夏秋雨多, 冬季溫差不大, 無嚴寒表現的特殊小氣候, 具有“一山分四季, 十裡不同天”的立體氣候。 地處怒江東岸的西山一帶, 受怒江峽谷亞熱帶氣候的影響,

氣溫較高, 而半山腰氣候稍涼, 屬溫帶氣候, 為曬煙生長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其產量可觀, 年產約在60萬斤左右。

西山曬煙煙質特點

西山曬煙色、香、味俱全。 煙葉內在品質好, 葉色金黃, 油分充足, 組織細緻, 燃燒性好, 煙灰色白, 煙味為自然而醇香的香型, 勁頭適中, 1985年, 雲南省煙草研究所技術員到施甸縣對曬煙煙葉進行抽樣調查, 經化驗, 焦油、煙鹼含量符合標準, 是生產混合型煙的最佳原料。

西山曬煙栽培

品種:蘭花煙由野生變為家種, 俗稱“土著”煙草, 種植歷史最早, 分厚皮蘭花和包頭蘭花兩種, 為當家品種。 其它還有軟莖柳葉、硬莖柳葉、光把煙、大脖子、一犁頭葉、羊角葉、團葉蓮花等。 籽種多為煙農自留自繁。

育秧:選擇便於澆灌的地塊, 用火燒土, 底肥施足。 每畝煙地需種子1一1.5公兩。 4月播種, 苗床生長期90天左右, 多為煙農自育自種, 多餘的煙秧出售。

移栽:多在紅壤、黃壤土地塊種植。 有的大田整塊栽植, 有的與玉米、黃豆套種。 先整地、打塘、塘內施足底肥, 先栽煙苗, 後澆水。 8月底至9月上旬為栽曬煙最佳節令。 保持合理密植, 一般每畝1000——l300株。

管理:煙農對曬煙種植田間管理主要抓好中耕除草、培土、澆水、追肥、封頂、打杈和防治病蟲害6個環節。

西山曬煙的採收和製作方法

曬煙夏初育苗, 秋中移栽, 晚冬收。 煙苗移栽後90天左右成熟, 適時採收。 曬煙葉片厚, 晾曬製作有一套傳統工藝。 在栽培煙秧後, 陸續備料, 編竹簾若干對, 再準備夾條。 當煙葉由墨綠逐漸泛黃白色,

煙葉表面茸毛脫落, 有光澤, 主脈變白發亮, 葉尖和葉緣下垂, 莖葉角度增大等特徵時, 即可採收。 煙葉一次採收, 收割後, 先在室內貯存一夜, 使煙葉完成“後熟”期生理“發汗”, 除去雜味。 然後在自然增溫前提下用一張張竹簾逐一鋪好葉片夾穩, 將竹簾依次靠在向陽的牆腳或備好的橫杆上, 以曬為主, 曬晾結合, 邊曬邊晾。 經過數日曝曬, 煙葉曬乾, 呈現金黃色或枯黃色時, 下簾, 噴撒少許冷開水, 或把曬乾的土煙鋪在地上, 白天曬, 晚上露, 反復幾個晝夜, 促進煙葉回轉和色澤轉化。 煙葉幹黃, 按淡黃, 橘黃、紅黃各色分類分等級一層層迭放捆好。 曬煙色澤金黃, 經加工成煙絲, 不加任何香料, 其味醇香誘人。 吸一口“噴雲吐霧”,
可使周圍嗜煙的癮君子們為之陶醉。 經省煙科所化驗, 焦油含量低, 尼古丁含量適中, 因此深受廣大煙民喜愛。 西山曬煙百年不衰。

用竹簾曬煙、涼煙

西山曬煙加工

西山曬煙加工的煙絲

施甸煙絲加工, 有100多年歷史。 曬煙主要是加工成水煙絲, 選擇中上檔煙葉, 去骨緊壓, 精心加工, 配香油推削而成。 煙絲細絨, 色澤黃潤, 氣味香醇, 色香味俱佳。 因顏色比旱煙黃, 又稱“黃煙”。 清末至民國時期施甸“黃煙”絲行銷滇西各縣, 並出口東南亞。 當時是個體加工, 由旺、仁和、施甸個體加工戶最多, 有20多家。 比較有名如仁和的“慶記”黃煙等, 生易興隆持久。 1950年, 煙絲加工機具有較大改進, 由手工操作板登切改為大木榨推, 也有用半機械切煙的。 1953年,由旺、仁和、施甸基層供銷社辦推煙廠,加工生產煙絲。1971年,縣供銷社在由旺子孫殿建煙絲加工廠,有切煙機械;有職工18人,加工煙絲。1973——1984年共加工水煙18萬公斤,斗煙絲11萬公斤。

西山曬煙面積

民國時期種植曬煙,零星分散,多為自產自銷。1950—1962年,每年種植曬煙1000畝左右,年產煙2萬公斤左右。1963年1268畝,年產5.46萬公斤。1980年增加到2031畝,年產9.6萬公斤。到1988年增加到6667畝,年產38.8萬公斤。全縣種植曬煙面積和產量逐年有所增加。現在西山曬煙,主要產于施甸縣的何元鄉、由旺鎮的大秧田村等地。在香料煙公司的支持下,每年都舉辦曬煙移栽培訓會,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單產,增加收入。全部曬煙交香料公司,在集市有少量的自由交易。

由旺鎮大映田村進行曬煙移栽培訓

注:檔案保存於保山市檔案館,摘自《施甸縣誌》,館藏檔案。

1953年,由旺、仁和、施甸基層供銷社辦推煙廠,加工生產煙絲。1971年,縣供銷社在由旺子孫殿建煙絲加工廠,有切煙機械;有職工18人,加工煙絲。1973——1984年共加工水煙18萬公斤,斗煙絲11萬公斤。

西山曬煙面積

民國時期種植曬煙,零星分散,多為自產自銷。1950—1962年,每年種植曬煙1000畝左右,年產煙2萬公斤左右。1963年1268畝,年產5.46萬公斤。1980年增加到2031畝,年產9.6萬公斤。到1988年增加到6667畝,年產38.8萬公斤。全縣種植曬煙面積和產量逐年有所增加。現在西山曬煙,主要產于施甸縣的何元鄉、由旺鎮的大秧田村等地。在香料煙公司的支持下,每年都舉辦曬煙移栽培訓會,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單產,增加收入。全部曬煙交香料公司,在集市有少量的自由交易。

由旺鎮大映田村進行曬煙移栽培訓

注:檔案保存於保山市檔案館,摘自《施甸縣誌》,館藏檔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