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一品大员被收押,临行前吩咐儿子:备好行李,等我,最后却再也没回来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 進入隋唐時期之后, 皇帝開始采用科舉這樣的形式來選拔人才, 后世便將其沿用了下來。 作為中國古代讀書人獲得功名的重要途徑, 科舉制度,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然而, 這樣以考試作為選擇人才的方式, 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有一些有錢有勢之人為了讓自己的兒女能夠獲得功名, 便會盡自己全力來幫助他們作弊。

在清朝時期咸豐時期, 就有一場轟動一時的舞弊案件, 最令人震驚的是, 在這場舞弊案件曝光之后, 清朝皇帝下令處決了一個一品大臣, 在以前,

這是史無前例的。

這場舞弊案件發生在咸豐八年, 由于這一年為戊午年, 又被人們稱為“戊午科場案”。 在這一年, 朝廷委派了以正直著稱的蒙古人柏葰擔任順天府(北京)的鄉試主考官, 希望此人能夠為朝代甄選出優秀的人才。

然而, 柏葰卻辜負了皇帝的信任, 私下收取賄賂, 并為考生舞弊的行為掩護。 當時舞弊之人中有一位名為羅鴻祀的考生, 在考前, 他找到關系, 花重金賄賂了柏葰的家人靳祥以及同考官浦安, 希望他們幫忙做手腳。 按照當時的慣例, 考生考取正榜的考卷要接受審查, 也被稱為“磨勘”。

此時, 復查人員發現羅鴻祀的考卷極為不通順, 甚至出現了三百多個錯別字。 磨勘官知道這件事情必有蹊蹺, 但是他又不能與柏葰進行爭辯,

于是, 他將實情經過透露給了御史, 希望御史能夠將此事報告給皇帝。

咸豐皇帝知道這件事情后十分震怒, 此時的國家處于危難之時, 竟然還有人將國家的未來當作兒戲, 因此, 咸豐皇帝親自復審。 果不其然, 羅鴻祀在重考之時交出了一篇粗劣的文章, 于是, 咸豐皇帝下令讓刑部會同肅順、載垣、端華、陳孚恩等在朝廷掌握實權的大臣審案。

案件很快就有了進一步的眉目, 在這場考試之中, 審查人員還發現了一個身份為京劇演員的中舉人。 在當時, 清律明確規定了伶人(戲劇從業人員)是不能應考的, 更何況還中舉了, 審查人員便從他身上進行突破, 最終發現, 此人的考卷遭人涂改、調換過, 甚至連錯別字都被他人修改了。

審案人員對于鄉試之中的所有卷子進行審查, 最終發現多達五十多人的考卷出現了問題, 這就注定了這場舞弊案的規模必定很大。

第二年, 肅順請求皇帝對該場舞弊案的相關人員進行處罰。 此時的柏葰作為朝廷重官, 深受皇帝的賞識, 因此, 咸豐欲對其從輕發落。 柏葰混跡官場多年, 他也認為自己身為朝廷重臣, 雖然在這次的案件中犯了過錯, 但是最多只會被流放, 因此, 柏葰被抓入監獄之前, 還自信滿滿地吩咐兒子:備好行李, 等我回來。

但是, 在這個案子中有一位鐵面無私之人, 此人按照大清律法向皇帝進諫, 他認為科舉是國家選拔人才的制度, 應該嚴格執法、明正典刑。 咸豐皇帝沒有反對的理由,

最終還是下令處斬柏葰。

參考文獻:《清史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