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他是美国人,我国铁甲舰的铸造师,北洋水师覆没时,他也自杀殉舰

我們都知道, 19世紀末期清政府推行洋務運動, 主張學習制作外國先進的技術產品。 北洋水師成立后, 清政府沒少花錢去請外國人當教官。 我們今天的主角, 來自美國的馬吉芬就是這其中之一。

馬吉芬出生在一個海軍世家里。 因此, 他早就確立了要成為一個英勇的海軍戰士的人生目標并不斷追求這個目標。 一心想要上戰場服役的他處在美國這個無災無害的地方多少讓他本人覺得難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于是, 在1885年, 他得知中國和法國發生了一場海戰后, 決心前往中國服役。 放棄了自己優越的生活條件并幾經輾轉后,

他終于到達了當時還是被請政府統治的華夏大陸。 然而, 那時候中法戰爭已經結束了。 在外人看來, 他想服役的難度是相當大的。 不過, 他沒有放棄, 他向美國領事館求助并成功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在通過了筆試后, 李鴻章安排他當了北洋學堂的老師。

在此后十年的時間里, 作為老師的他工作認真負責, 態度良好, 成功培養了不少優秀的學員。 十年后的中日甲午海戰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戰爭爆發之前, 馬吉芬打算回家探親休息一段時間。 但是, 面對突然爆發的戰爭, 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毫不猶豫地推遲了歸家的計劃, 只為幫助中國渡過難關。

很快, 中日之間爆發了激烈的海戰, 馬吉芬被任命為鎮遠鐵甲艦的副艦長。

日本的艦隊經過改造后, 擁有快速開炮的技術, 火力上面相對于北洋水師有壓制。 戰斗中, 日本的艦隊很快盯上了鎮遠艦, 一發又一發的炮彈不斷傾瀉而來。 在這一陣彈幕中, 鎮遠艦的艦長不慎受傷退出戰斗。 馬吉芬只能臨危受命, 總管全艦的指揮。 面對處于劣勢的環境, 馬吉芬沉著應對, 指揮船員們打出了一發又一發精準的炮彈。 一時間, 日本艦隊被打得后退幾分。 不甘心的日本人馬上又以連環炮彈反擊。 這次炮彈不幸落到了馬吉芬的身邊, 馬吉芬的右臉被彈片劃傷。 可是他堅決不肯離開戰場, 繼續指揮著船員們作戰。

戰爭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 由于種種原因, 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清政府慘敗。 戰爭結束后, 馬吉芬返回了美國。 在美期間, 每當人們提起這場戰爭, 都會嘲笑中國軍隊是個懦夫, 不敢出戰。 馬吉芬這時候都會站出來, 維護北洋水師的名譽。 此后的兩年間, 他一直致力于宣傳北洋水師的威風。 但是, 沒人愿意相信他的話。 最終, 一次又一次被輿論打擊, 喪失了動力后, 馬吉芬選擇在前上司丁汝昌去世的那一天, 穿上舊軍服, 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遺囑里寫道:“我希望我的棺材上有一面北洋水師的軍旗。 ”

終其一生, 他為了兒時的宏愿來到中國, 在北洋水師發光發熱后, 卻不料出師未捷。 他為了北洋水師鞠躬盡瘁。 得益于他的幫助, 北洋水師越發的強大。 中國人不會忘記他在中國危難時刻伸出援手的英雄舉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