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萬字吐槽仍難解恨,中國低端電動車=工業垃圾?

1個影響超千萬受眾的汽車精神家園

看過這些文章的讀者知道, 這個系列的所謂測評幾乎是全程吐槽, 即便如此, 新車君還是深感不夠過癮, 所以今天把它們拉到一起, 帶上每款車各自的生產商, 再集中開一輪“吐槽大會”。

1.電門腳感相對正常, 我已深感欣慰

這是最值得欣慰的一點。

所有這些車轉向手感可以極為奇葩, 底盤質感堪比捏碎的乾脆面, 刹車踩著深一腳淺一腳, 但至少踩電門加速的腳感是正常的。 城市駕駛基本都不會有電動摩托那種一躥一躥的感覺, 走走停停結合電動機的動力輸出特性,

非常順滑, 只要膽子大, 加起速永遠不會輸給胡開車的加塞狗。 紅綠燈起步也是身手矯健, 過了路口順順滑滑就上50、60了。 動力輸出表現是完全碾壓同級別(劃重點)汽油車的。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 我才沒有對此類產品完全失去信心。

2.空行程極長的刹車

上文提到的所有的車, 刹車的空行程都很長, 前半腳踩下去基本是空的, 開習慣了汽油車, 開這些電動車走走停停, 停的位置總會比預計稍微近一些。

至於表現為何如此統一, 個人猜測是和動能回收的設定有關, 電機制動和普通液壓制動的銜接不平順, 制動力輸出不線性, 前半腳踩下去電機制動的加速度沒有達到駕駛者的預期, 給人一種刹車偏軟的錯覺。

3.手感奇葩的電動助力轉向

我在這些車上見識到了汽車上存在的最粗糙的電動助力轉向, 他們中表現最好的不過是普通汽油車湊合用的水準, 表現差的那是真的差得沒邊, 忽輕忽重, 毫無標定可言。

4.幾乎不存在的品控

說到重點了, 其實對於品控和可靠性, 新車君一開始是持完全開放的心態的。 畢竟網上說的不過都是傳言罷了, 實際情況還得親身體驗不是。

但是親身體驗之後吧, 呵呵。

以小見大, 說幾件小事, 大家就能對品控和出廠質檢的水準作一判斷。

開到過多台1000到2000公里的eQ, 車裡塑膠保護膜都沒撕淨呢, 個人認為完全可以按照準新車標準評價, 預設一切都是出廠狀態。 雨刷清洗的噴嘴指向都異常地低, 噴出來的雨刮水幾乎全都淋到了雨刮片下方,

還沒等雨刮片刮上玻璃就都流走了。 最近開到了四座小螞蟻車型也同樣, 主駕駛側的噴嘴壓根就沒有對準玻璃, 直接把雨刮水噴在雨刮片下側運動軌跡以外的地方。

這算是一個比較低級的錯誤了吧, 可以說是粗心大意, 也相對可以包容;但是下面這個問題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開到一台2000多公里的康迪K12, 車子在低速下向右嚴重跑偏。 開始以為是懸掛幾何參數問題, 後來發現並非如此。 因為只要車速超過60, 助力轉向變沉之後車子就不再跑偏了, 這很明顯是低速那套助力標定對方向中點位置識別錯誤, 誤以為右偏10度的位置才是中點。

這種問題出現在一個2018年下線的新車上簡直不敢想像。

其他像力帆那樣幾百公里就到處異響的那就更不用說了。

不是能力問題, 絕對是態度問題。

5.迅速劣化的車況

還記得前文那台散得一塌糊塗的康迪K17麼?

里程數只有8000多公里。

沒錯, 我並沒有少打一個零, 確確實實只有八千, 8k, eight thousand公里。

想想8000公里對於一個汽油車是什麼概念, 不就是剛剛過了首保沒開多少麼?

