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明朝最强雇佣兵,3000铁骑助朱棣造反,却与戚继光刀兵相见

作者:飛盞

聲明:“兵說”原創稿件, 抄襲洗稿必究

了解明史的人都知道, 明成祖朱棣不止是一代明君, 還是一位馳騁沙場的打仗好手。 然而, 即使久經沙場, 朱棣還是在靖難之際借助了一股神秘力量——朵顏三衛。 朵顏三衛又稱兀良哈三衛, 起源于蒙古部落的游牧民族, 是一支驍勇善戰的騎兵部隊, 原本是寧王朱權的手下。

圖:朵顏三衛的發源地

燕王朱棣決定造反后, 來到了寧王的屬地。 這并沒有引起寧王的警覺:雖然當時建文帝正在進行一場削藩的斗爭, 各大藩王的處境都很不妙, 但寧王并沒有造反的念頭。

當時, 朱棣把自己的部隊留在城外, 單槍匹馬進了城。

來到城內的朱棣一副可憐相, 向寧王大倒苦水, 這讓寧王感到十分詫異, 眼前的這個反賊也不過如此。 不久, 朱棣提出了一個要求:允許手下部分官吏不帶武器進城, 方便安排相關事宜。

寧王本來有些猶豫, 但在得到軍隊不進入城內的保證后, 也就同意了。 他相信一群不帶武器的人不會帶來什么威脅。

朱棣嚴格遵守了規定, 沒有派大批軍隊入城, 但他派入城中的人卻帶著另一樣威力巨大的武器——金錢。

于是朱棣就在寧王的地盤待了下來, 每天就是吃吃喝喝聊聊天, 并沒有勸說寧王加入自己造反的隊伍。 然而, 該來的早晚會來, 就在朱棣離開寧王屬地之際,

他對寧王說道:“老兄和我一起去靖難如何?”

寧王立刻拒絕。 朱棣哪肯善罷甘休, 繼續說道:“我需要你, 還有你的朵顏三衛。 ”

寧王大怒, 卻發現自己的手下已經不聽使喚。 原來, 見錢眼開的朵顏三衛首領早已被朱棣安排進城的人買通, 這支明史上最強的雇傭兵就這樣來到了朱棣的手下。

圖:明成祖朱棣

在后來的靖難之役中, 朵顏三衛發揮了重要作用。 雖然只有3000精兵, 但個個都有以一敵十的本領, 善于以少勝多, 喜歡出其不意, 是當時一支驍勇善戰的隊伍。 朱棣有了他們的幫助, 成功把自己的侄子建文帝趕下皇位, 成為了明朝的第三任皇帝。

在朱棣即位后, 他決定酬謝這些蒙古人, 把大寧衛(今承德市、平泉縣、建昌縣及老哈河流域)割讓給他們。

同時, 他還封三衛首領以都督、指揮、千戶和百戶等職;決定在開原、廣寧兩地開設互市, 供兀良哈三衛蒙古人和明朝進行交易活動。

然而, 老奸巨猾的永樂皇帝怎么可能將他的決定和允諾完全兌現?后來, 朝不允許蒙古人南遷到大寧地區駐牧。 朵顏三衛蒙古各部, 為了獲得大寧地區的駐牧權, 聯合了當時頗為強大的阿速特部(明朝稱其為韃靼部)首領阿魯臺, 聯兵進攻明朝。 朱棣在1422—1424年連續三年“親征”攻打阿魯臺, 并率領軍隊深入屈裂兒河流域, 打擊支持阿魯臺的兀良哈三衛, 令其傷亡慘重。

因為金錢, 朵顏三衛背叛了自己的舊主寧王朱權;因為利益, 自己的新主朱棣出爾反爾, 將其卸磨殺驢。 “金錢至上”似乎成了這支戰無不勝的蒙古鐵騎的最大弱點,

也再一次印證了上世紀英國外相哈默斯頓說過的話:“沒有永恒的朋友, 也沒有永恒的敵人, 只有永恒的利益!

圖:戰場上的朵顏三衛

但是, 兀良哈三衛并未屈服, 他們為爭得大寧地區, 與明朝進行了不懈的斗爭。 不久, 他們揮師南下, 進入灤河流域駐牧。 幾年后, 他們又進入大寧城, 并經會州(今河北平泉縣)直取寬河(今河北瀑河), 并同明朝宣宗皇帝率領的3000騎兵進行了激烈的戰斗。

直到15世紀30年代后期, 明朝的邊防線漸漸松弛了下來, 三衛蒙古人開始對西拉木倫河到遼河流域展開全面攻勢, 向南推進, 終于來到明朝長城邊外駐牧。 到了萬歷年間, 與明朝斗爭了十幾年的朵顏部落在薊州邊境遇上了一代名將戚繼光,

在這土地上, 戚繼光利用火炮, 輔以兩側騎兵埋伏, 將朵顏部落徹底擊潰, 這支明史上的最強雇傭軍自此走向衰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