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港島東區巷弄裡的溫情小店

溫情小店, 是疲憊的時候想要吃治癒系食物的地方, 是開心的時候和朋友聚餐聊天的地方, 是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的安全地帶。

於我而言, 對於一個地方的情感除了那裡的人之外, 就是食物了。 住在東區的兩年裡, 時常穿梭在居民區裡的一條條小街小巷中, 尋找慰藉腸胃的食物。 而今天要介紹的三家小店, 是每次我不知道吃什麼時會投奔的舒適區。

坐忘(Camper's)

鰂魚湧, 天后

坐忘是我平日外食裡搭配最豐富, 材料最健康的餐廳了, 由日本人Fujita Kenta主理。 Kenta原本在日本川崎經營一家同名餐廳, 妻子是香港人, 隨後全家搬來了香港。

經營和烹飪理念強調健康無添加, 多菜少油。 坐忘將咖喱與蔬菜結合, 令蔬菜口味更豐富, 而即使是肉類定食也搭配了至少兩三種蔬菜, 甚至還配上南瓜番薯飯, 在香港這種“一菜難尋”的蔬菜荒島, 非常難得。

黑椒燒汁彩菜牛肋定食

作為肉記士多的食肉動物, 我大部分時間都還是選擇有肉的餐食。 作為宣導健康生活的餐廳來說, 這裡肉的分量也不少, 吃得非常開心。

坐忘的豬軟骨大概是我吃過的最軟爛的豬軟骨了, 雖然說我喜歡豬軟骨脆脆的口感, 但這樣幾乎入口即化的豬軟骨配上咖喱竟也很好吃, 吃起來和軟爛的牛筋也有些相似。 加上甜甜的日式咖喱, 吃米飯特別搭配。

豬軟骨野菜咖喱飯

我平時外食很少選擇烤雞, 總會想到幹幹的、沒有什麼味道的雞胸肉。 不過偶然一次嘗試之後, 我發現坐忘的烤雞調味剛剛好, 而且鎖住了肉汁, 吃起來不單調, 一口一口停不下來。

烤雞生薑溏心蛋烏冬

店內環境也是簡單舒適, 一整面玻璃牆上, 用日文寫著蔬菜的好處和健康生活的理念。 功能表都是手寫的, 字體很可愛, 中英日三語俱全, 一筆一劃都能感受到店家的用心。 餐具選用了無害陶瓷, 大部分是以稻糠磨成粉, 再混合天然樹脂, 經高溫高壓、殺菌處理後製成。 總之整個餐廳都有一種樸實無華但又精緻的氣氛, 真的是坐而忘憂, 心平氣和。

手寫功能表, 圖片來自Openrice

店內環境, 圖片來自Openrice

吃著葷素搭配, 營養均衡的日式飯面,

有時會想起小時候媽媽逼著吃蔬菜的日子, 感覺這裡樸實的食物就像家裡的飯菜一樣, 怎麼吃都不會厭。

古月(Ancient Moon)

北角

位於北角後巷的這家小店連續多年入選米其林美食推薦, 做的是新加坡、馬來西亞風味。 店主在澳大利亞留學期間在餐廳打工學廚, 從新加坡籍的同事那裡學到很多星馬菜的料理方法。 後來又多次去星馬旅行, 探索食物和烹調方法, 以求在香港成功複製當地的味道。

藏身于鬧市中, 古月的位置確是有點隱蔽, 你須從書局街進入方能找到。 看著牆上帶有地方特色的卡通繪畫, 不難猜中這裡提供的是星、馬兩地美食。 餐單貴精不貴多, 當中多是在香港較少見, 甚或是首家供應的菜式, 包括以胡椒和生蒜作湯底的星加坡肉骨茶及配自製辣椒幹進食非常惹味的馬來西亞板面等。

——米其林推薦詞

椰漿飯、招牌肉骨茶

古月是今天推薦的餐廳裡菜品最少的, 和朋友一起去吃三四次就幾乎可以將功能表上的選擇吃個遍。 還記得第一次去的時候叫了雞飯, 這在大部分地方都是一個比較安全的選擇, 沒想到這裡出了點“意外”——雞肉下面還有一層鹵豬耳朵, 軟糯又爽脆, 真是驚喜。

星馬菜餐廳當然不能少了肉骨茶, 店內的招牌是新加坡肉骨茶, 個人覺得有點鹹。 我比較喜歡馬來西亞肉骨茶的藥材味, 香濃一些, 好在古月現在也有藥膳黑肉骨茶賣。 另外還要點名表揚古月的咖喱, 非常好吃, 就算已經吃很飽, 但還是忍不住沾著咖喱吃掉了半片厚多士。

招牌辣椒板面、藥膳黑肉骨茶、咖喱雞配厚多士

店內環境輕鬆舒適, 牆上的插畫是有趣的星馬style, 活躍了店內的氣氛。 整間餐廳沒有什麼噱頭, 但處處透露出店主的用心, 從菜品的設計和命名, 到餐廳的設計和佈置, 令其從一眾星馬風味小店裡脫穎而出。 即使是在難找的背街小巷裡, 也能吸引吃貨們專程前往。

店內環境, 圖片來自Openrice

一葉(Formosa Autumn)

鰂魚湧

最初是同事仙女姐姐向我推薦了這家店, 溫馨的臺灣小館。 後來恰好搬到了附近, 便成了這裡的常客。 雖然離家很近, 但有時還是會偷懶叫外賣, 而因為這家店只在Deliveroo上提供外賣送餐服務, 我便成了Deliveroo的忠實用戶。 左宗棠雞和臺式香腸炒高麗菜是我最常吃的兩道菜。

左宗棠雞,由“湘菜廚神”彭長貴移居臺灣後發明,有人說屬於湘菜,但大概很難被湖南人認同吧,所以也有人說這屬於融合型的創新菜,也就是現在流行的fusion菜!

