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蒙派行銷” 基因並未消失

中國經營報《等深線》記者 張輝 北京報導

近期傳統醫藥、保健品領域的一些熱點事件, 將已經長久游離於主流視線之外的“蒙派行銷”重新拉回到了人們的視野。 中國保健品、藥品領域行銷中的蒙派行銷基因, 或是一切的起點所在。

曾操盤過“婷美”、“格蘭仕”產品, 深諳蒙派行銷的著名行銷專家趙強表示:“從過往的歷史上看, 其行銷模式帶有很多的蒙派行銷色彩, 比如擅長開發概念、重視終端銷售、猛打廣告等。 目前的很多人都在指責這種行銷風格, 但是這三種行銷方式現在依舊存在, 只是被延伸到很多行業中了。

比如目前很多互聯網企業也在大量燒錢, 甚至每天就燒掉幾千萬元, 也在開發概念、重視終端、猛打廣告, 蒙派行銷模式其實並沒有消失。 但是, 某些產品沒有意識到應該在目前的傳播環境下進行細緻的‘自我管理’, 從而導致了這場難以挽回的災難。 性格決定命運, 企業的性格可能也會決定企業的命運。 ”

蒙派緣起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貫穿整個90年代, 改革開放的政策進一步加快, 創業、致富的觀點已經深入人心, 很多希望改變命運的國家公務員、企事業單位的員工紛紛辭職創業, 經商熱成為當年的時尚。

與中國東南部如溫州、晉江、深圳等以加工、製造業為核心創業內容的城市不同, 山西依靠煤、焦炭等當地獨特資源起家,

成就了不少腰纏萬貫的“煤老闆”, 而地處中部的武漢等地, 憑藉五省通衢的地理優勢, 開發了中國最多的“招商項目”, “湖北幫”、“孝感幫”就是其中的代表。

“蒙派”一詞緣起呼和浩特, 主要以代理或包銷藥廠的保健品或特類藥品起家。 為什麼“蒙派”會在呼和浩特這個城市彙聚成名?內蒙古策劃行業的知名人士大可夫子對中國經營報《等深線》(下稱《等深線》)記者說:“呼和浩特雖然是內蒙古的首府城市, 但當年其實是資源匱乏的。 說起內蒙古, ‘東林西鐵, 南糧北牧’。 而呼和浩特正地處內蒙古中部, 仔細琢磨並沒有什麼自然資源, 不像鄂爾多斯那樣‘羊煤土氣’, 更不像包頭那樣‘揮土如金’(包頭市有大量的稀土資源)。 由於自然資源短缺,

國家當時並沒有在呼和浩特有過開發大型國營工廠企業等的大投入, 當地年經人就業自然就成了大問題, 他們沒事幹, 待業在家, 為解決吃飯問題, 就不得不尋找新出路。 ”

1988年由內蒙古包頭市的吳炳新、呼和浩特市的烏力吉許彥華組成了中國保健品市場的“開山派”, 共同代理生物製品“楊振華851”, 幾年之內就雄霸中國市場, 成了各霸一方的保健品大亨。

而吳炳新組建的三株集團的“三株口服液”也確實達到了中國保健品市場的巔峰;烏力吉組建的馳譽集團在華北、東北、西南和中原一帶, 被業內人士稱為“蒙古王”;許彥華組建的華泰集團, 幾千名員工在東北、西北和山東一帶打天下, 產品“血清口服液”轟動了中國醫藥保健品市場。

此外, 瀋陽飛龍的“延生護寶液”、貴州的“長壽長樂補酒”“的確神酒”“減肥袋”“溶栓膠囊”“都瑞口服液”等, 都使大量“蒙派”的領軍人物脫穎而出。

在山西赫赫有名的內蒙古人李貴平、內蒙古烏盟地區的金火集團的杜海軍、被貴州媒體多次讚譽報導的蒙超公司的張偉、惠豐集團的鎖占榮、華聯集團的張雲飛、日升集團的滿都拉, 在當年資產都已經過億元, 在內蒙古被譽為“蒙派的少壯派”。

