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为何从未见日军用地雷?其实也有,但他们背在身上搞“肉弹”

作者:尋覓五年

聲明:“兵說”原創稿件, 抄襲必究

在影視劇中, 日軍有飛機、有坦克、有大炮、有刺刀, 卻獨獨少了一樣近現代戰爭常見的東西, 那就是地雷。

在明治大正和昭和時期的《步兵操典》及1940年版的日軍各級步兵戰術教材, 日軍在防御作戰中重視化學戰, 重視陣地設施中的鐵絲網, 唯獨未強調使用地雷。 即便是在哈拉欣河之戰(日軍稱之為“諾門坎事件”)中吃了蘇軍坦克大虧之后, 在日本步兵分隊對坦克的“肉搏攻擊”篇章中, 談到的武器還主要是炸藥, 而未提及地雷。

說起地雷, 這是八路軍敵后游擊的驕傲,

是日軍的痛。

在晉察冀根據地反“掃蕩”作戰中, 河北安國縣民兵無意間將兩枚手榴彈埋入地下, 炸傷了兩個日本兵。 抗日軍民由此得到啟發, 利用瓷瓶、瓦罐等應用器材裝上火藥埋在村頭、路面、井臺打擊日軍。 此后, 各地民兵就地取材, 創造了鐵雷、石雷、絆雷、水雷、連環雷、夾子雷、子母雷、滾雷等不同形式的應用地雷。

1942年5月27日, 日軍第15師團長酒井直次中將, 在浙江蘭溪被中國軍隊第146師工兵營埋設的地雷炸死。

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 日軍雖然獸性十足, 但也不是沒頭腦。 為什么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 日軍的各類戰史資料中很難看到使用地雷的記錄?

想來不外乎以下兩個原因:一是當時的日軍處于進攻狀態, 地雷這種防守型武器確實用處不大;二是面對鋪天蓋地的人民戰爭,

日軍不可能漫山遍野布雷, 那樣耗費巨大, 收效也肯定不明顯。

但太平洋戰爭爆發后, 日軍開始重視地雷的使用。 不過他們的用法和別人不一樣:別人都是將地雷埋地下, 他們卻背在身上。

圖:“九三式”防步兵反坦克地雷:為圓形、直徑171毫米, 高45毫米, 重14千克, 布設距離為9米

圖:英軍繳獲的日軍地雷

在太平洋戰場, 屢屢有日軍步兵背負“三式”反坦克地雷沖向美軍坦克進行“肉攻”的戰例。 河津幸英《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作戰》一書中, 例舉了日軍在硫磺島嘉數高地反坦克的戰例, 被“肉彈特攻”炸毀的美軍坦克有6輛, 被火炮擊毀4輛, 而被地雷炸毀4輛, 可見炸藥包的作用明顯更突出。

這大概是背負炸藥進行“肉彈特攻”可以主動尋殲之故, 也很符合日軍的作戰特點。

讓人意外的是, 當仔細研讀日軍關于地雷使用的操典時, 可以發現日軍在模仿讓他們吃了大虧的中國式“地雷”。

日軍第18軍研究的島嶼叢林地雷戰經驗中提到“系蹄式觸發地雷”:是用數列木樁固定并用鐵絲串聯炸藥的絆發雷區, 一般設置在陣地前30米~100米附近, 也可設置在預想敵人可能通過的地帶。 它也用于進攻作戰, 用來掩護進攻部隊的側翼。

日軍的一期《戰訓特報》還提到“擲石地雷”。 其擲石距離約150米, 擲石正面約50米, 一看便知, 這個方法學自八路軍游擊隊, 我們的民兵形象地稱這種地雷為“天女散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