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俄羅斯新航母遲遲不動工,美媒操碎了心,竟然建議找中國

俄羅斯海軍目前僅有一條庫茲涅佐夫號常規動力航母, 雖然服役年限不長, 但由於保養狀態較差, 該航母的出航率一直讓人擔憂。 而俄羅斯在獨立後失去了最大的航母建造基地, 這使得庫茲涅佐夫號的繼任者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外界普遍擔憂俄羅斯海軍無力建造下一代航母, 其中美媒是最關心的群體之一。

《國家利益》報導截圖, “中國會為俄羅斯建造航母嗎?”

蘇聯時期一共建成了三個級別, 共計7艘航母, 但其中只1143.5型的庫茲涅佐夫號這一條可以稱得上是稱職的航母。 蘇聯解體後, 莫斯科級反潛航母和基輔級垂直起降航母集中退役,

而瓦良格號和烏裡揚諾夫斯克號均未能建成, 庫茲涅佐夫號成為了蘇俄航母中的獨苗。 然而這條倉促服役的航母也問題多多, 一方面是未完成試航就遠離母港, 導致許多設備早期維護存在困難, 零部件不足導致設備老化;另一方面新生的俄羅斯海軍經費不足, 庫茲涅佐夫號很少出港遠航, 人員訓練存在問題。

從庫茲涅佐夫號上起飛的蘇-33

庫茲涅佐夫號基於以上兩大原因, 服役十餘年後才形成戰鬥力, 但在90年代發生的幾次事故導致其部分雷達以及動力系統始終無法達到預期性能。 除了航母本身的問題, 庫茲涅佐夫號上的艦載機也存在不少缺陷。 蘇聯時代規劃的艦載機是由蘇-33、雅克-141、蘇-25UTG以及多架卡-27/31組成,

但雅克-141並未完成研製, 蘇-33也僅僅服役了24架。 由於艦載機數量較少, 並且為了保證艦載機飛行員梯隊的正常培養, 有限的艦載機卻要分成艦上和陸地兩部分訓練, 使得航母的艦載機數量始終缺編。

庫艦目前是蘇-33與米格-29K混編

蘇-33戰鬥機雖然在蘇聯時期擊敗了米格-29K, 但在90年代就已經早早停產, 不僅僅數量不足, 而且性能經過20多年後已經嚴重落後。 相反米格-29K卻在印度需求的牽引下, 完成了新型號的研發定型, 並且順利量產。 米格-29K就這樣戲劇化的完成了逆轉, 雖然目前蘇-33和米格-29K仍然混編使用, 但將來庫茲涅佐夫號的甲板必然只屬於米格-29K。 不過即便換成米格-29K戰鬥機, 這種典型的三代機在面對“超級大黃蜂”、“陣風”或者是我國的殲-15時仍然不佔優勢,

面對已經服役的F-35C更是沒有招架之力。

由於艦載機不足, 所以庫艦帶了大量的卡-27系直升機

雖然庫茲涅佐夫號存在不少麻煩, 但俄羅斯海軍卻遲遲無法下決心建造新一代航母, 一方面是缺乏建造航母的經驗與技術, 另一方面就是囊中羞澀了。 蘇聯解體時, 俄羅斯繼承了相關的航母設計院所, 以及大部分配套廠家, 但失去了最重要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 為了恢復航母這類大型水面艦艇的建造能力, 俄羅斯政府做了不少努力, 比如為印度改造“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 又比如與法國分工建造“西北風”級兩栖攻擊艦。 前者是花印度的錢來攢經驗, 後者是利用採購合同來吸收法國的建造技術。

北方機械製造廠中接受改造的維克拉瑪蒂亞號

即便俄羅斯為了建造航母做了大量工作, 但蘇聯解體帶來的損失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彌補, 更何況這些工作在經費短缺的背景下進展十分緩慢。 相比之下, 中國雖然在航母建造上起步很晚, 但卻進步神速。 烏克蘭出售的“瓦良格”號艦體在荒廢多年後, 被中國成功續建完成, 並且相比原型有了很大提高。 很快大連造船廠就開工了“遼寧”號的改進型航母, 即002型航母, 算起來中國這兩條航母都和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存在血緣關係, 但在中國的姐妹兩顯然要幸運得多。

舾裝中的002型航母

中國通過吸收烏克蘭乃至俄羅斯的相關航母技術,

成功完成了“遼寧”號的續建, 並且進行了改進型航母的建造, 在美媒看來中國完全具備為俄羅斯建造航母的能力。 俄羅斯一度宣稱新型航母即將開工, 但始終未見動靜, 這讓美媒有了很多想像的空間, 前文提到的技術和資金問題是最常提到的原因。 除此之外, 美國人對於中俄軍事合作也十分警惕, 中國為俄羅斯建造航母無疑是軍事合作中最有噱頭的部分。

