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十餘年後張文中改判無罪,物美又將重獲怎樣的未來?

就在今天, 飽受爭議的中國民營企業家產權錯案蓋棺論定, 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終於等來遲到的正義。 2018年5月31日, 最高人民法院對原審被告人張文中詐騙、單位行賄、挪用資金再審一案進行公開宣判, 撤銷原審判決, 改判張文中無罪。 未敢打擾, “商業人物”給張文中的弟弟張斌發送一條“恭喜張總”的資訊, 得到一條“謝謝”以及兩個雙手合十的祈禱表情。 這祈禱更像是張斌對哥哥重獲自由的欣慰, 也是對物美未來的祝福。 在張文中缺位物美的十餘年, 人們依然看到了一個在新零售領域闊步向前的物美,

創始人歸來後, 物美又將重獲怎樣的未來?

作者:于靜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今天重發今年3月的一篇舊文, 以饗讀者。

這是張文中時隔12年後重回大眾視野。

2月28日, 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八屆年會“中國商業心靈”環節, 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朗讀了他的《給40年的信》。 這是張出獄後第一次公開發聲。

張文中之所以打破沉默, 與2017年12月28日的一則新聞有關, 最高法發佈消息, 人民法院決定依法再審三起重大涉產權案件, 其中張文中案和顧雛軍案由最高法直接提審。

2006年物美發展進入巔峰時, 張文中因北京市原副市長劉志華腐敗案帶走協助調查, 2009年3月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 認定張文中犯詐騙罪, 判處有期徒刑10年,

與其所犯單位行賄罪、挪用資金罪並罰, 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2年。

長時間的牢獄生活與出獄後的低調、沉默, 張文中一直遠離公眾視線, 直到前幾日召開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八屆年會”, 他再次有話可說。

亞布力論壇成立之初, 他是創始理事之一, 論壇發起人陳東升、田源, 都曾是他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同事, 張文中是92派學者下海經商的代表企業家之一, 如果不是那場牢獄之災, 也許現在風頭正盛的“新零售”領域, 也會記上他的名字。

與顧雛軍出獄後頭戴高帽, 書寫“草民無罪”的高調伸冤相比, 張文中是低調的, 當他的名字重新回到媒體視野, 他甚至有些不太適應, 張文中直言, “這兩個月我的名字在網路上、新聞裡頻繁出現。

三次上中央台新聞節目, 兩次被新聞聯播, 五次被新華社發消息, 還真的不太適應。 ”

比案件重審更能引起張文中和企業家共鳴的, 則是國家對企業家群體的關注。 張文中打破沉默還與一則文件有關, 2017年9月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提到多項保護和弘揚企業家精神的措施, 其中“建立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的長效機制”成為最受企業家關心的一條, 而最高法決定重新審理的三個案件都是涉及產權問題的重大案件。

這對企業家群體來講, 是司法進步體現的社會公平。 無疑, 也對張文中案的重審, 釋放了積極信號。

張文中身陷囹圄與劉志華有關。 2006年, 受北京市副市長劉志華腐敗案影響, 張文中協助調查。 根據財新報導, 張、劉二人早在張文中在石景山創業時就已經熟識, 物美接收的不少國有商業資產, 都是從劉志華這裡出來的。 物美在香港上市時, 劉志華也曾親自為其助陣, 張文中還對前去捧場的嘉賓贈予象徵性的股票。

與北京市高層的關係, 也成為物美發展過程中廣受詬病的地方。 物美早期的高速發展得益于張文中通過租賃、合作、託管等方式和國有商業企業的合作。 合作方將網點折合成資金入股, 物美以現金入股, 經營權歸物美所有, 雙方分紅。 物美上市時的131家物業中, 有73家通過這種合作方式獲得了經營權。 這一“法寶”因為可以憑藉較小的註冊資金撬動大量傳統商業資產,

曾被張文中津津樂道, 物美的發展正是抓住了國有商業企業改革給民營企業帶來的商機, 採取了恰當的戰略。

然而, 這種“國有網點託管改造”模式, 是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還是國有資產的流失, 外界評論不一。 業內資深人士稱, 物美與國有資產“剪不斷, 理還亂”, “到底哪些是國有的, 哪些是物美自己的, 恐怕只有張文中自己能說清楚。 ”

