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日本最新型万吨大驱命名“吉野”?专家:绝对不会叫这个名字

近日, 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型, 也是第七艘"神盾驅逐艦"27DDG將舉行下水儀式并正式命名。 可以這么說, 這是自2015年8月"加賀"號直升機驅逐艦(準航母)下水以來日本海上自衛隊最高等級的下水儀式, 自然也備受日本國內和國際的軍迷關注。

而在中文軍迷圈里, 近來有這么一條消息非常吸人眼球:即27DDG將有可能被冠以"吉野"之名。 而提起"吉野艦", 熟知甲午黃海海戰的軍迷肯定對此了如指掌:那時的"吉野"既是"撞沉吉野"這一曲英雄悲歌的目標, 也是擊沉"超勇"、"揚威"兩艘軍艦的元兇。

圖為下水儀式前的27DDG, 已經刷好大部分油漆。

誠然, "吉野"這個艦名對于日本方面固然有戰績和榮耀在身, 但綜合各方面因素來看, 日方絕然不可能用"吉野"作為27DDG的艦名——即便"吉野"代指的奈良吉野山符合日本海上自衛隊對主力艦的命名規范, 它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隱性規則"被從命名備選中排除。

首先, 我們需要明確一點:無論是二戰時的舊日本海軍也好, 現在的日本海上自衛隊也罷, 其對艦艇的命名都有一套規范到幾乎可稱為死板的標準, 不會因為外界的好惡, 或是為了透露某種信號而特意為某艘艦艇冠以某個特定的名字。

圖為"吉野"號防護巡洋艦的上色照片。

甲午戰爭時, "吉野"號防護巡洋艦編于第一游擊隊, 和其它三艘同屬防護巡洋艦的姊妹艦共進退。

但縱觀第一游擊隊的"吉野"、"高千穗"、"浪速"、"秋津洲"這四個艦名, 唯有"秋津洲"號防護巡洋艦在1927年壽終正寢之后, 于1940年以水上飛機航母的身份再生(事實上水上飛機航母和二等巡洋艦, 也就是防護巡洋艦的級別對等, 此舉符合規范)。

圖為海上保安廳"秋津洲"號公務船。 源于海上自衛隊的保安廳實質上也應用著同一套命名規范。

而在2011年, 海上保安廳還把最大的公務船再度以"秋津洲"命名。 作為對比, 其余三個艦名到迄今為止都未能再度啟用, 那這是為什么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秋津洲初代"是善終的艦船, 而"吉野"、"浪速"均沉于意外事故, "高千穗"則毀于疏忽。

細究起來, "吉野"號防護巡洋艦的結局是被"春日"號裝甲巡洋艦在日俄戰爭時期撞沉,

而"浪速"則是觸礁沉沒, 至于"高千穗"是被德國魚雷艇擊沉, 三者的結局都非正常戰沉, 也就不免在恥辱之余顯得不光彩, 不吉利。

圖為"出云"號準航母及其艦徽, 中間的劍型物體為日本神話"三神器"的草雉劍, 用傳統來"討彩頭", 已經是日本人的慣例了。

尤其還要提到的是, 在"吉野"被撞沉的那一天, "初瀨"和"八島"兩艦也觸雷沉沒, 這一天也就成了舊日本海軍的厄運日。 顯然, 舊日本海軍出于避諱或其它原因避開了其它"沒有善終"的艦名, 而在這些名單當中, "吉野"無疑要和其它兩個名字一起不幸地榮登首位。

圖為日本媒體對27DDG的完成想象圖。

事實上, 艦名的承襲其實并不是什么值得口誅筆伐的"禁區"。

尤其是"加賀"(令制國名)、"愛宕"(京都府愛宕山)之類以地名為來源的艦名。 相比之下, 德國海軍曾赫赫有名的"布蘭登堡"(曾為德國首款遠洋戰列艦)、"巴伐利亞"(曾為戰列艦)都在聯邦德國海軍序列當中用以命名護衛艦, 甚至是打響二戰對波蘭侵略第一炮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也同樣得以重生, 也沒見英法有什么激烈的表示, 畢竟強大自身實力才是首位, 有名無實只能博人一笑。 (利刃/TO)

尊重內容, 從尊重作者開始, 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系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