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非洲大陆被欧洲列强瓜分殆尽之时,此国为何能保持独立?

作者:MissBear

非洲的文明古國, 除了大家熟知的古埃及, 還有一個是處于東非高原的埃塞俄比亞。 根據埃及的象形文字顯示, 埃塞俄比亞在公元前兩千年就已經有了文明。 埃及的法老曾派船隊到當地購買香料之類的珍貴物品。

值得一提的是, 埃塞俄比亞在公元1世紀就接受了基督教, 這比羅馬帝國要早了兩個世紀。

阿克蘇姆王朝的輝煌

新航路開辟以前的商路主要集中在東地中海地區。 公元前16世紀后, 古代地中海地區同印度之間通過紅海進行的貿易漸趨繁榮, 這一因素促進了阿克蘇姆王國的崛起。

至公元4世紀之際, 阿克蘇姆王朝達到其鼎盛。 國王厄查那四面出擊, 將國家的版圖大肆擴展, 北至埃及南部, 南達索馬里, 西起尼羅河上游, 東至也門地區。 為了標榜自己的功績, 厄查那自稱為「萬王之王」。


阿克蘇姆王朝

紅海地區的商路也為阿克蘇姆王朝牢牢控制, 阿拉伯半島一度呈現出拜占庭、薩珊波斯和埃塞俄比亞三雄并立的局面。 為了確保自身的利益, 埃塞俄比亞同拜占庭帝國結盟來打擊波斯。

王權沒有永恒, 7世紀時, 穆斯林的崛起將雄霸紅海的三雄通通打垮, 拜占庭喪失了其非洲領土, 薩珊波斯慘遭滅國, 埃塞俄比亞則是茍延殘喘。

當時間推移至15世紀時, 人類歷史迎來了重大的轉折。 傳統的東地中海商路為新興的奧斯曼帝國所霸占,

歐洲諸國則通過開辟新的航道來謀求巨大的海外利益, 埃塞俄比亞和非洲將經受巨大的考驗。


埃塞俄比亞騎兵

唯一獨立的非洲國家

新航路開辟以后, 歐洲社會變化速度更甚以往。 以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為代表的早期殖民國家瘋狂地擴張海外殖民地。

美洲、印度沿海、東南亞一些島國紛紛落入他們的手中, 非洲距離歐洲更近, 自然也是難以幸免于難。 殖民者們甚至營造出了所謂的「奴隸三角貿易」, 非洲的苦工們被運往美洲從事繁重的勞動, 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埃塞俄比亞在最初的殖民擴張浪潮中, 埃塞俄比亞并未受到威脅, 彼時雄踞東地中海的奧斯曼帝國尚未衰落, 加之歐洲人對于印度的興趣更大,

因此埃塞俄比亞算是一個幸運兒


被瓜分的非洲

但到了19世紀之際, 歐洲和世界格局又發生了變化。 德意志和意大利兩個國家都走上了統一的道路, 英國、法國等國也是取代了西班牙等國的殖民大國地位。

1884年柏林會議的召開標志著瓜分非洲的開始。 德國宰相俾斯麥照會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等人共同商討殖民非洲相關事宜。 此時的埃塞俄比亞成了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的眼中釘, 自1869年蘇伊士運河通航以后, 紅海再次成為重要的國際商路。


鐵血宰相俾斯麥

十九世紀中葉 , 埃塞俄比亞是一個農奴制封建國家 。 雖然名義上有一個國王 , 但實際處于封建割據狀態 . 各公國獨霸一方 , 連年混戰 . 致使埃塞俄比亞國力衰弱。

英國殖民者率先發難, 他們首先扶植起傀儡皇帝約翰四世, 并且唆使北邊的埃及入侵埃塞俄比亞。

為了加劇法國和意大利之間的矛盾, 英國將馬薩瓦城贈予意大利, 意大利將麥納利克扶上了埃塞俄比亞王位。 上位伊始, 意大利人便強迫麥納利克簽訂了《烏西阿利條約》, 條約中將埃塞俄比亞劃為意大利的保護國。

