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面对愈加强大的中国空中力量,美军F18能坚持多久?不会很远了

隨著我國的海空力量不斷發展, 我國海軍航空兵主要裝備的殲15與美軍的F/A-18型的性能已經越來越接近, 甚至少數性能能夠完成超越, 那么, 作為美軍海軍航空兵主力的F/A-18還能堅持多長時間呢?

評價一種武器裝備要看她能否完成使用者的目的。 在這一點, F/A-18做的很好。 作為美軍航母打擊力量的絕對核心, F/A-18出色的多用途能力讓其他任何競爭者都望塵莫及:從對艦打擊的魚叉到對地打擊的GLB和JDAM都能進行大量掛載。 在對空作戰中, 空優掛載四枚AIM-120C和兩枚AIM-9X時瞬間盤旋速率也不低, 在進攻時還有足夠的升力和掛架用來掛載電子戰吊艙等等。

顯然, 作為一種戰斗轟炸機, F/A-18是非常合格的。 但是, 作為一種需要和敵人進行爭奪制空權的戰斗機來說, 她已經不再合適了。 當蘇聯解體時, 美國海軍不再需要攔截大量兩馬赫的TU-22M, F/A-18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面對同樣擁有大量戰機的東方假想敵, 僅用F/A-18就有點不夠了。

當然, 一個武器不會因為對手的強大而退出戰場, 真正可能讓一種武器退出的只能是自己。 在1997年, 美軍開展了“聯合攻擊戰斗機”項目, 最終成果就是美軍的F-35。 令人佩服的是, 洛馬公司基本在達到了設計要求的同時沒有大量超出美軍的預算, 量產型成本已經低于一億美元, 戰斗力遠遠高于F/A-18, 而F/A-18呢?以F/A-18F為例, 超級大黃蜂的飛離成本已經高達9000萬美金,

和F-35已經沒有了成本優勢, 技術上更是劣勢。 與此同時F-35的出色表現讓海軍已經下定決心開始換裝F-35。

可能有人會說F-35現在還處于低速生產時期, 但是, 這個“低速生產”速度真的不低, 美軍預計低速生產年生產量將達到100架, 甚至第一個擁有初始戰斗力的F-35C艦載機聯隊已經被部署到了日本。 可以說, F/A-18的日子很快就要結束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