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贊!湖口特色美食炒米粑載入九江史志

深夜十點夜聽湖口家鄉事☀關注湖口微來往, 一個有態度的平臺, 一個10萬湖口人, 深夜十點, 陪你一起夜聽湖口家鄉事的平臺!

炒米粑, 亦名包心粑, 是九江湖口民間常年性的傳統食品。 製作此粑最好的地方是湖口縣流泗鄉。 民間讚譽:“江橋的豆腐, 流泗的粑, 大壟的板糖, 張青的瓜”。 流泗炒米粑的特點是白如雪, 簿如紙, 明如鏡, 軟如糕, 光澤好, 有清香, 味道美, 回味長, 使人越吃越想吃。

民俗雲:“到了湖口不吃粑, 天生是個大傻瓜。 ”此粑製作的時間不定, 一年四季都有。 特別是每逢二月花朝、三月清明、四月立夏、六月六、七月半、八月中秋、九月重陽及伢內(小孩)滿月、試周、生日、老人壽慶都要有此粑。

炒米粑製作方法有三種:一種是將淘洗乾淨的燦米涼幹後, 放進鍋中炒到百分之八十熟, 然後磨成粉;二是, 將磨好的燦米粉放進鍋中炒到百分之八十熟;三是, 將燦米淘洗後, 放在鍋中用開水濯到百分之八十熟, 涼幹後磨成米粉。 將米粉和以清水, 揉成粉團, 再分別扯成小團, 用雙手手掌把小粉團按壓成扁薄圓形粉坯, 包以粑心, 將粉坯連緣合攏, 兩掌上下拍合成圓餅狀粑坯, 再放入粑紮上, 入鍋蒸熟, 便成了炒米粑。 (來源:《九江風俗》)

來源:九江史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