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文官为什么总喜欢拿老虎说事儿?

作者/李繼祥 本文系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作為百獸之王, 老虎的兇猛眾人皆知, 故而當我們形容一個人勇猛彪悍時, 常常拿老虎來襯托, 如愛射石但更愛射虎的飛將軍李廣, 喝醉酒后連老虎都不放過的武松, 以及讓化緣的小和尚極度恐懼的一類特殊老虎——山下的女人。

除了武夫, 文官也同樣愛拿老虎說事。

01

兩漢之際有個人叫劉昆, 他是那個差點搶了漢武帝皇位的梁孝王的后代, 在劉秀當皇帝后被推薦為孝廉, 但他不應, 中途跑路到江陵教書去了。

劉秀一看, 嗯, 這么有個性?那快到我的碗里來!于是任命劉昆當了江陵縣令。

此后, 劉昆官運不錯, 先被征拜為儀郎, 之后又遷為侍中、弘農郡太守, 相當于今天的省委書記一級的官員。

任職弘農期間, 劉昆勤勤勉勉, 大行仁政, 結果政績非凡。 三年之前, 郡內老虎橫行, 最嚴重的當屬在崤澠之間, 搞得那里的交通路線幾乎成遺址, 因為沒人敢從那過。 但劉昆在這當了三年官后, 虎患卻徹底消失了。

老虎去哪了?老虎紛紛帶著他的子女渡河跑路了。

事情傳到了皇帝的耳中, 搞得劉秀都忍不住問他, “你在弘農當太守, 使得老虎渡河北遷, 是行了什么德政才有了這樣的結果呢?”

上面的故事記載在《后漢書·儒林列傳·劉昆傳》中, 在這里, 一種在歷史上經常被用來凸顯優秀文官形象的套路終于橫空出世——即猛虎渡河模式。

相對于武人的正面打殺, 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打法無疑更顯文官本色。

劉昆使“猛虎渡河”的故事是這類故事的第一個記載, 自他之后, 類似的事例開始不斷出現。

稍后于他的有漢明帝時期的宋均, 此人在遷任九江太守后也發生了使猛虎渡江的事跡, 雖然這虎是東游而非北渡。

劉昆、宋均還只是讓猛虎渡河, 南梁的蕭象更生猛。 當他前往老虎肆虐的湘州做刺史時, 即任當天便有四只老虎突然死在城外, 而自此以后更是再無老虎作惡。

同為宗室子弟的蕭業(聽著名字就感覺餓了)也有這種大能, 當他任職湘州時, 境內的兩只猛虎不知怎地竟“相枕而死”, 有高人指出, 這是“刺史德感神明,

所以兩猛獸自斃。 ”

02

老虎能渡河, 但它不會因為被人類感動而渡河, 更不會自殺來成全官員的美名。 明明不可能的一類事情, 卻在史書上一再出現, 那么真相顯然只有一個:史官在造假。

這樣的事情其實我們并不陌生, 翻開二十四史中有關皇帝的記載便可發現隨處都是:

“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 夢與神遇。 是時雷電晦冥, 太公往視, 則見蛟龍於其上。 已而有身, 遂產高祖。 ”對于劉邦的身世, 可以排除隔壁老王的嫌疑了。

“發委地, 手過膝。 ”這講的是晉武帝司馬炎, 他跟劉備一樣都有著奇怪而長的雙手。

“生于洛陽夾馬營, 赤光繞室, 異香經宿不散。 體有金色, 三日不變。 ”趙匡胤總讓我想起能招蜂引蝶的香妃。

過去我們總以為史官只會寫點皇帝的靈異事件以及給昏君奸臣潑點臟水,

現在看來這種“造假”套路并不止于此。 但問題也就接踵而至:你贊美你的良吏就是了, 這關老虎什么事呢?

前提條件當然是這一時期虎患頻繁, 事實也的確如此:

“先是崤、黽驛道多虎災, 行旅不通。 ”《后漢書·劉昆傳》

“郡多虎暴, 數為民患, 常募設檻阱而猶多傷害。 ”《后漢書·宋均傳》

“九江多虎, 百姓苦之。 ”《風俗通義》

“縣境多虎暴。 ”《梁書·庾黔婁傳》

“郡多猛獸為害, 常設檻阱”《南史·傅昭傳》(因為避諱李淵祖父李虎, 唐代修撰的史書常改虎為猛獸。 )

“霍山多虎, 擷茶者病之, 治機阱, 發民跡射, 不能止。 ”《新唐書·李紳傳》

唔, 史料抄的真累, 但相信你大概也認可古代虎患頻發的事實了。 正因為老虎經常鬧事,

所以百姓才渴望能夠治理虎患的官員, 故而成為良吏的必備技能便是除此禍患。

但猛虎渡江一類的故事處理虎患的方式卻并不是捕殺, 而更具魔幻現實主義。 究其原因, 就得談到老虎與暴政之間那些不得不說的故事了。

03

《禮記·檀弓下》里便有個很有名的故事:

孔子旅途經過泰山旁邊時, 遇到一位婦人在墳前哭的稀里嘩啦。 孔子便停下來讓子路去問問原因, 婦人說, 自己之所以這么傷心是因為公公、丈夫先后死在虎口之下, 更慘的是, 兒子也剛被老虎給吃掉了。

孔子聽完有些困惑, 虎害既然這么嚴重, 你們為什么不早搬家呢?對方的回答出乎意料:因為這里沒有苛政。 這句話深深觸動了老夫子, 于是名人名言出世了:苛政猛于虎也!

