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1800万老漂族被榨干的晚年:融不进的北上广,回不去的家乡

本該是安享天年的年紀, 這群老人卻仍在東奔西跑, 不為謀生, 只為幫孩子們帶大他們的娃。

這樣的老人很少見嗎?恰恰相反,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數據來看, 我國的隨遷老人已達1800萬。 為此還專門賦予他們一個新名號:老漂族

所謂老漂族, 指為支持兒女事業、照顧第三代而離鄉背井, 來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的老年人。 (摘自百度百科)

今年64歲的郭阿姨為帶娃每年要跑三個省, 平時在江蘇帶外孫, 到了寒暑假就要去杭州帶孫子, 除此以外, 每年還要騰出兩個月回山東老家割玉米、種小麥。

談到如此周折辛勞的晚年生活, 她也只能無奈地自嘲道:(我是)哪里需要去哪里

做子女的, 本該讓爸媽安度晚年, 奈何如今雙職工家庭越來越多, 根本沒有時間照料孩子, 最終只能請父母出山。 畢竟, 跟保姆比起來, 爹媽更可靠、花費也更少。 很多子女也堅信爸媽真心愛帶娃, 愛過大家庭的生活。 但, 果真如此嗎?

原本住在農村或其它城市的老年人, 忽然被“召喚”到了中國的另一端, 難免出現各種“水土不服”的情況。

爸媽的孤獨感你了解嗎?

很多人以為只有空巢老人才會有孤獨感, 殊不知孤獨感人所共有, 哪怕是從早忙到晚, 做完一日三餐后還要陪娃上各種課后補習班的老漂族們, 依然想要有個聊天的伴。 孫子輩們太小, 根本無法進行成年人式的交流,

孩子們又忙于工作, 下班后也不愿和連電腦都不會操作的爸媽們溝通。

此時, 老漂們就會分外想念老家的親朋摯友, 熟悉的街巷和百吃不膩的特色飲食。

于是, 老人們雖生活在這座擁有幾千萬人口的繁華大都市里, 仍只有新家這座孤獨的島嶼。 新家之外, 不過是熱鬧又冷漠的他鄉而已。

做“保姆”一點也不輕松

生于50年代的老漂族徐珍華(上圖)對自己的定位倒是非常明確:我們都是來做保姆的

“我們都是來做保姆的”, 但這個保姆卻并沒有那么容易做, 以上海為例, 根據2017年12月發布的《上海家政員生存現狀》的報告來看, 44.75%的家政員的月薪在5000至8000的區間內, 有5.35%的家政員月薪甚至超過了10000。 但我們的爸媽們能拿多少“工資”呢?

有時, 老人們從女性孕期時就搬過來照料家務了, 一直干到孩子上了小學才會回老家。 相當于又做保姆又做月嫂, 還要兼任孩子的“保鏢”甚至是啟蒙老師。 小朋友如果9點有鋼琴課, 她可能6點就要起來買菜做飯, 洗洗涮涮, 到點了再陪娃上課, 一路上還要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們, 要好好學習, 別辜負了爸媽。

如此辛勞的日常之下, 難免有時會出現個頭疼腦熱、身體不適的情況, 此時, 老人們又不得不面對異地看病的各種麻煩。 由于各地醫保政策的不同, 老人們往往需要回原籍報銷, 而報銷手續又極為繁瑣, 報銷比例也不如在原籍地看病高。 若不是出于對子女輩和孫子輩的血脈親情, 多少老人自愿吃這些苦呢?

和伴侶天各一方

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夫妻雙方共同遷移到新家中的, 有很多老人選擇和自己相濡以沫半生的老伴兒各自生活, 一方留在老家守著田地、祖業或是老宅, 一方去往新家照顧剛出生的奶娃娃。 從離別到再次團聚, 總共需要多長時間呢?有時短至幾個月, 有時卻要長達十幾年, 直到孫子輩小學畢業才能離開。

小編認識一個留滬8年的老漂沈阿姨, 她平時不但要帶孫子還要給旅館做清潔工賺錢。 一提起老伴兒, 沈阿姨就不好意思地大笑起來:“有什么好想(他)的, 我們都這么大年紀了。 ”

這么回答倒也符合很多人對老夫老妻的印象, 但每次一看到標著“貴”字車牌的汽車開過, 沈阿姨還是忍不住很開心,

笑著跟我抱怨起老伴兒在車上藏私房錢的事情。

如今的老漂們很多都生于五六十年代, 那時候的人在伴侶間的情感表達上往往顯得更拘謹一些, 也許直到晚年也很難對老伴兒說句“我愛你”或“我想你”。 但做子女的絕不能因為家人的沉默而忽視老人對伴侶的思念之情。

苦中作樂的老漂們

日常生活的辛勞加上遠離故土的孤寂令很多老人感到困惑迷惘。 某地社區服務中心總經理單巧玲在采訪中表示:缺乏自我價值感是老漂族們的一個普遍困境。

幸而, 人們總是會嘗試著改變自身以適應不同的環境。

有些老人在新家中學會了用微信, 有些老人在社區里交上了朋友, 他們逐漸嘗試著了解這座城市, 也試著找回個人生活, 培養起自己的新愛好來。老年大學及各種老年人的興趣組織就是一個非常鮮明的例子。

誰說人老了就不能接收新鮮事物,爹媽們的藝術興趣從來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遞減。針對老年人的鋼琴班、美術班在這幾年里變得愈來愈熱門,很多老漂們都重新拾撿起昔日夢想,甚至不顧家人反對堅持去西藏旅行。


(圖片來自北京晚報)

現年79歲的尤淑玲原本也是個勤懇顧家的老漂族,老不容易把孫子輩帶大了,便再也不愿囿于家庭之中了,只想趁著余生游遍中國,看盡祖國的大好河山,哪怕兒子兒媳堅決反對、旅行前還要做體檢、家屬簽字,也無法阻攔住她對旅行的熱情和決心。

很多孩子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老人們的心愿一定是子孫平安幸福,但其實他們和我們一樣擁有夢想,渴望生活。

關于老漂,你能做什么?