風暴號航母模型

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想像圖

雖然俄羅斯下一代航母的具體性能無從判斷, 但無論是蘇聯時期未建成的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 還是頻頻被俄媒炒作的風暴號航母, 都是同時採用滑躍式和彈射式兩種起飛模式的設計。 在美國人看來, 這樣的設計是中國目前不具備的,再加上俄羅斯在航母領域仍然具備一些獨到技術,中國如果為俄羅斯建造航母,可以深入瞭解俄羅斯相關專利技術,促進未來航母發展,也有助於鞏固中俄關係,同時還能積累中國大型艦艇出口經驗,可算一舉數得。

船塢中的庫茲涅佐夫號

美媒認為中國為俄羅斯生產航母是百利而無一害,反過來俄羅斯也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庫茲涅佐夫號的替代者,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雖然美國人幫中俄兩國的航母合作操碎了心,也分析的頭頭是道,但最核心的幾點前提目前依然無法發滿足。首先,俄羅斯仍然缺乏建造航母的經費,這從其從未建造護衛艦以上水面戰鬥艦艇就可以看出;其次,中俄軍事合作雖然不斷深入,但俄方始終對中國抱有戒心,像航母這類國之重器要交給中方建設,無論是面子還是裡子都過不去;然後,俄羅斯海軍目前的發展戰略也是以水下為主,中小型戰鬥艦艇為輔,大型艦艇的發展基本已經停滯,俄羅斯未來用不用得著航母還兩說;最後,中國海軍對航母的需求也十分旺盛,所以未來一段時間內航母的產能是十分緊張的,中國也無力為俄羅斯建造大型航母。

俄羅斯人的航母最終還是要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美媒熱議的中俄合作造航母其實已經不算新穎話題,早在很多年前就曾傳出中俄合作建造核動力航母的傳言。中國走的是和俄羅斯完全不同的航母之路,未來可借鑒的部分實在有限,我們的需求和其他國家並不完全一樣,美媒口中動輒需要他國技術支援完全是一種固有偏見。

這裡是齧花熊的防務觀察,本文系軍事自媒體號“齧花熊”原創,首發於騰訊企鵝號,未經允許禁止其他媒體或平臺轉載。本熊每天都會為諸君帶來不同的軍事解讀和裝備分析,喜歡就加個關注吧!關注“齧花熊防務觀察”微信公眾號,查看更多軍事資訊。

這樣的設計是中國目前不具備的,再加上俄羅斯在航母領域仍然具備一些獨到技術,中國如果為俄羅斯建造航母,可以深入瞭解俄羅斯相關專利技術,促進未來航母發展,也有助於鞏固中俄關係,同時還能積累中國大型艦艇出口經驗,可算一舉數得。

船塢中的庫茲涅佐夫號

美媒認為中國為俄羅斯生產航母是百利而無一害,反過來俄羅斯也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庫茲涅佐夫號的替代者,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雖然美國人幫中俄兩國的航母合作操碎了心,也分析的頭頭是道,但最核心的幾點前提目前依然無法發滿足。首先,俄羅斯仍然缺乏建造航母的經費,這從其從未建造護衛艦以上水面戰鬥艦艇就可以看出;其次,中俄軍事合作雖然不斷深入,但俄方始終對中國抱有戒心,像航母這類國之重器要交給中方建設,無論是面子還是裡子都過不去;然後,俄羅斯海軍目前的發展戰略也是以水下為主,中小型戰鬥艦艇為輔,大型艦艇的發展基本已經停滯,俄羅斯未來用不用得著航母還兩說;最後,中國海軍對航母的需求也十分旺盛,所以未來一段時間內航母的產能是十分緊張的,中國也無力為俄羅斯建造大型航母。

俄羅斯人的航母最終還是要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美媒熱議的中俄合作造航母其實已經不算新穎話題,早在很多年前就曾傳出中俄合作建造核動力航母的傳言。中國走的是和俄羅斯完全不同的航母之路,未來可借鑒的部分實在有限,我們的需求和其他國家並不完全一樣,美媒口中動輒需要他國技術支援完全是一種固有偏見。

這裡是齧花熊的防務觀察,本文系軍事自媒體號“齧花熊”原創,首發於騰訊企鵝號,未經允許禁止其他媒體或平臺轉載。本熊每天都會為諸君帶來不同的軍事解讀和裝備分析,喜歡就加個關注吧!關注“齧花熊防務觀察”微信公眾號,查看更多軍事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