截止到2003年, “蒙派”代理商和員工數大約已經超過30萬人, 他們經銷的城市遍佈全國各大省會、縣市。 在過往的二十多年間, 呼和浩特已然成為中國最大的醫藥保健品經銷商之都。 在“蒙派”領軍人物的帶領下, 以呼和浩特為代表的內蒙古人,

組成了以中國保健品經銷為主要創業專案的“內蒙軍團”, 開疆辟土, 縱橫天下。

火爆的內蒙古“藥交會”

1999年, “蒙派”經銷商大軍的一員、呼和浩特市青年高遠(化名)在坐火車回家的路上, 突然冒出個主意:“為什麼不在自己的家鄉開醫藥保健品展會呢?”這個蘋果掉在腦袋上的想法, 讓高遠在火車上一夜未眠。

他對《等深線》(ID:depthpaper)記者表示:“中國人尤其是北方人有回家過年的習慣, 一般在年三十之前到家, 正月十五之後再出門。 過年期間, 主要是走親訪友、喝酒吃肉, 一般這樣的生活過到正月初五之後, 人們就厭倦了, 開始想來年的打算。 我的想法是, 如果在正月初六到十五之間, 在自家門口辦個展會, 一來經銷商全在家, 二來廠商正好能對接經銷商資源, 展會生意一定會好。”

事實證明,高遠這個創意是個好主意。

1999年冬季,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舉辦了第一屆“藥品交易會”,高遠給各大藥廠發出去的參展邀請函直擊廠家“痛點”,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家藥廠全都犧牲了“春節”奔赴經銷商聚集地呼和浩特。

如果按國際標準,展會給一個城市帶來的經濟效應是1︰9。在冬季氣溫降到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天寒地凍的呼和浩特,突然來了這麼多“有錢人”,這可把當地政府人員高興壞了,酒店火了、餐飲火了、土特產火了。

之後的幾年中,高遠以及他創辦的“高遠集團”(化名)多次受到政府表彰。高遠表示,從1999年開始到2003年間,在展會期間,單說酒店行業,如巴彥塔拉大酒店、昭君酒店等,價格至少都翻了兩三倍。而參展人數也是年年遞增,展會規模也不斷擴大。2003年交易規模比歷屆都大,全國30多個省310家客商參展,這次參會者總數達10萬人次,成交規模達數億元。

由於需求巨大,高遠的高遠公司將展會名稱改為“內蒙古醫藥、保健品、新技術產品交易會”,並實行例會制,即每年“春交會”和“秋交會”各一次,時間定為每年的2月7日~9日和8月1日~3日。

高遠的蒙交會將“蒙派”行銷又提上了一個高度,也促成了當年醫藥保健品行業無比繁榮的景象。

“歌舞騎射”的粗獷行銷

《等深線》記者曾在2002年到2005年現場參加了四屆“蒙交會”。印象最深的是2003年那屆,在早上會場開場前,內蒙古展覽館門前已經聚集了近萬名參展商,全都是前心貼後背地排著隊,簇擁形成黑壓壓的一大片。展館上下到處彩旗飛揚,天空中的廣告氣球、建築物上五顏六色的廣告,幾乎將人的視野全部遮掩。展覽館門前停滿了格式各樣的大車,每輛大車上都安了一個帶擴音器的大喇叭,用最大聲量播放著招商廣告。

而氣球和條幅上的廣告,也寫得極為過分,比如“××專治晚期肺癌,無效雙倍退款”“前十名現場簽約獨家代理,同時贈送豪華轎車一輛”等。展會9︰00舉行開幕式,在展覽館門口的舞臺上,各位領導開始講話,然後是現場頒獎。之後,展覽館大門打開,人們像沙丁魚一樣被成團擠入會場,周圍的幾十名協警根本不是洶湧人潮的對手,被擠得東倒西歪。

當時每年必到蒙交會的北京某展覽公司總經理趙龍對記者說:“當年的蒙交會由於現場成交量大,把全國各類保健品展的老闆也吸引過來了。這樣,蒙交會其實就變成了一個更大產業鏈的展會,人們都到這裡找商機、賺快錢。”