雖是被殖民者扶上王位, 但麥納利克絕非等閑之輩。 他是一個具有遠見、政治上比較開明的封建君王, 他清楚地認識到西方列強對埃塞俄比亞的欲望, 難能可貴的是, 他懂得利用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來推動反殖民斗爭。

意大利殖民者來勢洶洶, 侵略軍頭目巴拉蒂里吹噓說 , 「如果給他幾營士兵和一個迫擊炮中隊,

他就能俘虜麥納利克并把它關在囚籠里面押回羅馬城。 」如果真如巴拉蒂里所說, 那可是奇恥大辱, 當初埃及艷后克利奧帕特拉就是不想遭受此等羞辱而自殺。

新國王麥納利克和他的埃塞俄比亞面臨著極為嚴峻的考驗。


麥納利克

與意大利相比, 埃塞俄比亞無疑是個落后國家, 但他們也有自身的優勢所在, 民族團結和愛國熱情為他們的反殖民戰爭注入了活力。 并且, 由于是本土作戰, 埃塞俄比亞人擁有著人數上的優勢, 幾乎每個埃塞俄比亞人都投入到了保衛祖國的行動之中。

在重要的阿杜瓦決戰中, 集中了優勢兵力的埃塞俄比亞人擊敗了意大利軍隊, 意大利軍隊最終退出了埃塞俄比亞, 并廢除了《烏西阿利條約》。意大利人反倒賠了款,真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阿杜瓦決戰

19世紀末20世紀初之際,非洲已被瓜分殆盡,但埃塞俄比亞人創造了奇跡。

反法西斯斗爭

到了20世紀30年代,埃塞俄比亞依然是一個落后的封建國家,農業是支柱產業。當海爾·塞拉西一世繼位以后,著手實施君主立憲制改革,并頒布了憲法。

好景不長,意大利人在1934年卷土重來。意大利之所以再次將埃塞俄比亞作為侵略目標,自然是有其考量。

首先,埃塞俄比亞是非洲為數不多的未被瓜分的國家,且相對落后;其次,意大利需要德國法西斯的支持,而這也就決定了意大利無法在歐陸拓展領土;再者,意大利人是懷著復仇的心態來侵略埃塞俄比亞的。


海爾·塞拉西

1934年,意大利率先偷襲埃塞俄比亞軍隊,并誣陷埃方挑起事端。英法等國長期實行「綏靖政策」,縱容了意大利的侵略。

英國外長霍爾和法國外長賴伐爾更是擬定了駭人聽聞的「霍爾—賴伐爾協定」,將埃塞俄比亞的諸多領土直接劃分給意大利,只給埃方提供一個出海口作為補償。

尋求國際社會的幫助既然無用,那只好獨力奮戰。

面對裝備遠勝于自身的對手,埃塞俄比亞人并不缺乏愛國熱情,可是他們卻選錯了作戰方式。人數占優的埃方軍隊并不能徹底地打敗意大利人,陣地戰的作戰方式帶來了巨大的傷亡。

1936年4月,意大利人占領了德賽城,塞拉西被迫流亡到英國。埃塞俄比亞同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一樣,都成了英法「綏靖政策」的犧牲品。

塞拉西和流亡的「自由法國」領袖戴高樂一樣,從未放棄反抗法西斯的意志,而埃塞俄比亞國內的愛國者也一直堅持抗爭。至1941年,英軍在東非成功登陸,東非古國得以復國。海爾·塞拉西被后人稱為埃塞俄比亞國父。

埃塞俄比亞反侵略斗爭的意義

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國家中為數不多的能夠在反侵略斗爭中成功立足的國家,當然,這也有其自身的成功之道。


東非大裂谷

首先,得益于地理環境,埃塞俄比亞較晚才遭到殖民者侵略,蘇伊士運河通航之前,殖民者對東非興趣并不大。第二,埃塞俄比亞人有著強烈的愛國熱情,并且在反侵略戰爭中總有杰出人物涌現,這對于反抗外來侵略十分重要。

