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身»正文

煎餅卷大蔥:最地道的山東味道,令人回味無窮

當初答應朋友寫山東美食的時候, 內心其實還是蠻忐忑的, 對能否寫好實在是心裡沒底—— 一來我不是山東人, 二來現在也並不生活在山東。 不過, 後來一位朋友寬慰我說:山東地域廣闊, 魯菜流派繁多, 濟南人未必瞭解膠東菜, 膠東人也許對孔府菜不熟悉。 你在濟南生活過, 現在又是膠東的媳婦, 這些年還喜歡四處遊歷, 當然最有資格寫山東菜了。 嗯, 這話聽著順耳, 於是我愉快地踏上了山東美食的寫作之旅。

事實上, 每寫一道菜, 內心都是無比喜悅的, 都仿佛又一次回到了舊時光裡, 去品味那一道道美食,

去重溫當時或歡快或訝異的心情。 當然, 有時候, 那菜或許足夠經典, 卻並不是我所喜愛的, 甚至於, 並不是我所能夠接受的。

剛到濟南讀大學的時候, 第一次看到食堂的一個櫥窗裡在售賣擺放整齊的洗得乾乾淨淨的生大蔥時, 覺得非常不解;而第一次看見我們班一個男生拿著根大蔥邊嚼邊優哉遊哉地走出食堂時, 我簡直驚呆了。

印象中, 能夠生著品嘗的蔥類應該是那種細細嫩嫩的小蔥, 蘸著麵醬吃可謂清爽無比, 淡淡的辣味也能夠給味蕾以滿足感。 而大蔥, 似乎只能是被切成蔥花作為炒菜之前用來熗鍋的作料而存在, 即便生著吃, 也應該出現在烤鴨、京醬肉絲的配菜裡, 以蔥絲的形象示人。 生嚼大蔥, 這樣的場景在我來山東之前從未見過也絕對難以想像。

而當年即便是親眼見到, 我也很難理解, 覺得那樣辛辣刺激的食物不進行加工便直接入口, 真的會給人帶去美味的感覺嗎?

後來才知道, 生吃大蔥在整個山東都頗為普遍, 且魯菜裡有一種極為經典的吃法——煎餅卷大蔥。

第一次吃煎餅是大一的下學期剛開學, 對面宿舍的一位家在海陽的女生從家裡帶回來許多小米煎餅, 是她媽媽親手一張張攤好讓她帶回學校分給大家品嘗的, 我們宿舍也分得了一些。 當時吃過第一口之後, 真的再也吃不下第二口——雖然聞起來有小米的清香, 但嘗起來基本上沒有任何滋味, 且這煎餅韌性十足, 嚼起來很是費牙。 彼時腦海裡唯一一個形容詞是:味同嚼蠟。

事實上, 有這種感覺的並非我一個, 除了宿舍裡的兩位山東姑娘, 其他人基本上都沒辦法愛上這一山東傳統主食。

大一時開書法課, 毛邊紙是上課時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後來剩下的幾張實在吃不下的煎餅, 被我們靈機一動, 拿來當作毛邊紙寫毛筆字, 沒想到效果竟然奇佳——煎餅的吸水性比毛邊紙好太多了, 寫出的字一點都不洇, 觸筆的感覺也更加順滑流暢。

多年後當我慢慢喜歡上煎餅, 回想起當年的舉動, 不由內疚, 真是暴殄天物啊。

在山東當地, 烙煎餅的工具主要有三件:一是圓形的鏊子, 一般是鐵制的, 中心稍凸, 下有三足, 其下用柴草或煤炭加熱, 上面即可烙制煎餅。 鏊子是烙煎餅的專用工具,

《康熙字典》有“鏊”字條, 唐人《朝野僉載》中有“熟鏊上猢猻”語, 從而可知煎餅的歷史有多麼悠久。 二是手持用來推動糊子的工具, 當地人叫“篪子”, 木制板狀弧形, 有柄。 把糊子放在熱鏊子上之後, 用篪子左右推攤, 糊子便薄薄地攤在了鏊子面上。 也有的用筢子, 還有的用“竹劈”, 做法相同, 烙出來的煎餅卻各有特點。 三是油擦子, 山東人稱之為“油褡子”, 是用十幾層布縫製的方形擦子, 上面滲著食用油, 用來擦鏊子, 目的是防止煎餅粘連鏊子揭不下來。

