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歼16底可视涂装再度现身,颜色背后竟会暗藏隐身配方?

在建軍節之際, 官方媒體再度披露了我國自主研發四代半戰機殲-16的最新信息。 據報道, 先期裝備殲-16戰機的空軍航空兵部隊, 展開與殲-10、殲-11B、蘇-30等戰機的對抗空戰訓練, 向全面形成實戰能力邁出堅實步伐。

與此同時, 網絡上也再度出現了殲-16采用深灰低可視度涂裝的照片, 著實養眼。 可以說, 這個涂裝并不簡單, 它的出現也是一種戰斗力。 今天, 北國防務就來說說殲-16的涂裝是怎么一種戰斗力。


網絡上的這張圖將殲-16的低可視度涂裝展現的非常好

眾所周知, 戰機涂裝的主要功用就是要混入背景, 縮短被敵軍發現的距離。

盡管雷達已是現代空戰的主要傳感器, 大部分空戰都會在進入目視距離之前就開始。 但如果中程導彈沒有擊中目標, 雙方還是會接近到格斗距離, 此時早對手一秒看到機身可能就是生死關鍵。

例如第三代戰機中的米格-21與F-5E雖然機動性略遜F-15/16一籌, 但因為體型嬌小, 加上擔任假想敵的教官會利用陽光與云層隱藏自己的行蹤, 往往可以打得新戰機飛行員抬不起頭。 尤其是現代戰機多配有頭盔瞄準器與高離軸制導/機動導彈, 即便雙方以大角度交錯而過, 也能轉頭進行瞄準, 這使得可見光迷彩的重要性更勝以往。


新版殲-16涂裝的上部明顯較淡(上), 與下部差別不大。 舊版殲-16涂裝的上部則接近暗黑(中),

與俄羅斯原裝蘇-30(下)接近

一般來說, 戰機涂裝設計會分成上下兩半, 其中的下部涂裝主要是給地面防炮射手看的, 色調通常是淺藍或淺灰。 因為對地面射手而言, 抬頭看到的不是藍天就是云層, 可與淺藍或淺灰進行融合,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殲-16與蘇-30的涂裝主要是在上部做變化, 下部都是淺灰色調。

不過, 當飛機飛行在云層下方, 且云層較亮時, 不管戰機腹部涂什么顏色都會變成黑影, 此時迷彩就發揮不了效果, 反而適當地打點燈光能夠降低與云層的對比。 例如美國的F-117, 雖然早期都在夜間飛行且全機涂成消光黑, 但在飛越拉斯維加斯時, 賭城的燈光從云層反射下來, 就曾經讓它被民航機飛行員目擊到。


“狂風”戰機是為中歐戰場設計,

迷彩會含綠色調以與歐洲植被融合(上), 以色列為干燥地帶就慣用棕黃色

戰機上部的色調差異就會很大了, 因為其鎖定的是這兩種“觀眾”:

1, 敵方的截擊機或戰斗機, 會以同樣或更高的高度飛行;

2, 停在機場時, 敵方的對地攻擊機會從上方略過。

其中, 戰機飛行的高度越低, 其涂裝色調就會越接近地表, 但因為各地氣候的不同就會有很大的差異。 例如美軍在越南戰場就要采用東南亞的黃綠迷彩, 在中歐戰場因為陰天較多就要使用灰綠迷彩, 而在風和日麗的中東戰場就要換成沙漠迷彩。


近年來, 美國軍機傾向于中高空作戰, 使涂裝逐漸統一為淡灰色調, 連A-10也不例外

而對于飛行高度較高的飛機而言,

往往會飛行到云層之上, 此處對于同高度敵機而言, 背景是遠方大氣層的藍色;對較高的敵機而言, 背景可能是云層頂部的白與藍。 因此, 藍、白、灰等色調成為中高空飛行戰機的選擇。

其中, 尤其是擊落敵機為目的的截擊機或空優戰機, 常常會使用這幾種顏色來混合, 因此也就出現了模型界常說的“空優灰”。 然而, 美軍戰機在波灣戰爭中為了降低小型防空火力的傷亡, 全面要求軍機將任務高度提升到3000米的中高度之上, 即便是原先為了低空攻擊設計的A-10或AV-8B也不例外。

因此, 在海戰爭后給各種戰機全面配發激光制導吊艙或衛星制導彈藥, 使它們可以在云層上方或云層之間進行精確投彈, 涂裝選擇灰色較為合適。 另一方面,

冷戰后區域沖突遍地開花, 美軍也很難預測下一個戰場適合什么顏色, 這使得“空優灰”逐漸成為美軍的標準涂裝。


低可視度涂裝殲-16著陸瞬間特寫

因此, 換用淺灰涂裝的殲-16明顯背向美軍靠攏, 背后可能有幾個原因:

1, 未來作戰將采用視距外發射的中遠程對地/對空武器, 因此飛行任務以中高度為主;

2, 東部戰區會出海飛行, 西部戰區則在高原上空飛行, 采用兩邊都不吃虧的灰色在未來較容易互相支持。

當然, 真正的原因可能也與吸波配方的特性有關, 但這對外界就較難以確認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