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肥宅快樂水的中國魔幻之旅

可口可樂遠非一瓶碳酸飲料, 它是一種圖騰, 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日不落帝國, 它誕生於1886年, 和阿森納足球俱樂部同歲, 不同於年年爭四的老槍手, 可口可樂已獨霸全球將近一個世紀。

即使現在全國各地三塊錢就能買到, 這個紅色包裝的氣泡飲料依然是洋氣的代名詞。 不為人知的是, 可口可樂是二戰時盟軍的盟友, 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見證著中國的崛起, 在這一百年裡, 更是變成了一種信仰, 無處不在。

可口可樂自古以來就是資本主義的代名詞, 中英鴉片戰爭一敗丟了香港島, 但是五口通商給了清人正視世界的機會。

上海淪為租界, 另一方面又源源不斷地吸收著西方先進思想, 和可口可樂。

據考據, 1917年可口可樂首次進入中國, 與山海關汽水廠合作, 目標人群是天津時尚圈人士, 名噪一時。 1922年溥儀皇帝設婚宴時還特別交代一定要用山海關汽水。

山海關汽水, 皇家婚宴指定飲料

1927年, 可口可樂正式登陸中國上海, 萬萬沒想到, 戰火連天的中國竟然在40年代成為了可口可樂海外的最大市場。 直到1949年撤出大陸, 可口可樂見證了中國的劇變, 並與中國人民結下了深刻的友誼。

可口可樂一進入中國就目光如炬地選擇了阮玲玉作為自己在中國的代言人, 身著素色旗袍, 坐於一角, 目光款款, 手舉酒杯。

可口可樂一躍成為上海摩登男孩摩登女孩的時尚標配

關於Coca-Cola的中文譯名, 也非常有趣, 可口可樂剛開始的中文名叫蝌蚪啃蠟, 一如切爾西在香港被譯成車路士一樣拗口。 可口可樂於是在英國登報以三百五十英鎊的獎金徵集中文譯名, 旅英學者蔣彝以譯名“可口可樂”應徵。 這一翻譯也成為國內高校翻譯專業必提經典案例, 全面符合嚴複老師所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要求。

可口可樂教父——蔣彝

著名學府Nanking University知名校友

後來中日全面開戰, 可口可樂和中國軍隊一起打破日本法西斯“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幻想。

1937年淞滬會戰, 上海戰場, 可口可樂正密切關注日軍陣地動向。

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 1949年新中國成立, 冉冉升起的紅色政權不允許資本主義的附庸存在,

於是以可口可樂為代表的資本主義腐朽一併撤離大陸。 可口可樂正式結束了第一階段的中國之旅。

可口可樂雖然走了, 可是三條生產線還在, 分別在上海、山海關、青島。 在中國人民無法嘗到美國正宗氣泡飲料的時候, 國家領導人拍板決定:我們自己做可樂!

可口可樂原漿來源斷絕後, 上海灌裝生產線只能宣告停產。 1956年, 經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批准, 這組生產線被拆運到北京, 併入北京市食品廠, 開始生產橘子味道的“北冰洋”汽水

山海關的灌裝生產線在1937年七七事變後遷入天津租界, 1941年日本人接管租界後, 它變為日本麒麟啤酒公司的灌裝線。 抗戰勝利後, 這組生產線也改為橘子口味汽水, 命名是“山海關”汽水。

青島生產線雖然也在1949年後喪失了原漿來源, 但他們的工程師更加敬業, 在1952年便研製出“香醇、可口、甘美”的飲料, 被命名為嶗山可樂。 在可口可樂還沒回歸的時候, 在青島的市場佔有率一度達到80%, 所以膠東老一輩人對嶗山可樂情有獨鍾。

靠著可口可樂當年留下的生產線, 中國人創造了大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樂品牌, 可以說國產可樂品牌和可口可樂是一種傳承和發揚的關係。

身在曹營心在漢, 作為中國人民的革命舊友, 可口可樂始終對中國人民(中國市場)難以忘懷。 俗話說念念不忘, 必有迴響, 踏著改革開放的春風, 可口可樂終於回來了。

可口可樂重回中國是70年代的事兒了, 改革開放初期, 中糧力主引進可口可樂,

但過程一波三折, 紅色餘威還未散去, 上海北京紛紛抵制可口可樂, 批評“喝可口可樂是賣國主義”。 這種特殊邏輯有其存在的客觀合理性, 一如前幾年叫囂的“開日系車都是賣國賊”。