而“掙快錢”的保證是整個產業鏈的流通順暢,就是要能夠保證廠家、總經銷商、各地代理商都掙到錢,這樣才能皆大歡喜,各家得利。

曾經的“蒙派”經銷商楊曄對《等深線》記者表示:“蒙派大佬創造了一套全新的行銷模式:精選產品、買斷代理、廣告轟炸、熱線開通、逐個蠶食。所謂的‘精選產品’、買斷代理就是要選那些還沒有打開市場但前景十分廣闊的產品,然後把代理權拿到手。而廠家認為只要保證產品品質和出廠價,其他諸如廣告投放、核准零售價、開發市場、運輸、工商稅務、衛生檢疫等事情,全都由內蒙古經銷商負責安排。”

此外,“蒙派”行銷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色就是“忠誠”,首先要交朋友,而朋友必須要互相忠誠。

忠誠的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形式就是要跟內蒙古朋友喝酒,很多當年跟蒙派做過生意的老闆對此都印象深刻。一位河南經銷商告訴《等深線》記者:“內蒙古有一個著名的宴客的地方叫‘蒙古大營’,這個地方都是一個個蒙古包,最大的蒙古包可以坐二三十個人。我幾乎每年到那個地方都會不省人事,喝的酒一般是50多度的‘河套王’、60多度的‘草原白’、70度的‘悶倒驢’。”

“一般喝之前主人都會安排好司機,告訴房間號,因為一般人都是站著進去、橫著出來。橫著出來之後,主人也不會只將你送到酒店就算完事了,還有一個服務叫‘洗死屍’,就是給你送到酒店之後,有專門的服務人員給你脫光了洗澡,洗完澡後用大毛巾包好,兩個人一個抬頭、一個抬腳,給你抬到客房裡。這個俗稱‘洗死屍’。”

“蒙古大營”往往指設於蒙古包內的大型酒席,桌大客多,熱鬧非凡 圖片來自網路

而忠誠的另一個表現則是對“背叛”的懲罰。因為保健品經銷很多都是一手錢、一手貨,很多“區域代理商”或“手下”在利益面前,往往只記得內蒙古人“仗義”的一面,而將他們血液當中爭強好勝的“嗜血”本性給忘了。

一位曾經在“蒙派”行銷隊伍中做過高管的人士表示:“‘蒙派’行銷,要達到高效管理的目的,不僅要有合同制度,有時候為了穩定市場,還會採取一些近乎准軍事化的非常規手段進行管理。比如有些區域代理商或手下受利益驅動,違反了合同規定,做了竄貨(跨區域銷售),這時總經銷就會派‘執法隊’來做出懲罰,而‘執法隊’近乎於‘黑社會’。如何處理,可以想像。因為所有的老大‘執法’的目的都是‘殺一儆百’,‘殺雞給猴看’。”

蒙派行銷的套路

蒙派行銷在區域經銷上充分體現了蒙古族遊牧的特點。傳統意義上的經銷,習慣在自己擁有地緣優勢、地政關係、網路管道資源優勢的地方經銷產品。而蒙派行銷則打破了這一常規定勢,他們敢於開拓自己不熟悉的新市場,離開家鄉銷售產品,而且不拘泥於一個市場,就像古老的蒙古族拉著勒勒車,趕著牛羊遊牧於一個個草場之間。

勒勒車 圖片來自網路

對於這種行銷手法,曾經研究過蒙派行銷的洪立認為:“遊牧民族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他們的包銷產品在市場上的穩定發展。蒙派的經銷商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果在一個市場產品不能按照預期完成銷售的時候,遊牧民族的本性便呈現出來——背著貨四處轉悠,影響其他區域的銷售。而對於某些季節性產品,比如減肥保健品,春末到秋初的時候賣得火火的,但冬季一撤櫃,經銷商就立即走人了,消費者在使用中出現問題需要得到説明的時候,原來的購買點可能已經撤櫃了,可想而知這種短期行為會給消費者帶來極大恐慌。”