如今二胎開放,老漂們的生活也變得更加辛苦了。如果老漂族是必然出現的群體,身為子女的我們,該怎么做才能讓爸媽的老漂生涯過得輕松快樂一些呢?

給父母提供理所應當的報償

照顧第三代根本不是老人的義務,贍養父母倒是子女的職責。如果迫于無奈將父母請來料理家務,一定要提供相應的報酬。不光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盡可能給爸媽們提供最好的生活環境。

小編知道在某些家庭中,子女和老人居住的房間就呈現出明顯條件差異,有時,是爸媽們主動讓出更好的資源機會,但子女們只要想想老人們為家庭奉獻出的一生,就不應當接受這種犧牲。

尊重他們的選擇

如果老人拒絕幫子女照看第三代,或是決定將更多晚年時光放在個人興趣愛好上,子女們也不應當強迫他們。

不久前,網上的一則新聞引起了廣泛關注。53歲的陳阿姨在去年過年前夕和老伴自費去了趟三亞,兒媳婦知道后卻徹底炸了,此前她屢次拜托婆婆幫忙帶孫子都遭拒絕。如今只能惡狠狠地回應婆婆:你可以不帶孫子,以后等你們老了,是不是我們也可以不用管你們?此話一出,立刻掀起一場罵戰,因為大部分網友都堅信,老人并沒有帶娃的義務,他們本該有自己的生活。

不要太過苛責

如果你的父母喜歡為了一兩塊錢爭執不休,不要責怪他們吝嗇,畢竟他們就是靠著省吃儉用才幫你們省出了婚房的首付。如果老人家的育兒觀與你不同,也不要一味指責他們觀念落后,畢竟他們小時候受到的教育環境與如今的年輕人相去甚遠,與其排斥,不如帶著他們一起看看新世界。

伊索克拉底有句名言: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沒有人希望自己老無所依,培養出忤逆不孝的孩子,所以在老漂族這件事上,我們真應該多多考量自己的言行及付出。

不知道你家有沒有老漂族,你們又是如何相處的呢?不妨在評論區分享給我們哦。

培養起自己的新愛好來。老年大學及各種老年人的興趣組織就是一個非常鮮明的例子。

誰說人老了就不能接收新鮮事物,爹媽們的藝術興趣從來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遞減。針對老年人的鋼琴班、美術班在這幾年里變得愈來愈熱門,很多老漂們都重新拾撿起昔日夢想,甚至不顧家人反對堅持去西藏旅行。


(圖片來自北京晚報)

現年79歲的尤淑玲原本也是個勤懇顧家的老漂族,老不容易把孫子輩帶大了,便再也不愿囿于家庭之中了,只想趁著余生游遍中國,看盡祖國的大好河山,哪怕兒子兒媳堅決反對、旅行前還要做體檢、家屬簽字,也無法阻攔住她對旅行的熱情和決心。

很多孩子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老人們的心愿一定是子孫平安幸福,但其實他們和我們一樣擁有夢想,渴望生活。

關于老漂,你能做什么?

如今二胎開放,老漂們的生活也變得更加辛苦了。如果老漂族是必然出現的群體,身為子女的我們,該怎么做才能讓爸媽的老漂生涯過得輕松快樂一些呢?

給父母提供理所應當的報償

照顧第三代根本不是老人的義務,贍養父母倒是子女的職責。如果迫于無奈將父母請來料理家務,一定要提供相應的報酬。不光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盡可能給爸媽們提供最好的生活環境。

小編知道在某些家庭中,子女和老人居住的房間就呈現出明顯條件差異,有時,是爸媽們主動讓出更好的資源機會,但子女們只要想想老人們為家庭奉獻出的一生,就不應當接受這種犧牲。

尊重他們的選擇

如果老人拒絕幫子女照看第三代,或是決定將更多晚年時光放在個人興趣愛好上,子女們也不應當強迫他們。

不久前,網上的一則新聞引起了廣泛關注。53歲的陳阿姨在去年過年前夕和老伴自費去了趟三亞,兒媳婦知道后卻徹底炸了,此前她屢次拜托婆婆幫忙帶孫子都遭拒絕。如今只能惡狠狠地回應婆婆:你可以不帶孫子,以后等你們老了,是不是我們也可以不用管你們?此話一出,立刻掀起一場罵戰,因為大部分網友都堅信,老人并沒有帶娃的義務,他們本該有自己的生活。

不要太過苛責

如果你的父母喜歡為了一兩塊錢爭執不休,不要責怪他們吝嗇,畢竟他們就是靠著省吃儉用才幫你們省出了婚房的首付。如果老人家的育兒觀與你不同,也不要一味指責他們觀念落后,畢竟他們小時候受到的教育環境與如今的年輕人相去甚遠,與其排斥,不如帶著他們一起看看新世界。

伊索克拉底有句名言: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沒有人希望自己老無所依,培養出忤逆不孝的孩子,所以在老漂族這件事上,我們真應該多多考量自己的言行及付出。

不知道你家有沒有老漂族,你們又是如何相處的呢?不妨在評論區分享給我們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