不過, 讓物美方面不解的是, 法院的最終判決與劉志華事件並無關係, 而是因為“詐騙、單位行賄、挪用資金案”三項罪名。 “詐騙罪”是張文中案中量刑最重也是最具爭議的一項, 這與張文中在2002年申請並獲得一筆國債貼息資金有關, 根據國家經貿委檔, 國債貼息資金“重點扶持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國家控股的大型骨幹企業”,但沒有禁止民營企業申報。終審判決維持了一審判決對張文中的認罪,根據一審判決的申訴,張文中的辯護律師稱,“對張文中一審判決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方面存在嚴重錯誤。”

與顧相比,張文中沒有在出獄後大張旗鼓地伸冤,而是迅速將精力放回到物美的運營中。

物美超市是“內地零售第一股”,早在公司2003年在香港創業板掛牌交易時,張文中就確定了物美做強區域、並購擴張的思路。在張文中被帶走調查的2006年,是物美發展的黃金時間,物美佔據了北京市1/3的零售市場份額,並且簽訂了數個並購協定,如果不是張文中的突然離開,物美還將繼續延續其摧城拔寨的擴張計畫。

張文中被帶走調查後隨即辭去董事長一職,物美的融資能力基本喪失,江蘇新時代、天津家世界、上海華聯等確定出手的多個收購項目最終擱淺,物美由創業板向主機板躍進的換板計畫也被迫停滯,如張文中說,“物美失去了重大的發展機遇。”

張文中具體出獄時間不可考,在他被捕入獄後,物美創始人之一、原副董事長吳堅中接任董事長一職,直到2013年卸任,根據第一財經日報當時的消息稱,吳的離職與張文中回歸有關。張文中此次露面表達了對弟弟張斌的感謝,“商業人物”3月5日聯繫到張斌拜託其約訪張文中以確認此中細節,對方以“謝謝,我們不接受採訪”為由拒絕了這一請求。

張文中也在此次露面中透露了自己出獄後的工作進展。“我立即投身到用技術促進中國零售的革命中去,環境變了,行業變了,技術革命正風起雲湧,必須用新的改革創新方式審視一切。我們以技術變革為導向,商業本質為基礎進行了一系列創新。”

與此次亞布力論壇張文中給人留下的溫文爾雅的印象不同,張文中出獄後迅速恢復了他在物美發展之初的“狼性”精神,如果瞭解張文中所學與其創業經歷,不難理解,尋找遺失的十年對他意味著什麼。

資訊管理是物美創業之初攜帶來的基因。張文中是一位學者型商人,1983年南開大學畢業後,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從事經濟研究工作,後來到中科院、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博士後。受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及矽谷創業風潮影響,1992年歸國後,創辦了資訊科技企業卡斯特科技集團。在幫助中石化、寶鋼等國企做企業辦公資訊化系統過程中,張文中接觸到市場前景巨大的中國零售業,自主開發了零售企業管理資訊系統,由此進入零售業,於1994年創辦物美。

張文中系統工程博士出身,深知資訊技術對零售產業發展的重要性,自2000年開始,物美已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始進行商品訂貨和管理,是北京第一家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採購、管理的連鎖企業。張文中回歸後的近幾年,物美意識到“新零售”的重要性,與多點合作、將物美實體店打造成社區服務中心,“多點+物美”的全管道模式正在全速佈局。儘管張文中的此番努力與阿裡巴巴的“新零售”還有很大差距,但很多工作都是十幾年前張文中想做未做,而“新零售”大力提倡的。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張文中此次透露,全國工商聯、北京市工商聯以及我國十二位著名刑法專家都在為張文中案積極奔走。企業家政協委員王玉鎖甚至在全國政協正式會議上,以自己的全部資產和身家性命作擔保,為張文中伸冤。張文中案也傳來最新消息:2月12日上午,最高法在第一法庭公開開庭審理原審被告人張文中詐騙、單位行賄、挪用資金再審一案,案件將擇期宣判。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個人渺小,為之躍進、為之雄飛,不負偉大時代。”