此外,在20世紀90年代末到2007年這段時間,被蒙派稱為“長弓”的直投廣告和“夾報”(報紙中的廣告頁)也是蒙派善用的行銷工具。每到一個地區後,就會大量購買當地發行量大的報紙廣告,一次性十幾個整版地購買,後來由於報紙成本提高,很多經銷商就直接聯繫報紙發行商,用很低的價格在報紙中做“夾報”。這種被稱為蒙派“長弓”的打法,在當年非常有效。

當然,同一個年代的電視廣告也是被蒙派青睞的傳媒資源。國內著名行銷機構蜥蜴團隊創始人何豐源表示:“直到如今,電視廣告資源依然是很多保健品企業所青睞的廣告形式,因為年青人已經基本轉移到了移動互聯網上,而老年人依然是電視最大的受眾。

而在電視、直投和夾報中的廣告內容,也是蒙派行銷關注的重點,叫作“開發概念”或是“二度創作”。何豐源總結蒙派一貫有效的打法之一就是“症狀明確,人群模糊”:將症狀明確後,猛打廣告,達到擴大目標人群的目的。比如“胃酸、胃脹、胃痛、請用某某某”就是蒙派打法。不過,這樣的廣告並不為很多人認可,也引發了各種各樣的爭議。

設立專櫃是保健品行銷中最為實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蒙派行銷中,如果能在當地幾個主要終端設立專櫃,基本上就掌握了銷售額的80%。專櫃的設計分不同的層次,最好是承包一定的陳列面積,由經銷商經營,並爭取派駐人員裝束與藥店的正式營業員一樣,這樣派駐人員的推薦將更加可信,並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關鍵的市場情報和消費者回饋。

從2010年開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的興起、政府監管的逐步完善,提起“蒙派”行銷的人越來越少了,“蒙派”行銷的效果也大不如前。很多當年叱吒風雲的行業老大有的轉行、有的出國、有的退休,他們以前培養的很多團隊成員,如今也已融入各個行業,並給這些行業增添了不少“蒙派”的基因。

目前轉行行銷策劃行業的某蒙派領軍人士表示:“總體來說,‘蒙派’基因其實完全是被現實的市場培養出來的,貓走的路完全取決於耗子。大家在總結歷史的時候,不能用現在的成熟來苛責過去的缺失,而應該用過去的經驗去指導未來的方向,這才是正確的行銷方法,也可能是蒙派行銷在過往歷史中的價值。”

(編輯:孟慶偉 校對:顏京寧)

【等深線】

等深線】(ID:depthpaper)是依託《中國經營報》推出的原創深度報導新媒體產品,關注泛財經領域的重大新聞事件及其新聞事件背後的邏輯與真相。我們力圖通過詳實的調查、周密的採訪和深入的討論,勾勒新聞事件和焦點議題的全貌,與您一起“深度下潛,理解真相”。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展會生意一定會好。”

事實證明,高遠這個創意是個好主意。

1999年冬季,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舉辦了第一屆“藥品交易會”,高遠給各大藥廠發出去的參展邀請函直擊廠家“痛點”,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家藥廠全都犧牲了“春節”奔赴經銷商聚集地呼和浩特。

如果按國際標準,展會給一個城市帶來的經濟效應是1︰9。在冬季氣溫降到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天寒地凍的呼和浩特,突然來了這麼多“有錢人”,這可把當地政府人員高興壞了,酒店火了、餐飲火了、土特產火了。

之後的幾年中,高遠以及他創辦的“高遠集團”(化名)多次受到政府表彰。高遠表示,從1999年開始到2003年間,在展會期間,單說酒店行業,如巴彥塔拉大酒店、昭君酒店等,價格至少都翻了兩三倍。而參展人數也是年年遞增,展會規模也不斷擴大。2003年交易規模比歷屆都大,全國30多個省310家客商參展,這次參會者總數達10萬人次,成交規模達數億元。

由於需求巨大,高遠的高遠公司將展會名稱改為“內蒙古醫藥、保健品、新技術產品交易會”,並實行例會制,即每年“春交會”和“秋交會”各一次,時間定為每年的2月7日~9日和8月1日~3日。