這個故事極有可能就是把兇殘的老虎與抽象的暴政聯系在一起的源頭。到了后來,秦國因為它的兇殘暴虐被六國冠上了虎狼之國的名稱——《戰國策》以及秦漢時期的各種書籍一提及秦國,往往帶上虎狼之國的稱呼——也是這種聯系的一個例子。

但上述不過是比喻與象征,真正讓猛虎與暴政徹底劃上等號的,還得說到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

根據董仲舒的說法,天和人是彼此互動的,人世間所發生的種種災害如地震、洪水、蝗災,以及各種奇怪異常的事件如動物畸變、日食月食、妖言流傳等,是上天看到人事之后給的差評,以表達它的不滿。

人間的統治者看到這種不滿后,必須要親賢臣遠小人以改善吏治、廣施德政,進而消解上天的警告,否則,這種不滿會越來越嚴重,直到將天命轉移給其他人。

虎患是一種災禍,它代表的是上天的批評,但具體是對什么不滿呢?結合孔老夫子的名人名言,這種警示就比較清晰了:它是對人間暴政的不滿。

因此,一個地方出現虎患,必定是因為這里存在暴政,故而要消除虎患,靠人為捕捉老虎是沒有用的,你得從根子上去治,換言之,便是施行德政,而這事是只有良吏才會干的,于是就有了這樣的等式:猛虎渡江=德政=良吏。

在東漢宋均的故事中,這種說法便已然在他的腦海中生根發芽了。在他任九江太守之前,當地人以設置陷阱的方式來消除虎患,但沒什么效果。他到任后便停止了這種做法,并明確告知眾人,只有施行德政才能消除虎患。隨后他立刻著手澄清吏治、懲治貪官污吏,結果虎患自平,效果杠杠滴。

當然,以今天的角度來看,這種思想荒謬的可笑,然而其出發點畢竟是好的,僅憑這點,難道不已經很值得我們點贊了嗎?

參考資料:

陳侃理:《儒學、數術與政治文化》

池田溫:《唐研究論文選集》

陳懷宇:《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

孫正軍:形象與寫意——史傳書寫程式化修辭頻現

孫正軍:中古良吏書寫的兩種模式

崔瑞德:中國的傳記寫作

何晉:秦稱“虎狼”考

王子今:秦漢時期的虎患、虎災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商務合作:Tel:15117934836 QQ:762993961

投稿請發[email protected](有償)

這個故事極有可能就是把兇殘的老虎與抽象的暴政聯系在一起的源頭。到了后來,秦國因為它的兇殘暴虐被六國冠上了虎狼之國的名稱——《戰國策》以及秦漢時期的各種書籍一提及秦國,往往帶上虎狼之國的稱呼——也是這種聯系的一個例子。

但上述不過是比喻與象征,真正讓猛虎與暴政徹底劃上等號的,還得說到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

根據董仲舒的說法,天和人是彼此互動的,人世間所發生的種種災害如地震、洪水、蝗災,以及各種奇怪異常的事件如動物畸變、日食月食、妖言流傳等,是上天看到人事之后給的差評,以表達它的不滿。

人間的統治者看到這種不滿后,必須要親賢臣遠小人以改善吏治、廣施德政,進而消解上天的警告,否則,這種不滿會越來越嚴重,直到將天命轉移給其他人。

虎患是一種災禍,它代表的是上天的批評,但具體是對什么不滿呢?結合孔老夫子的名人名言,這種警示就比較清晰了:它是對人間暴政的不滿。

因此,一個地方出現虎患,必定是因為這里存在暴政,故而要消除虎患,靠人為捕捉老虎是沒有用的,你得從根子上去治,換言之,便是施行德政,而這事是只有良吏才會干的,于是就有了這樣的等式:猛虎渡江=德政=良吏。

在東漢宋均的故事中,這種說法便已然在他的腦海中生根發芽了。在他任九江太守之前,當地人以設置陷阱的方式來消除虎患,但沒什么效果。他到任后便停止了這種做法,并明確告知眾人,只有施行德政才能消除虎患。隨后他立刻著手澄清吏治、懲治貪官污吏,結果虎患自平,效果杠杠滴。

當然,以今天的角度來看,這種思想荒謬的可笑,然而其出發點畢竟是好的,僅憑這點,難道不已經很值得我們點贊了嗎?

參考資料:

陳侃理:《儒學、數術與政治文化》

池田溫:《唐研究論文選集》

陳懷宇:《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

孫正軍:形象與寫意——史傳書寫程式化修辭頻現

孫正軍:中古良吏書寫的兩種模式

崔瑞德:中國的傳記寫作

何晉:秦稱“虎狼”考

王子今:秦漢時期的虎患、虎災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商務合作:Tel:15117934836 QQ:762993961

投稿請發[email protected](有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