當然, 為圖省事, 現在不少人會使用煎鍋或是電餅鐺來烙煎餅。 只不過那樣一來, 會讓煎餅失去了其最原始的風味, 多了些現代氣息, 少了點古樸的味道。

煎餅種類繁多, 根據使用原料的不同,

可分成麥子煎餅、玉米煎餅、小米煎餅、高粱煎餅、地瓜煎餅等。 麥子煎餅和小米煎餅應該是煎餅家族裡最最根正苗紅的兩種。 然而多年後我無意中喜歡上的, 其實是玉米煎餅和地瓜煎餅, 它們除了具有一般煎餅所散發出的粗糧的清香外, 還有玉米、地瓜的淡淡甘甜, 因此咀嚼起來會覺得滿口生香。

後來從山東朋友那裡知道, 煎餅還有獨特的保健功能。 這不僅因為它屬於粗糧的範疇, 更因為食用煎餅需要較長時間的咀嚼, 因而可以生津健胃, 促進食欲, 加強面部神經運動, 從而有益於保持視覺、聽覺和嗅覺神經的健康, 延緩衰老。

寫到這裡, 忽然覺得山東人民真是太低調太不會宣傳了, 單就這“延緩衰老”一項, 便可將煎餅列入受女性歡迎的保健食品行列,掀起全民吃煎餅的熱潮。事實上,真正知道煎餅諸多優點的人可謂少之又少,著實有點對不起如此優秀的美食。

煎餅和大蔥搭配在一起,可以說是山東各地最為流行且經典的吃法。甚至很多人一提起魯菜,首先想到的就是這道煎餅卷大蔥。

在這道菜裡,大醬是必不可少的角色,起到了將煎餅與大蔥連接起來的橋樑作用。大醬是由黃豆、蠶豆等為主料,以適量的麥麩、澱粉、鹽、糖等作為配料,利用毛黴菌的發酵作用製作而成的。據史料記載,大醬是中華民族在發酵業中的一項特殊成就,早在夏、商、周三代就有關於豆醬、醬油的記載。

食用的時候,先在煎餅皮上抹上大醬,再放上切好的蔥絲和事先攤好的雞蛋,卷起來便可享用。

吃一口煎餅卷大蔥,蔥的香氣伴著辣味刺激你的神經,頓時會令你由丹田陡然升起一種豪爽之氣。想那武松也一定愛吃這煎餅卷大蔥,打虎的那天沒準兒就是拿這道菜下的酒才壯了英雄膽;那水滸一百單八將在聚義廳大快朵頤之時,說不定最後一道菜就是這最具山東特色的煎餅卷大蔥呢……

可以說,煎餅卷大蔥這種吃法,是最地道的山東味道。跟山東人給大家的印象一樣,豪爽、不拘小節,而又令人回味無窮。

其實在華北地區,也有卷大蔥的吃法,不過煎餅換成了烙餅,或者是薄餅,自然是另外一種味道。

聽同學說,關於煎餅卷大蔥,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故事的開端自然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沂蒙山下的一個美麗的女孩和同村的窮書生相愛了,她的繼母為了拆散兩人,把書生接到家中,名為請他來家裡讀書以便考取功名,實則將其關了禁閉,只提供紙筆卻不給飯吃。女孩聽說以後很著急,後來靈機一動,用面烙了很多薄薄的餅,看上去像白紙一樣,再用大蔥做成毛筆的樣子,讓丫鬟把它們當作紙筆送進書生的房間去。書生靠煎餅卷大蔥果腹,得以安心念書,後來考取了狀元,將女孩接到了京城成親。故事的結尾自然也是很落俗套的王子與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世俗的故事散發著世俗的幸福味道。

不管怎樣,煎餅卷大蔥的吃法就這樣流傳了下來,那粗糧的清香與大蔥的辛辣再加上大醬的醬香,這神奇的搭配便成為齊魯大地尋常百姓家飯桌上最簡單最受歡迎的一道菜。

山東人對煎餅卷大蔥的愛,就如同北京人愛豆汁,天津人愛煎餅果子,武漢人愛熱乾麵一樣。煎餅卷大蔥雖然不是那種能登大雅之堂的菜肴,卻深深地滲入當地人的骨髓,成為必不可少的一種存在,其他任何食物都無法取代。