高遠的蒙交會將“蒙派”行銷又提上了一個高度,也促成了當年醫藥保健品行業無比繁榮的景象。

“歌舞騎射”的粗獷行銷

《等深線》記者曾在2002年到2005年現場參加了四屆“蒙交會”。印象最深的是2003年那屆,在早上會場開場前,內蒙古展覽館門前已經聚集了近萬名參展商,全都是前心貼後背地排著隊,簇擁形成黑壓壓的一大片。展館上下到處彩旗飛揚,天空中的廣告氣球、建築物上五顏六色的廣告,幾乎將人的視野全部遮掩。展覽館門前停滿了格式各樣的大車,每輛大車上都安了一個帶擴音器的大喇叭,用最大聲量播放著招商廣告。

而氣球和條幅上的廣告,也寫得極為過分,比如“××專治晚期肺癌,無效雙倍退款”“前十名現場簽約獨家代理,同時贈送豪華轎車一輛”等。展會9︰00舉行開幕式,在展覽館門口的舞臺上,各位領導開始講話,然後是現場頒獎。之後,展覽館大門打開,人們像沙丁魚一樣被成團擠入會場,周圍的幾十名協警根本不是洶湧人潮的對手,被擠得東倒西歪。

當時每年必到蒙交會的北京某展覽公司總經理趙龍對記者說:“當年的蒙交會由於現場成交量大,把全國各類保健品展的老闆也吸引過來了。這樣,蒙交會其實就變成了一個更大產業鏈的展會,人們都到這裡找商機、賺快錢。”

而“掙快錢”的保證是整個產業鏈的流通順暢,就是要能夠保證廠家、總經銷商、各地代理商都掙到錢,這樣才能皆大歡喜,各家得利。

曾經的“蒙派”經銷商楊曄對《等深線》記者表示:“蒙派大佬創造了一套全新的行銷模式:精選產品、買斷代理、廣告轟炸、熱線開通、逐個蠶食。所謂的‘精選產品’、買斷代理就是要選那些還沒有打開市場但前景十分廣闊的產品,然後把代理權拿到手。而廠家認為只要保證產品品質和出廠價,其他諸如廣告投放、核准零售價、開發市場、運輸、工商稅務、衛生檢疫等事情,全都由內蒙古經銷商負責安排。”

此外,“蒙派”行銷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色就是“忠誠”,首先要交朋友,而朋友必須要互相忠誠。

忠誠的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形式就是要跟內蒙古朋友喝酒,很多當年跟蒙派做過生意的老闆對此都印象深刻。一位河南經銷商告訴《等深線》記者:“內蒙古有一個著名的宴客的地方叫‘蒙古大營’,這個地方都是一個個蒙古包,最大的蒙古包可以坐二三十個人。我幾乎每年到那個地方都會不省人事,喝的酒一般是50多度的‘河套王’、60多度的‘草原白’、70度的‘悶倒驢’。”

“一般喝之前主人都會安排好司機,告訴房間號,因為一般人都是站著進去、橫著出來。橫著出來之後,主人也不會只將你送到酒店就算完事了,還有一個服務叫‘洗死屍’,就是給你送到酒店之後,有專門的服務人員給你脫光了洗澡,洗完澡後用大毛巾包好,兩個人一個抬頭、一個抬腳,給你抬到客房裡。這個俗稱‘洗死屍’。”

“蒙古大營”往往指設於蒙古包內的大型酒席,桌大客多,熱鬧非凡 圖片來自網路

而忠誠的另一個表現則是對“背叛”的懲罰。因為保健品經銷很多都是一手錢、一手貨,很多“區域代理商”或“手下”在利益面前,往往只記得內蒙古人“仗義”的一面,而將他們血液當中爭強好勝的“嗜血”本性給忘了。

一位曾經在“蒙派”行銷隊伍中做過高管的人士表示:“‘蒙派’行銷,要達到高效管理的目的,不僅要有合同制度,有時候為了穩定市場,還會採取一些近乎准軍事化的非常規手段進行管理。比如有些區域代理商或手下受利益驅動,違反了合同規定,做了竄貨(跨區域銷售),這時總經銷就會派‘執法隊’來做出懲罰,而‘執法隊’近乎於‘黑社會’。如何處理,可以想像。因為所有的老大‘執法’的目的都是‘殺一儆百’,‘殺雞給猴看’。”

