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十年中越战争最痛快的一战,越军损兵折将3000多人

在1979年至1989年的十年中越戰爭(習慣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 中越兩軍在亞熱帶山岳叢林地形的復雜惡劣環境中反復較量, 激戰纏斗, 留下了數千次班排以上戰斗記錄。 應該說, 雙方各展所長, 非常精彩, 都不失勇猛頑強。 其中從我方角度來看, 發揮最出色、打得最痛快、戰果最大的一仗, 則是1984年7月12日的船頭大捷(民間俗稱為松毛嶺戰役)。

船頭是云南省麻栗坡縣天保鎮駐地, 緊鄰中越邊境, 旁邊是盤龍江和通往越北省會河江市的戰略公路, 因此成為了重要的邊貿口岸。 1984年7月12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軍區部隊堅守船頭前沿的老山諸陣地,

與發動加強師規模反撲的越軍進行了14小時浴血奮戰, 最后在炮兵支援下徹底粉碎了敵人的攻勢, 一舉打出十年中越戰爭里最大的一場勝仗。

自從當年4月28日我軍收復老山后, 越軍就圖謀反撲, 豁出血本向河江前線調兵遣將, 先后集結了4萬多部隊和大量炮兵, 竭力囤積了發動加強師規模戰斗的軍需物資, 并精心策劃, 反復試探, 最后才在7月12日發動決定性一擊。 然而, 遭到我軍迎頭痛擊, 一籌莫展, 損兵折將, 雞飛蛋打。

在這次作戰中, 解放軍能夠取得勝利的關鍵是充分發揚了炮兵的威力。 我軍先后集結了15個師屬以上炮兵營, 建立了統一的炮兵指揮所, 在老山防御正面4公里范圍內計劃了三道攔阻線,

根據任務分區劃片, 部署火力。 在火力計劃上明確區分了大小炮射擊區域, 尤其注意了各級炮兵火力的銜接, 使炮兵可以在火炮射程范圍內的不同距離上都能有效打擊來犯之敵, 從而構成了多層次大縱深的綿密火網。

戰斗打響后, 我軍迅速判明了越軍的主攻方向, 隨即調整部署, 以 3個榴彈炮營分別對164號至169號、140號至146號、110號至90號、92號至647高地一線前沿實施火力壓制;以1個85加農炮營和1個130火箭炮連封鎖清水口子, 阻止越軍增援;以1個85加農炮營、1個152加榴炮營和1個130火箭炮連重點打擊清水河以北地域的展開越軍;以2個130加農炮營壓制坂滿、坂興方向的縱深越軍炮兵, 1個152加榴炮連打擊敵觀察所;以1個122加農炮營和1個高炮營打擊634高地、146號高地、漢揚地區的越軍沖擊步兵和觀察所,

并壓制坂興方向的縱深越軍炮兵。 另外, 還有62式坦克1個連秘密占領陣地, 逐次分批集火射擊, 壓制 395高地、423高地、561高地、634高地、漢揚、清水梁子、150號、169號高地的越軍火力點。

正是因為我軍準備周密, 部署正確, 炮兵及時迅速反應, 火力準確猛烈, 有力支援了一線步兵戰斗。 越軍遭到我炮火輪番攔截打擊, 步兵沖擊隊形被打散, 前方后無法銜接, 攻又攻不上去, 退也退不下來, 士兵狼奔豕突, 損失慘重, 尸橫遍野。

據我軍統計, 7月12日戰斗中炮兵發射各種炮彈3萬余發, 消耗彈藥1200余噸, 協同步兵共斃傷越軍3300余人, 擊毀和繳獲兵器彈藥一批。 據越軍內部反映, 此次攻擊損失3000余人。 參戰的幾個主力步兵團中,

356師876團陣亡600多人, 316師174團陣亡200多人, 312師141團陣亡200多人, 僅陣亡就超過千人, 其損失可見一斑。

戰后, 清水河北岸一線到處散落著越軍的殘肢斷體和被擊毀的武器裝備碎片, 因天熱迅速腐爛, 臭味彌漫, 聞之作嘔。 為了掩埋敵人尸體, 我軍做出了很大努力, 打宣傳彈讓越方派人收尸, 同時動手自己埋, 用火燒, 運來除臭劑和香水到處灑, 真是把前沿步兵好好折騰了一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