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解放军会缺钱么?苏35能装8个保命神器,歼16却只有2个

近日, 官方媒體再度聚焦了殲-16的動態, 據報道, 殲-16正向著全面形成戰斗力發起最后的沖擊。 殲-16是我國除殲-20之外最先進的戰機之一, 一般認為其技術層次堪比引進的蘇-35, 其很多細節再我國的戰機中極具代表性。

如果細看近期官方發布的殲-16圖片, 我們可以發現它的雷達告警自衛裝置部分有了變化, 一些則還是“老樣子”, 比如保命的光學告警裝置還是2個, 可蘇-35卻有8個。 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 我們就來說說這事。


殲-16的曝光率越來越高, 注意其進氣道兩側沒有雷達告警天線

先來說蘇-35, 俄羅斯稱它是距離五代機最近的戰機并非完全是吹噓,

它確實擁有強大的戰場感知能力。 除了雷達系統, 蘇-35也有完善的紫外光電探測系統, 來輔助L-150系列雷達改進和情報收集裝置來“保命”。

蘇-35的光學探測裝置包括6個導彈逼近告警探測裝置、2個激光告警接收裝置。 可幫飛機實現全360°全向覆蓋, 預警各類導彈目標的來襲。

蘇-35光電系統在形式上與F-35、殲-20的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EODAS)類似, 但能否實現EODAS那么全面的用途還沒有具體的信息。 但就硬件而言, 蘇-35還是有這個潛力, 據廠家的介紹, 它并非簡單的導彈逼近告警設備, 而是具備成像能力的光學探測窗口。


蘇-35的光學告警系統遍布全身

全向告警光電系統并非蘇-35的獨創, 蘇-35的試驗機米格-35早早已經開始試驗,

未來量產版也會裝備。 歐洲更是該技術的鼻祖, 目前在“臺風”、“陣風”都廣泛采用類似技術。

相比之下, 中國軍機使用光學告警系統的歷史雖然更久, 但近20年來卻“原地踏步”, 僅僅是在尾椎上布置2個勉強覆蓋后向光學告警窗口。 唯一的例外是, 殲-10C在進氣口增加2個探測前向空域, 使總數加到4個, 但同屬三代半、空間更大的殲-16卻依然是2個。


殲-10C左側機身的2個光學告警窗口

就技術而言, 已經擁有的裝備說明這并不是問題。 那解放軍為何在這個保命手段上如此“保守”呢?解釋無非兩個:

一個是去“缺錢”, 畢竟中國戰機的數量規模不小, 相比之下歐洲、俄羅斯的戰機(僅是)數量則要少一些, 還能應付。

另一個解釋是“學習”美國, 美國人什么都不比別人差,

不過美制戰機除了F-35, 對光學告警系統卻是“敬而遠之”。 那么美國人是覺得光學告警系統沒用么?當然不是, 主要原因還真是因為“缺錢”, 畢竟飛機實在太多。


殲-16位于尾椎的光學告警窗口, 和覆蓋后向的雷達告警天線

但美國人不裝也是有“底氣”的, 它的想法是靠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友機等其它方式可以掌握敵蹤, 剩下要給告警裝置探測的就少了;從另一個角度看, 美國人對于自衛告警顯然是十分重視的, 在雷達告警這一自衛保命手段上, 美軍對于各型戰機可是頻頻刷機升級, 這也需要花不少。

有意思的是, 殲-16的雷達告警技術也有了變化, 早期殲-11系列的雷達告警設備布置方式源自于早期蘇-27, 一個很突出的告警天線位于進氣道2側(三角形狀),

剩下的在垂尾。 在殲-16上, 進氣道的告警天線取消了, 很可能被以共形方式整合到了襟翼內部, 與殲-15類似, 這說明我國的雷達告警技術也在實實在在的進步。


中國預警機、電子戰飛機等特種用途飛機數量正不斷攀升

總的來說, 光學告警設備對于提升戰機的生存率還是很有幫助的, 選擇與否與軍隊的總體規劃有關。 如果我軍確實是學習美軍思路, 那么在特種用途飛機領域就應該下大力氣。 當然, 我們確實也這么做了, 相信很快我們的特種用途機隊的規模將遠超美國外的其它國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