曾經開過一台電路全盤崩潰的小螞蟻, 如同惡靈附身一般, 只要通電刹車燈就會長亮, 喇叭不響, 踩刹車儀錶就會報警說車門沒關好, 還嘀嘀嘀叫喚, 踩電門烏龜跛行燈就會亮, 動力受限。 車門鎖不住, 鎖住車門後備箱又開了。

這車里程數區區1萬公里出頭。

還有一台電動助力轉向故障的小螞蟻, 方向盤有三分之一圈虛位,

進車位打方向快一點鬆手就會發現方向盤竟然在自顧自地跑, 跑那麼10°才停下。

區區6600公里。

小毛病就數不過來了。

3000公里電動窗升不起來、8000公里空調不製冷的康迪K12;

5000公里液晶儀錶缺字、10000公里動能回收損壞產生異響、12000公里多媒體不出聲的小螞蟻;

6000/7000公里組合開關損壞、打轉向燈大燈就滅、轉向燈接觸不良不用手使勁掰著就不亮的的eQ……

以上這些都不是個例, 見了都不止一次。

當然, 可以說樣本量太小, 我提出的都是個例;也可以說共用汽車使用者素質參差不齊, 有人故意破壞, 結果並不具有參考價值。

但是我只想問一個問題:

我就故意素質三連, 讓你使勁去艸空調、助力轉向或者電動窗, 艸不壞不許走, 除了使勁摳按鍵, 暴力打方向, 還有什麼別的辦法麼?

按鍵多按幾下升窗電機就打齒,壓縮機就停轉,這合適嗎?

再看看租車公司開了幾萬公里的汽油車,車況劣化有這麼嚴重?

還是那句話,態度問題。

結論:本身能做好,卻沒認真做

這場半年的修行走下來,可謂大開眼界。內心暗罵無數個WTF之後,冷靜下來從頭想想這些事,挺淒涼的。

實話說,儘管這些工業垃圾再三刷新了我的下限,但是我仍然可以從他們身上看見那個美好的未來。沒有延遲的動力回應,沒有噪音和震動的怠速,順滑的動力輸出,低速粗野的爆發力,這些之前與廉價微型代步車毫不相干的駕駛感受都已經出現在這些粗製濫造的移動充電寶上了。

新車君自認為是一個不為傳統所困,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人,不然也不會抱著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患者的心態,自掏腰包去嘗試這些看著就不怎麼靠譜的東西了;放下所謂內燃機情懷暫且不講,電氣時代為汽車性能帶來的全新可能性,大家其實都看在眼裡。

試想一下,如果有人踏下心來認認真真做了這麼一部車,仔細標定了刹車轉向和底盤,那出來的效果該有多好。城市通勤自此告別惱人的噪音抖動,同時跟智障的變速箱換擋邏輯,惱人的換擋頓挫和孱弱的低扭永久說再見。如果未來是這樣,我希望它快點到來。

我也試圖從一個更開放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如果單純地問,一台eQ在行駛性能是不是已經超越了一台汽油QQ,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而貴出十幾萬的補貼前售價,只是將不算成熟的技術解決方案投入量產所必須付出的代價罷了。

但是話說回來,讓無辜的消費者為這些不成熟方案帶來的高成本和低可靠性買單,公平嗎?

更何況,在政策大潮的裹挾下,各廠商或為攻城掠地,將標定未完成的車型倉促上馬;或投機取巧,撈一筆補貼就跑;抑或單純為迎合政策,應付了事。不管動機如何,所產生的實際結果是,消費者需要被迫接受這些堂而皇之推出來的工業垃圾,開著這些糊弄事兒的東西通勤。

根據新車君的實際體驗,這些車的品質與可靠性遠遜于傳統汽油車型,處處彌漫著粗獷的半成品氣息,滿是賣一台拿一台錢的得過且過態度,由於態度不端導致的可靠性問題層出不窮,真的,這麼對待用血汗錢買車的消費者太過分了。如果政策為我們帶來的都是這個水準的電動車,我只好說,汽油車,且開且珍惜吧。

