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为什么说八一三淞沪会战是全民抗战的永恒记忆?

從“八一三”戰役的發生背景、發動經過、戰役發展及其對抗戰正面戰場全局的影響等方面綜合分析, 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第一, “八一三”戰役是中國發動的一場抗日救國戰役。 中方在戰事開始時處于主動地位, 這一點完全可從中方的作戰準備、戰略計劃以及日方參戰經過諸種事實中得到證實。

戰斗中

第二, 戰役最后, 中方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反由主動變為被動, 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從宏觀角度來看, 當時中國的綜合國力與軍力都比不過日方, 暫時的局部的失敗在所難免, 對于這一點中國最高統帥部是有足夠認識的。

從具體戰役指揮上看, 中國方面在如此狹窄的江南水網地帶投入70萬重兵與強大的敵人開展拼消耗的陣地戰, 使中方主力戰斗部隊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使得接踵而來的南京保衛戰嚴重缺乏參戰生力軍, 很快歸于失敗, 甚至對整個抗戰初期正面戰場都產生了不利影響。

軍隊開赴前線

第三, 國民政府發動上海抗戰的目的, 依事前的計劃, 在戰術上是以積極的攻勢清除日軍駐滬部隊, 封鎖海洋, 保衛寧滬安全。 據史料判斷, 也具有吸引華北日軍分兵南下的意圖, 最后在客觀上也達成了這一目的。 此期日軍在華北與上海兩個戰場兵力情況變化為:8月, 日軍在華北為 9個師團, 上海為 2個師團; 9月,

華北為 8個師團, 上海為 5個師團; 9月5日日軍統帥部決定抽調華北兵力南下, “把主作戰轉移到上海方面”, 華北日軍減為7個師團, 上海日軍則增為 9個師團。 國民政府發動上海抗日的戰略目的是要向日本及英美各國顯示自己的力量, 希望以此迫使日本放棄滅華企圖;或最低限度拖延戰爭進程, 遲滯日軍侵略步伐, 同時爭取英美的干涉調解, 達成妥協停戰阻止日本滅華的政治目的。

防御工事中堅持作戰的中國士兵

第四, “八一三”戰役的結果, 在戰爭中給予來犯之日軍以迎頭一痛擊, 大量殺傷了日軍, 迫使其再增兵, 動用了基本主力軍。 同時亦為我國沿海工業內遷及政府機構轉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并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

在戰略上使日本對華戰爭陷入持久作戰, 粉碎了日方“速戰速決”的美夢。 在中日戰爭的大戰略上, 日本由此卻失去了主動, 被中國牽著鼻子走向了最后失敗的深淵。

這正是八一三淞滬戰役的實際作用及最大意義之所在。

馬振犢、陸軍:《抗戰正面戰場啟示錄——八一三淞滬抗戰》

編輯: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