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八一 向老英雄致敬

“我是一名電話兵, 我先后參加了70余次戰斗, 仗打到哪兒, 我們就把電線架設到哪兒。 我們工作戰斗在最前線, 每次戰斗都是和突擊隊在一起, 確保電話從前沿陣地傳送到指揮所……”歷經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定襄縣革命老兵范福生用略帶顫抖和沙啞的口音講述著那段炮火紛飛的歲月。

范老爺爺解甲歸田已近六十載, 紅色的歲月無疑是他八十八歲人生中最為艱苦也最為精彩的一段無悔記憶。 老爺爺耐心地介紹著四枚沉甸甸的軍功章, 斑駁的銹跡不禁讓我們聯想到共和國始建的光輝歲月,

佝僂的身軀, 患有青光病的眼疾, 耳朵也聾了不少, 就是這么一個耄耋之年的老人, 讓現場每一名參加看望慰問活動的官兵都肅然起敬, 敬佩不已。

建軍節前夕, 武警忻州支隊定襄中隊官兵來到了駐地革命老兵范爺爺家中走訪慰問。 聽說縣中隊的武警戰士們要來, 范老爺爺很激動, 特意洗凈了舊軍裝, 還和老伴兒把屋里收拾了一番。

老人的家是村子里很不起眼的一戶, 青磚瓦房, 有三分地, 院門上“光榮之家”的牌子都有些掉漆了。 老兩口就站在門口等候我們已經有一會兒了, 我們遠遠看到兩個老人拄著拐的身影, 下口令跑步前進。 范老爺爺笑吟吟地招手說:“這么熱的天, 跑啥跑, 快進屋讓娃娃們吹吹電扇涼快涼快。

”見我們帶來了米面、牛奶、水果等這些簡單慰問品又說道:“來就行啦, 家里啥都不缺, 武警戰士們過來我就很高興了, 娃娃們可多還小咧, 回去的時候把奶提回去……”還沒進屋, 我們都被老人的淳樸感動了。

我們主動幫老人打掃庭院, 為他們修剪指甲, 陪他們嘮家常, 聆聽他們講過去的故事。 就像范福生老爺爺講述的一樣, 他所在的連隊曾七天七夜在沒有糧食供給的極端條件下, 硬是突破敵人的包圍圈。 戰斗異常慘烈, 歲月也許淡化了他對敵人的仇恨, 但并沒有讓他忘記作為軍人保家衛國的天職。 講到戰爭的殘酷, 老人都情緒激昂, 布滿溝壑的雙手忍不住地顫抖, 談到年輕的戰友們一個個倒下, 長眠于異國他鄉,

老人的眼角也泛出了淚花……緊緊握著老人的手, 幫其擦拭著眼淚, 心里很是沉重, 心里想說的的兩個字——謝謝, 到了嘴邊又咽回了肚里。 是啊, 對于老兵, 一句謝謝何其輕!

我們聽老人講故事, 聽得細致, 望著他也很出神。 這是一張飽經歲月滄桑卻又滿是慈祥的臉, 這是一雙偵查在戰場一線卻又略帶渙散的眼, 這是一名為民族獨立和祖國解放事業九死一生卻又無怨無悔的兵。

從這些身邊革命英雄的切身事跡汲取強軍動力, 將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落到實處, 是我們走訪慰問老兵的目的之一, 在老兵家中細致觀看每一張圖片, 認真參觀每一件實物, 用心聆聽每一個故事, 都深深為他們殫精竭慮、前赴后繼的崇高精神和巨大勇氣所感染,

在不知不覺中將紅色基因注入了自己的血液, 在潛移默化中構筑起精神家園里的“紅色堡壘”。

正如下士鄭劍所說:“老兵們震撼人心的紅色故事和革命史詩, 滌蕩了我們靈魂, 拷問了每一名官兵的初心和使命, 更加堅定了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人民軍隊維護核心、聽從指揮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

在范福生老人的家里, 我們還發現了一個年代久遠的茶杯, 上面印有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團贈送的字樣。 這是范爺爺最寶貝的物件之一, 幾十年過去了, 茶杯也被修修補補了很多次。 同樣寶貝的物件還有他抗美援朝歸國后在秦皇島拍攝的一張軍裝照, 范爺爺的老伴兒介紹說, 范爺爺年輕時隨部隊走南闖北十余載沒有回過家,

特別是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近三年音信全無, 這張軍裝照就是她當時心中的定心丸。 筆挺的軍裝, 硬朗的眉宇, 胸前閃閃的軍功章, 這張軍裝照記錄范爺爺最帥氣的樣子。 范爺爺的老伴兒趙奶奶又給大家拿出一張軍裝相片, 同樣自豪地介紹說, 這是我外孫, 今年已經當兵五年, 在西藏, 是一名汽車兵!黑白與彩色兩張軍裝照, 見證了這家人相隔六十年將軍旅夢、強軍夢傳承的事跡, 范爺爺年輕時奮血浴戰解放的土地, 而今由自己的外孫守護祖國的邊陲。 聽了老奶奶的介紹, 我們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

從范爺爺家出來, 和老人一家告別后, 我們列隊齊步回到營區。 在路上, 戰友們的步伐更整齊了, 歌聲更嘹亮了,一個個的眼神也更加堅定了。我和戰友們私下里約定,等范爺爺89歲生日的時候,再來看望他,給他過一個部隊的集體生日。

你可能還喜歡

本信息為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監制:楊敏、孫延東、劉鳳橋

圖片監制:劉海山

覺得不錯,請點贊

歌聲更嘹亮了,一個個的眼神也更加堅定了。我和戰友們私下里約定,等范爺爺89歲生日的時候,再來看望他,給他過一個部隊的集體生日。

你可能還喜歡

本信息為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監制:楊敏、孫延東、劉鳳橋

圖片監制:劉海山

覺得不錯,請點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