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川军“死”字旗因何而来?父亲送子上战场: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抗戰爆發后, 四川安縣愛國青年王建堂就與百十個志同道合的鄉親, 組成“川西北青年請纓殺敵隊”。 出發時, 王建堂收到父親王者誠寄來的一樣東西。 打開后發現, 里邊不是干糧盤纏, 不是挽留書信, 而是一幅“死”字旗:國難當頭, 日寇猙獰。 國家興亡, 匹夫有分。 本欲服役, 奈過年齡。 幸吾有子, 自覺請纓。 賜旗一面, 時刻隨身。 傷時拭血, 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 勿忘本分。 (作者:飛盞。 聲明:“兵說”原創稿件, 洗稿必究)

1937年10月, 忻口會戰爆發, 戰事逐漸趨于焦灼, 時任第9軍軍長的郝夢齡將軍鼓勵官兵“人人都應抱定有我無敵,

有敵無我的決心”。 在日記里, 他寫道:“往日見傷兵多愛惜, 此次專為國犧牲, 乃應當之事。 此次戰爭為民族存亡之戰爭, 只有犧牲。 如再退卻, 到黃河邊, 兵即無存, 哪有長官?此謂我死國活, 我活國死。 ”后來郝夢齡在戰斗中腰部中彈, 以身殉國。

“七七”事變后, 時任29軍132師師長的趙登禹率部北上。 7月28日, 在數十架飛機的支援下, 日軍開始向南苑發起猛攻, 趙登禹右臂中彈, 部屬勸其退出戰斗, 他執意不肯。 后在戰斗中不幸被日軍伏兵開槍擊中胸部, 壯烈殉國。 臨死前, 他讓部下轉告給副軍長佟麟閣這樣一句話:“軍人戰死沙場乃是本分, 沒有什么值得悲傷的, 只是老母年高, 請副軍長予以照顧。 ”

時任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將軍在南苑之戰爆發前,

本應依令撤到北平城內, 而且他的夫人也送來信件, 稱父親病重, 要盡快回來。 但佟麟閣執意參戰, 回信道“大敵當前, 此移孝作忠之時, 我不能親奉湯藥, 請代供子職, 孝敬雙親。 ”并對部下說:“此殺敵報國時也!”他與日軍從拂曉激戰到中午, 頭部受到重傷, 終因流血過多壯烈殉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