第三,埃塞俄比亞主要面對的是一個十分脆弱的資本主義國家——意大利。意大利在當初獨立的過程中便無法單獨去面對強國奧地利,而是依靠了法國和德意志的協助才走上獨立的道路,獨立后的意大利綜合國力也并不強大,可以說是歐洲主要國家中的最弱一環

二戰中意大利軍隊的糟糕表現可謂是有目共睹,其軍事上的弱勢使其擴張行動舉步維艱。

埃塞俄比亞反侵略斗爭的勝利不僅僅是埃塞俄比亞人的驕傲,更預示著非洲的覺醒和反抗。二戰后,這片「黑暗大陸」掀起了獨立風潮,非洲人民終于打碎殖民者的枷鎖。

并廢除了《烏西阿利條約》。意大利人反倒賠了款,真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阿杜瓦決戰

19世紀末20世紀初之際,非洲已被瓜分殆盡,但埃塞俄比亞人創造了奇跡。

反法西斯斗爭

到了20世紀30年代,埃塞俄比亞依然是一個落后的封建國家,農業是支柱產業。當海爾·塞拉西一世繼位以后,著手實施君主立憲制改革,并頒布了憲法。

好景不長,意大利人在1934年卷土重來。意大利之所以再次將埃塞俄比亞作為侵略目標,自然是有其考量。

首先,埃塞俄比亞是非洲為數不多的未被瓜分的國家,且相對落后;其次,意大利需要德國法西斯的支持,而這也就決定了意大利無法在歐陸拓展領土;再者,意大利人是懷著復仇的心態來侵略埃塞俄比亞的。


海爾·塞拉西

1934年,意大利率先偷襲埃塞俄比亞軍隊,并誣陷埃方挑起事端。英法等國長期實行「綏靖政策」,縱容了意大利的侵略。

英國外長霍爾和法國外長賴伐爾更是擬定了駭人聽聞的「霍爾—賴伐爾協定」,將埃塞俄比亞的諸多領土直接劃分給意大利,只給埃方提供一個出海口作為補償。

尋求國際社會的幫助既然無用,那只好獨力奮戰。

面對裝備遠勝于自身的對手,埃塞俄比亞人并不缺乏愛國熱情,可是他們卻選錯了作戰方式。人數占優的埃方軍隊并不能徹底地打敗意大利人,陣地戰的作戰方式帶來了巨大的傷亡。

1936年4月,意大利人占領了德賽城,塞拉西被迫流亡到英國。埃塞俄比亞同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一樣,都成了英法「綏靖政策」的犧牲品。

塞拉西和流亡的「自由法國」領袖戴高樂一樣,從未放棄反抗法西斯的意志,而埃塞俄比亞國內的愛國者也一直堅持抗爭。至1941年,英軍在東非成功登陸,東非古國得以復國。海爾·塞拉西被后人稱為埃塞俄比亞國父。

埃塞俄比亞反侵略斗爭的意義

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國家中為數不多的能夠在反侵略斗爭中成功立足的國家,當然,這也有其自身的成功之道。


東非大裂谷

首先,得益于地理環境,埃塞俄比亞較晚才遭到殖民者侵略,蘇伊士運河通航之前,殖民者對東非興趣并不大。第二,埃塞俄比亞人有著強烈的愛國熱情,并且在反侵略戰爭中總有杰出人物涌現,這對于反抗外來侵略十分重要。

第三,埃塞俄比亞主要面對的是一個十分脆弱的資本主義國家——意大利。意大利在當初獨立的過程中便無法單獨去面對強國奧地利,而是依靠了法國和德意志的協助才走上獨立的道路,獨立后的意大利綜合國力也并不強大,可以說是歐洲主要國家中的最弱一環

二戰中意大利軍隊的糟糕表現可謂是有目共睹,其軍事上的弱勢使其擴張行動舉步維艱。

埃塞俄比亞反侵略斗爭的勝利不僅僅是埃塞俄比亞人的驕傲,更預示著非洲的覺醒和反抗。二戰后,這片「黑暗大陸」掀起了獨立風潮,非洲人民終于打碎殖民者的枷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