蒙派行銷的套路

蒙派行銷在區域經銷上充分體現了蒙古族遊牧的特點。傳統意義上的經銷,習慣在自己擁有地緣優勢、地政關係、網路管道資源優勢的地方經銷產品。而蒙派行銷則打破了這一常規定勢,他們敢於開拓自己不熟悉的新市場,離開家鄉銷售產品,而且不拘泥於一個市場,就像古老的蒙古族拉著勒勒車,趕著牛羊遊牧於一個個草場之間。

勒勒車 圖片來自網路

對於這種行銷手法,曾經研究過蒙派行銷的洪立認為:“遊牧民族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他們的包銷產品在市場上的穩定發展。蒙派的經銷商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果在一個市場產品不能按照預期完成銷售的時候,遊牧民族的本性便呈現出來——背著貨四處轉悠,影響其他區域的銷售。而對於某些季節性產品,比如減肥保健品,春末到秋初的時候賣得火火的,但冬季一撤櫃,經銷商就立即走人了,消費者在使用中出現問題需要得到説明的時候,原來的購買點可能已經撤櫃了,可想而知這種短期行為會給消費者帶來極大恐慌。”

此外,在20世紀90年代末到2007年這段時間,被蒙派稱為“長弓”的直投廣告和“夾報”(報紙中的廣告頁)也是蒙派善用的行銷工具。每到一個地區後,就會大量購買當地發行量大的報紙廣告,一次性十幾個整版地購買,後來由於報紙成本提高,很多經銷商就直接聯繫報紙發行商,用很低的價格在報紙中做“夾報”。這種被稱為蒙派“長弓”的打法,在當年非常有效。

當然,同一個年代的電視廣告也是被蒙派青睞的傳媒資源。國內著名行銷機構蜥蜴團隊創始人何豐源表示:“直到如今,電視廣告資源依然是很多保健品企業所青睞的廣告形式,因為年青人已經基本轉移到了移動互聯網上,而老年人依然是電視最大的受眾。

而在電視、直投和夾報中的廣告內容,也是蒙派行銷關注的重點,叫作“開發概念”或是“二度創作”。何豐源總結蒙派一貫有效的打法之一就是“症狀明確,人群模糊”:將症狀明確後,猛打廣告,達到擴大目標人群的目的。比如“胃酸、胃脹、胃痛、請用某某某”就是蒙派打法。不過,這樣的廣告並不為很多人認可,也引發了各種各樣的爭議。

設立專櫃是保健品行銷中最為實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蒙派行銷中,如果能在當地幾個主要終端設立專櫃,基本上就掌握了銷售額的80%。專櫃的設計分不同的層次,最好是承包一定的陳列面積,由經銷商經營,並爭取派駐人員裝束與藥店的正式營業員一樣,這樣派駐人員的推薦將更加可信,並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關鍵的市場情報和消費者回饋。

從2010年開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的興起、政府監管的逐步完善,提起“蒙派”行銷的人越來越少了,“蒙派”行銷的效果也大不如前。很多當年叱吒風雲的行業老大有的轉行、有的出國、有的退休,他們以前培養的很多團隊成員,如今也已融入各個行業,並給這些行業增添了不少“蒙派”的基因。

目前轉行行銷策劃行業的某蒙派領軍人士表示:“總體來說,‘蒙派’基因其實完全是被現實的市場培養出來的,貓走的路完全取決於耗子。大家在總結歷史的時候,不能用現在的成熟來苛責過去的缺失,而應該用過去的經驗去指導未來的方向,這才是正確的行銷方法,也可能是蒙派行銷在過往歷史中的價值。”

(編輯:孟慶偉 校對:顏京寧)

【等深線】

等深線】(ID:depthpaper)是依託《中國經營報》推出的原創深度報導新媒體產品,關注泛財經領域的重大新聞事件及其新聞事件背後的邏輯與真相。我們力圖通過詳實的調查、周密的採訪和深入的討論,勾勒新聞事件和焦點議題的全貌,與您一起“深度下潛,理解真相”。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