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古代军队为何要在一座城池下填人命死磕,就不能绕过去吗?

攻城戰是冷兵器時代的主要作戰形勢。 歷史上有名的攻城戰例有很多, 如戰國初期的晉陽之戰、齊燕即墨之戰、唐朝時期的睢陽保衛戰。 攻城戰曠日持久, 往往攻守數年, 對攻守雙方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那么, 攻城一方為何不繞過城池直取敵國要害, 而要在城下死磕呢?

戰爭的本質是資源的掠奪, 利益是引發戰爭的根本因素, 無論是攻城略地, 還是野地浪戰, 都是大量殺傷地方有生目標為直接目的。 古代交通不發達, 后勤補給落后, 遠距離作戰能力差, 攻城成為常見的作戰方式。

古代社會皇權不下鄉,

歷代王朝只在縣以及建立了有效的統治, 廣袤的鄉村則通過宗族、士紳進行間接統治。 一旦爆發戰爭, 防守一方通常會堅壁清野, 大量民眾就會涌向城高墻厚的城池中, 只要攻下了城池, 就意味著征服了以城池為中心的地域。

另外, 孤軍深入是兵家大忌, 龐大的作戰軍隊, 落后的后勤補給, 極大地限制了軍隊的長途作戰能力, 就食于敵只是權宜之計, 還得依靠己方的后勤補給。 遇到難以攻下的城池固然可以, 但這就意味著將糧道暴露在敵方眼皮下, 一旦糧道被切斷, 再強大的軍隊也只有全軍覆沒的下場。 因此, 軍隊作戰寧愿在城墻下死磕, 也不能輕易繞行。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古代的城池通常建造在交通要道或關山險隘處,

若想繞行, 除非放棄輜重輕裝前行, 鄧艾偷渡陰平就是一場經典的長途奇襲作戰。 但是古代沒有特種作戰的概念, 輕裝奇襲需要指揮官擁有高超的指揮藝術, 并不是人人可以做到, 因此鄧艾可以憑借滅蜀之功躋身古今六十四名將。

當然, 并不是沒有迂回作戰的成功案例。 明朝年間, 朱棣在北平起兵, 發動靖難之役, 結果在濟南城下整整被阻擋三月, 最后只好退兵。 第二次南征的時候, 朱棣直接繞過濟南城, 集中兵力直取南京, 濟南最終成為一座孤城, 失去了防守的意義, 主將鐵鉉城破被殺。 總體來說, 古代戰爭多數是在逼仄的城墻上展開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