彎道超車能不能行,其實誰也說不準,這還是在認真做產品的前提下;但是,滿眼看到的都是在用這種態度做產品,真的,打心眼裡祝福你們超越成功。

說到底,我心裡對時代大潮不可阻擋這事兒清楚得很,不是我不支持電動車,不是我要強行懷念內燃機時代的情懷,不是我故意要說難聽話,只是單純的恨鐵不成鋼罷了。

到最後,要恨,也只能怪自己生在這個荒蠻生長的時代,需要被強迫成為種樹的前人罷了。

— THE END —

Produced by:新車新技術編輯部,版權所有

還有什麼別的辦法麼?

按鍵多按幾下升窗電機就打齒,壓縮機就停轉,這合適嗎?

再看看租車公司開了幾萬公里的汽油車,車況劣化有這麼嚴重?

還是那句話,態度問題。

結論:本身能做好,卻沒認真做

這場半年的修行走下來,可謂大開眼界。內心暗罵無數個WTF之後,冷靜下來從頭想想這些事,挺淒涼的。

實話說,儘管這些工業垃圾再三刷新了我的下限,但是我仍然可以從他們身上看見那個美好的未來。沒有延遲的動力回應,沒有噪音和震動的怠速,順滑的動力輸出,低速粗野的爆發力,這些之前與廉價微型代步車毫不相干的駕駛感受都已經出現在這些粗製濫造的移動充電寶上了。

新車君自認為是一個不為傳統所困,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人,不然也不會抱著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患者的心態,自掏腰包去嘗試這些看著就不怎麼靠譜的東西了;放下所謂內燃機情懷暫且不講,電氣時代為汽車性能帶來的全新可能性,大家其實都看在眼裡。

試想一下,如果有人踏下心來認認真真做了這麼一部車,仔細標定了刹車轉向和底盤,那出來的效果該有多好。城市通勤自此告別惱人的噪音抖動,同時跟智障的變速箱換擋邏輯,惱人的換擋頓挫和孱弱的低扭永久說再見。如果未來是這樣,我希望它快點到來。

我也試圖從一個更開放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如果單純地問,一台eQ在行駛性能是不是已經超越了一台汽油QQ,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而貴出十幾萬的補貼前售價,只是將不算成熟的技術解決方案投入量產所必須付出的代價罷了。

但是話說回來,讓無辜的消費者為這些不成熟方案帶來的高成本和低可靠性買單,公平嗎?

更何況,在政策大潮的裹挾下,各廠商或為攻城掠地,將標定未完成的車型倉促上馬;或投機取巧,撈一筆補貼就跑;抑或單純為迎合政策,應付了事。不管動機如何,所產生的實際結果是,消費者需要被迫接受這些堂而皇之推出來的工業垃圾,開著這些糊弄事兒的東西通勤。

根據新車君的實際體驗,這些車的品質與可靠性遠遜于傳統汽油車型,處處彌漫著粗獷的半成品氣息,滿是賣一台拿一台錢的得過且過態度,由於態度不端導致的可靠性問題層出不窮,真的,這麼對待用血汗錢買車的消費者太過分了。如果政策為我們帶來的都是這個水準的電動車,我只好說,汽油車,且開且珍惜吧。

彎道超車能不能行,其實誰也說不準,這還是在認真做產品的前提下;但是,滿眼看到的都是在用這種態度做產品,真的,打心眼裡祝福你們超越成功。

說到底,我心裡對時代大潮不可阻擋這事兒清楚得很,不是我不支持電動車,不是我要強行懷念內燃機時代的情懷,不是我故意要說難聽話,只是單純的恨鐵不成鋼罷了。

到最後,要恨,也只能怪自己生在這個荒蠻生長的時代,需要被強迫成為種樹的前人罷了。

— THE END —

Produced by:新車新技術編輯部,版權所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