時值中美建交之際, 任何風吹草動都會造成社會的波動。 可口可樂非常謹慎, 民粹是一點就著的, 可口可樂立馬下架所有產品, 並只對涉外的飯店供應。

中糧和外貿部門始終沒有放棄可口可樂這個老朋友, 通過“人民的名義”, 寫了一封“人民來信”, 通過外貿部部長陳慕華在送機的時候, 直接交到時任總理的萬里同志的手中, 得到了總理的首肯後, 可口可樂才再次重回中國市場。

可口可樂某種程度上象徵著中美兩國外交, 是中國與西方關係的風向標。 當時的外商一有風吹草動就先打探可口可樂的下一步舉動。

可口可樂在1978年12月13日,與中糧總公司達成協議,向中國主要城市和遊覽區提供可口可樂並在中國設專廠灌裝並銷售。僅僅4天后,中美雙方發表《中美建交聯合公報》,宣佈“中美雙方商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卡特總統在接受南方週末採訪時,親口承認請求鄧小平優先考慮讓可口可樂進駐中國。

可口可樂成為那個年代的硬通貨,是要排隊去買的,可口可樂就是那個年代的喜茶,而且可口可樂還沒專門雇人排隊。托人辦事手裡少不了要拿幾瓶,談戀愛時請喝可口可樂那簡直是出手闊綽。

家裡要是能擺上一排可口可樂的瓶子,那就是在說:“哥們兒上頭認識人。”

可口可樂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是參與抗戰的老同志。在這種主角光環下,可口可樂贊助了隨後的英女王訪華的中國播放權,於是可口可樂又成為了第一個在央視播放廣告的外企。從此可以說一舉奠定了在華的霸主地位。

可口可樂成為了世界碳酸飲料界的old money,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兩家門當戶對,又同是革命戰友,一般故事到了這裡都會有轉折,這裡的轉折是百事可樂。

另一個碳酸汽水寡頭百事可樂一夜暴富,儼然一個new money,花重金砸明星代言,設計海報調侃可口可樂,但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

百事可樂企圖將目標客戶定位年輕人,打出了一系列年輕的口號,畢竟,年輕人,這個時代是屬於你的。

但是很遺憾,在最能代表年輕人品味取向的酒吧和夜場,賣的都是可口可樂,如果你在上海的MYST或者Fusion,亦或在北京的sir teen說:“我要一杯可樂”,那麼收到的絕對是可口可樂,甚至在被年輕人奉為傳奇的餐廳——沙縣小吃,服務員也會告訴你:“不好意思,我們只賣可口可樂。”

money can not buy class.

在可口可樂死忠的內心,只有可口可樂可以叫可樂,而百事可樂只能叫百事。就像米蘭指的就是AC米蘭,而國際米蘭只能叫國米一樣。

當時的外商一有風吹草動就先打探可口可樂的下一步舉動。

可口可樂在1978年12月13日,與中糧總公司達成協議,向中國主要城市和遊覽區提供可口可樂並在中國設專廠灌裝並銷售。僅僅4天后,中美雙方發表《中美建交聯合公報》,宣佈“中美雙方商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卡特總統在接受南方週末採訪時,親口承認請求鄧小平優先考慮讓可口可樂進駐中國。

可口可樂成為那個年代的硬通貨,是要排隊去買的,可口可樂就是那個年代的喜茶,而且可口可樂還沒專門雇人排隊。托人辦事手裡少不了要拿幾瓶,談戀愛時請喝可口可樂那簡直是出手闊綽。

家裡要是能擺上一排可口可樂的瓶子,那就是在說:“哥們兒上頭認識人。”

可口可樂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是參與抗戰的老同志。在這種主角光環下,可口可樂贊助了隨後的英女王訪華的中國播放權,於是可口可樂又成為了第一個在央視播放廣告的外企。從此可以說一舉奠定了在華的霸主地位。

可口可樂成為了世界碳酸飲料界的old money,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兩家門當戶對,又同是革命戰友,一般故事到了這裡都會有轉折,這裡的轉折是百事可樂。

另一個碳酸汽水寡頭百事可樂一夜暴富,儼然一個new money,花重金砸明星代言,設計海報調侃可口可樂,但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

百事可樂企圖將目標客戶定位年輕人,打出了一系列年輕的口號,畢竟,年輕人,這個時代是屬於你的。

但是很遺憾,在最能代表年輕人品味取向的酒吧和夜場,賣的都是可口可樂,如果你在上海的MYST或者Fusion,亦或在北京的sir teen說:“我要一杯可樂”,那麼收到的絕對是可口可樂,甚至在被年輕人奉為傳奇的餐廳——沙縣小吃,服務員也會告訴你:“不好意思,我們只賣可口可樂。”

money can not buy class.

在可口可樂死忠的內心,只有可口可樂可以叫可樂,而百事可樂只能叫百事。就像米蘭指的就是AC米蘭,而國際米蘭只能叫國米一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