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海洋未爆弹的危险性有多大?发生爆炸的概率低,但回收危险性较高

隨著飛機、軍艦、現代火藥技術的發展, 兩次世界大戰, 戰后的世界沖突中, 海洋似乎成了各國火力的傾斜地, 大量的炸彈、導彈在經過飛行后墜入海洋中, 雖然事后每年各國都會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對其中危險的炮彈進行回收, 如化學彈此類會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的會進行快速回收。 而對一些常規火炮炮彈, 都是任由它們在海洋中自生自滅。

二戰標準的炮彈中, 水上部隊的炮彈都是清一色的撞針彈, 在觸碰到堅硬物體(敵方軍艦)后才會爆炸, 當然, 高速撞擊海面也會出發引信, 隨著科技的發展,

雖然炮彈、導彈飛躍海洋的戰斗模式已經是新時代海上戰斗的標桿, 但是武器的觸發裝置卻沒有改變, 依舊采用撞針式, 因此, 一旦進入海洋中, 炮彈沒有引爆, 那么之后也很難引爆了, 經過多年海水的腐蝕和浸泡, 引信大多已經損壞, 內部結構已經不支持引爆了, 因此, 這些軍艦炮彈會長眠在海洋中。

但是, 例如航彈或者地面部隊發射的炮彈, 如二戰中, 受損飛機為了降低空重, 在海面上投放的炸彈或者瞄準失誤沒有命中目標的, 這類陸基航彈, 大多采用延時引信, 除開一部分在海面撞擊中爆炸外, 有點進入水中, 海水將已經進行延時引爆的裝置破壞, 這種時候, 就相當于手榴彈拔了保險, 但手一直捏著, 雖然未爆炸,

但是由于水壓問題, 最后的引信化學品并不會因為長時間的浸泡而停止工作, 在接觸空氣后, 極有可能重新啟動后爆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