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磚廠施工挖出三國陶俑,專家:諸葛亮留下的千古謎團或可破解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出自《後出師表》中的這八個字, 也是諸葛亮一生的真實寫照。 在劉備伐吳慘敗病故後, 諸葛亮既要收拾“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的殘局, 又要靠弱小的國力去抗衡強大的曹魏。

雖然《三國志》評價諸葛亮是“奇謀為短, 理民之幹, 優於將略”, 但事實上, 在數次北伐當中, 諸葛亮以弱兵對抗強軍的戰績, 並不落下風, 甚至殫精竭慮的發明了很多軍事奇物。

這其中既有在戰國連弩基礎上改進出的元戎弩(諸葛連弩), 也有給我們留下千古謎團的神奇運輸工具——木牛流馬。

諸葛亮的數次北伐最終失利,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蜀道難行, 糧食運輸困難。 為了改變這種掣肘局面, 諸葛亮親自設計出載重四百斤的木牛, 並交由當時蜀漢兵器專家蒲元成功造出。 西元231年, 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時, 木牛正式亮相。

三年後, 到第五次北伐時, 諸葛亮又創造出升級版的流馬。 只可惜在諸葛亮病逝後, 木牛流馬居然失傳了, 只在史書中留下了隻言片語。 後世不斷有人憑著這些隻言片語的記載, 嘗試復原出各種類型的“木牛流馬”。

諸葛連弩至少有戰國連弩為原型, 但這個木牛流馬究竟是什麼, 既沒有原型, 也沒有圖紙, 成為了三國最大的謎團。

有人推測木牛流馬其實就是一種獨輪車, 新版《三國》當中也把木牛流馬塑造成一種帶有牛頭形狀的獨輪車。

不過根據四川東漢墓葬出土磚畫證實, 早在東漢時獨輪車就已經出現了, 取名鹿車, 在西晉統一後, 四川也依然在用這種鹿車, 並未失傳。

直到上世紀80年代, 成都新都區三河鎮馬家山磚瓦廠在施工時, 意外挖出了3000塊陶俑碎片, 初步鑒定為三國時期文物。 當時考古專家並未在意這些碎片, 只是例行拉回了楊升庵博物館。

十幾年後, 四川省博物館一位名叫李剛的專家在研究了這些碎片後, 感覺並不簡單, 力主進行修復。 數年後, 三千塊碎片被成功復原成一輛高1.15米、全長2.56米的陪葬陶俑車, 大小是實物的三分之一。

據《成都晚報》描述, 當專家看到這個復原的車輛後, 異常激動, 一位專家表示:三國最大謎團或可破解,

種種跡象表明, 這輛車就是諸葛亮留下的千古之謎——“木牛流馬”。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道路崎嶇的蜀漢, 獨輪車運輸費力, 且有平衡性缺陷, 而雙輪馬車又轉向不便, 運輸時牛馬不僅要費力牽引, 還要承擔車身重量。

而這輛三輪馬車工藝非常先進, 前輪由單獨的叉型器控制, 可以實現最小的轉彎半徑, 同時前輪起到了支撐作用, 這樣無論是靠人還是靠牛馬拉, 都不需要再承擔車身重量, 非常省力。

顯然, 這種車解決了諸葛亮運糧時山路崎嶇、蜀漢牛馬不足的難題, 總體造型非常接近史書中對木牛流馬的描述。

然而, 也正因為過於先進, 在沒有機械的三國時期, 加入了轉向裝置的車輛, 註定了他成本高, 部件極易損壞的命運,

無法推而廣之, 也只有北伐時才會不惜一切代價製造。

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麼蜀漢一亡, 木牛流馬就失傳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