左宗棠雞球

搜了搜這道菜的背景,1952年某個美國將領到訪臺灣,奉命研究宴席功能表的彭長貴將雞肉切塊,先炸後炒,然後再配上醬汁,受到好評。而“左宗棠雞”這個名字則是當下隨口說出來的,因為座上均為高官將領,與左宗棠身份地位相近,而左宗棠又與彭長貴同為湖南人。

後來這道菜傳到了紐約,當地第一批湘菜館Hunam(湖南)的主廚王春庭給這道菜注入了一些四川風味。他將原本鹹辣的醬汁調得更甜一些,麵糊炸得更酥脆一些,受到了美國人的歡迎。現在吃到的左宗棠雞其實是美國口味改良版,不是原本的鹹辣口味,而是酸酸甜甜的味道。每一塊雞肉都皮酥肉嫩,裹挾著酸甜的醬汁,味覺和口感都層次豐富,送飯佐酒均是一流。

圖片來自網路

每次我叫一葉的左宗棠雞外賣時,只要忘記給阿肉留一兩塊,他都會很幽怨,甚至說就算微波爐加熱過後都還是很好吃,一定是真愛了。

一葉的左宗棠雞塊切得很大塊,裹著黑黑的糖醋汁,吃起來嘴巴很忙,很滿足。雞皮被榨幹到糾結在一起,溝溝壑壑裡填滿了酸甜的醬汁。再咬深入些,雞肉飽滿彈牙,肉香味和醬汁的酸甜味糅合在一起,十分美味。不過不愛吃雞皮的健康人士可能就無法完整地感受這道菜的魅力了。

臺式香腸炒高麗菜是我用來自我安慰的菜,安慰自己雖然每次都點很多肉,但都還是在“健康、認真”地生活。當然,高麗菜裡也要來點肉才行。鹹甜口味的臺式香腸帶出高麗菜的清甜,再加上些許蒜香味,配上一碗肉燥飯,也是滿足的一人食。

水煮魚、臺式香腸炒高麗菜、鹵豬手

店內空間呈長條形,裝修非常簡單,大概有八、九張桌子,可以容納三、四十人。牆上都是這些年食客們的留言和塗鴉,有愛情宣言,有友情記錄,還有各種無厘頭的搞怪。不知道吃什麼的日子裡,我和朋友十有八九會來這裡,或者叫這裡的外賣,一種很踏實的感覺。

店內環境,圖片來自Openrice

東區那麼大,還有很多其他好吃的,比如有平民美食夜市之稱的太安樓和有食店兵家必爭之地美名的筲箕灣東大街,都是值得探索的好地方,我們也會努力吃下去,寫下去!

肉記出品,必為佳品

左宗棠雞,由“湘菜廚神”彭長貴移居臺灣後發明,有人說屬於湘菜,但大概很難被湖南人認同吧,所以也有人說這屬於融合型的創新菜,也就是現在流行的fusion菜!

左宗棠雞球

搜了搜這道菜的背景,1952年某個美國將領到訪臺灣,奉命研究宴席功能表的彭長貴將雞肉切塊,先炸後炒,然後再配上醬汁,受到好評。而“左宗棠雞”這個名字則是當下隨口說出來的,因為座上均為高官將領,與左宗棠身份地位相近,而左宗棠又與彭長貴同為湖南人。

後來這道菜傳到了紐約,當地第一批湘菜館Hunam(湖南)的主廚王春庭給這道菜注入了一些四川風味。他將原本鹹辣的醬汁調得更甜一些,麵糊炸得更酥脆一些,受到了美國人的歡迎。現在吃到的左宗棠雞其實是美國口味改良版,不是原本的鹹辣口味,而是酸酸甜甜的味道。每一塊雞肉都皮酥肉嫩,裹挾著酸甜的醬汁,味覺和口感都層次豐富,送飯佐酒均是一流。

圖片來自網路

每次我叫一葉的左宗棠雞外賣時,只要忘記給阿肉留一兩塊,他都會很幽怨,甚至說就算微波爐加熱過後都還是很好吃,一定是真愛了。

一葉的左宗棠雞塊切得很大塊,裹著黑黑的糖醋汁,吃起來嘴巴很忙,很滿足。雞皮被榨幹到糾結在一起,溝溝壑壑裡填滿了酸甜的醬汁。再咬深入些,雞肉飽滿彈牙,肉香味和醬汁的酸甜味糅合在一起,十分美味。不過不愛吃雞皮的健康人士可能就無法完整地感受這道菜的魅力了。

臺式香腸炒高麗菜是我用來自我安慰的菜,安慰自己雖然每次都點很多肉,但都還是在“健康、認真”地生活。當然,高麗菜裡也要來點肉才行。鹹甜口味的臺式香腸帶出高麗菜的清甜,再加上些許蒜香味,配上一碗肉燥飯,也是滿足的一人食。

水煮魚、臺式香腸炒高麗菜、鹵豬手

店內空間呈長條形,裝修非常簡單,大概有八、九張桌子,可以容納三、四十人。牆上都是這些年食客們的留言和塗鴉,有愛情宣言,有友情記錄,還有各種無厘頭的搞怪。不知道吃什麼的日子裡,我和朋友十有八九會來這裡,或者叫這裡的外賣,一種很踏實的感覺。

店內環境,圖片來自Openrice

東區那麼大,還有很多其他好吃的,比如有平民美食夜市之稱的太安樓和有食店兵家必爭之地美名的筲箕灣東大街,都是值得探索的好地方,我們也會努力吃下去,寫下去!

肉記出品,必為佳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