當然,這道菜固然經典,但吃完可千萬別忘記嚼一顆口香糖或是一點茶葉,否則開口講話會被他人嫌棄的。

摘自《老家味道·山東卷》


《老家味道·山東卷》

陳欣然 著

譯林出版社 鳳凰壹力

總有一些味道,永遠深存於我們的記憶之中,無法複製,無法忘懷。

在文字中找尋屬於共有的舌尖鄉愁。

藏在記憶深處的美食,是個人記憶,也是集體回憶。

便可將煎餅列入受女性歡迎的保健食品行列,掀起全民吃煎餅的熱潮。事實上,真正知道煎餅諸多優點的人可謂少之又少,著實有點對不起如此優秀的美食。

煎餅和大蔥搭配在一起,可以說是山東各地最為流行且經典的吃法。甚至很多人一提起魯菜,首先想到的就是這道煎餅卷大蔥。

在這道菜裡,大醬是必不可少的角色,起到了將煎餅與大蔥連接起來的橋樑作用。大醬是由黃豆、蠶豆等為主料,以適量的麥麩、澱粉、鹽、糖等作為配料,利用毛黴菌的發酵作用製作而成的。據史料記載,大醬是中華民族在發酵業中的一項特殊成就,早在夏、商、周三代就有關於豆醬、醬油的記載。

食用的時候,先在煎餅皮上抹上大醬,再放上切好的蔥絲和事先攤好的雞蛋,卷起來便可享用。

吃一口煎餅卷大蔥,蔥的香氣伴著辣味刺激你的神經,頓時會令你由丹田陡然升起一種豪爽之氣。想那武松也一定愛吃這煎餅卷大蔥,打虎的那天沒準兒就是拿這道菜下的酒才壯了英雄膽;那水滸一百單八將在聚義廳大快朵頤之時,說不定最後一道菜就是這最具山東特色的煎餅卷大蔥呢……

可以說,煎餅卷大蔥這種吃法,是最地道的山東味道。跟山東人給大家的印象一樣,豪爽、不拘小節,而又令人回味無窮。

其實在華北地區,也有卷大蔥的吃法,不過煎餅換成了烙餅,或者是薄餅,自然是另外一種味道。

聽同學說,關於煎餅卷大蔥,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故事的開端自然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沂蒙山下的一個美麗的女孩和同村的窮書生相愛了,她的繼母為了拆散兩人,把書生接到家中,名為請他來家裡讀書以便考取功名,實則將其關了禁閉,只提供紙筆卻不給飯吃。女孩聽說以後很著急,後來靈機一動,用面烙了很多薄薄的餅,看上去像白紙一樣,再用大蔥做成毛筆的樣子,讓丫鬟把它們當作紙筆送進書生的房間去。書生靠煎餅卷大蔥果腹,得以安心念書,後來考取了狀元,將女孩接到了京城成親。故事的結尾自然也是很落俗套的王子與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世俗的故事散發著世俗的幸福味道。

不管怎樣,煎餅卷大蔥的吃法就這樣流傳了下來,那粗糧的清香與大蔥的辛辣再加上大醬的醬香,這神奇的搭配便成為齊魯大地尋常百姓家飯桌上最簡單最受歡迎的一道菜。

山東人對煎餅卷大蔥的愛,就如同北京人愛豆汁,天津人愛煎餅果子,武漢人愛熱乾麵一樣。煎餅卷大蔥雖然不是那種能登大雅之堂的菜肴,卻深深地滲入當地人的骨髓,成為必不可少的一種存在,其他任何食物都無法取代。

當然,這道菜固然經典,但吃完可千萬別忘記嚼一顆口香糖或是一點茶葉,否則開口講話會被他人嫌棄的。

摘自《老家味道·山東卷》


《老家味道·山東卷》

陳欣然 著

譯林出版社 鳳凰壹力

總有一些味道,永遠深存於我們的記憶之中,無法複製,無法忘懷。

在文字中找尋屬於共有的舌尖鄉愁。

藏在記憶深處的美食,是個人記憶,也是集體回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