張文中感動,感謝,感恩,講到動情處,每每停下來,給台下的觀眾鞠躬致謝。是是非非過去,沒有怨,沒有恨,他的臉上更多的寫滿了平靜。

儘管“提審”並不意味著翻案,但對於曾經失去自由的張文中來講,與過去的是非恩怨做個了結,終歸是個最好的開始。

*圖片購自視覺中國

國債貼息資金“重點扶持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國家控股的大型骨幹企業”,但沒有禁止民營企業申報。終審判決維持了一審判決對張文中的認罪,根據一審判決的申訴,張文中的辯護律師稱,“對張文中一審判決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方面存在嚴重錯誤。”

與顧相比,張文中沒有在出獄後大張旗鼓地伸冤,而是迅速將精力放回到物美的運營中。

物美超市是“內地零售第一股”,早在公司2003年在香港創業板掛牌交易時,張文中就確定了物美做強區域、並購擴張的思路。在張文中被帶走調查的2006年,是物美發展的黃金時間,物美佔據了北京市1/3的零售市場份額,並且簽訂了數個並購協定,如果不是張文中的突然離開,物美還將繼續延續其摧城拔寨的擴張計畫。

張文中被帶走調查後隨即辭去董事長一職,物美的融資能力基本喪失,江蘇新時代、天津家世界、上海華聯等確定出手的多個收購項目最終擱淺,物美由創業板向主機板躍進的換板計畫也被迫停滯,如張文中說,“物美失去了重大的發展機遇。”

張文中具體出獄時間不可考,在他被捕入獄後,物美創始人之一、原副董事長吳堅中接任董事長一職,直到2013年卸任,根據第一財經日報當時的消息稱,吳的離職與張文中回歸有關。張文中此次露面表達了對弟弟張斌的感謝,“商業人物”3月5日聯繫到張斌拜託其約訪張文中以確認此中細節,對方以“謝謝,我們不接受採訪”為由拒絕了這一請求。

張文中也在此次露面中透露了自己出獄後的工作進展。“我立即投身到用技術促進中國零售的革命中去,環境變了,行業變了,技術革命正風起雲湧,必須用新的改革創新方式審視一切。我們以技術變革為導向,商業本質為基礎進行了一系列創新。”

與此次亞布力論壇張文中給人留下的溫文爾雅的印象不同,張文中出獄後迅速恢復了他在物美發展之初的“狼性”精神,如果瞭解張文中所學與其創業經歷,不難理解,尋找遺失的十年對他意味著什麼。

資訊管理是物美創業之初攜帶來的基因。張文中是一位學者型商人,1983年南開大學畢業後,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從事經濟研究工作,後來到中科院、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博士後。受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及矽谷創業風潮影響,1992年歸國後,創辦了資訊科技企業卡斯特科技集團。在幫助中石化、寶鋼等國企做企業辦公資訊化系統過程中,張文中接觸到市場前景巨大的中國零售業,自主開發了零售企業管理資訊系統,由此進入零售業,於1994年創辦物美。

張文中系統工程博士出身,深知資訊技術對零售產業發展的重要性,自2000年開始,物美已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始進行商品訂貨和管理,是北京第一家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採購、管理的連鎖企業。張文中回歸後的近幾年,物美意識到“新零售”的重要性,與多點合作、將物美實體店打造成社區服務中心,“多點+物美”的全管道模式正在全速佈局。儘管張文中的此番努力與阿裡巴巴的“新零售”還有很大差距,但很多工作都是十幾年前張文中想做未做,而“新零售”大力提倡的。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張文中此次透露,全國工商聯、北京市工商聯以及我國十二位著名刑法專家都在為張文中案積極奔走。企業家政協委員王玉鎖甚至在全國政協正式會議上,以自己的全部資產和身家性命作擔保,為張文中伸冤。張文中案也傳來最新消息:2月12日上午,最高法在第一法庭公開開庭審理原審被告人張文中詐騙、單位行賄、挪用資金再審一案,案件將擇期宣判。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個人渺小,為之躍進、為之雄飛,不負偉大時代。”

張文中感動,感謝,感恩,講到動情處,每每停下來,給台下的觀眾鞠躬致謝。是是非非過去,沒有怨,沒有恨,他的臉上更多的寫滿了平靜。

儘管“提審”並不意味著翻案,但對於曾經失去自由的張文中來講,與過去的是非恩怨做個了結,終歸是個最好的開始。

*圖片購自視覺中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