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359旅拓荒南泥湾,“文职干部”能干啥?捻羊毛!

南泥灣, 現在看來是個好地方。 但在延安時期, 卻是一塊荒涼之地。 被老百姓稱為“爛泥灣”。 由于日軍侵略導致的連年征戰, 加上陜北地區水資源匱乏, 生產并不活躍。 自從我軍大生產運動以來, 南泥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中359旅功不可沒。 (作者:行云野鶴。 聲明:“兵說”原創稿件, 抄襲洗稿必究)

當時的形勢異常復雜, 359旅官兵不僅要鉚足氣力開荒生產, 還要提防敵人進攻。 在軍民共同努力下, 他們白手起家創造了一片新天地, “爛泥灣”終于變成了“陜北好江南”。

這其中, 還發生一件很有趣的事。 當時士兵們普遍要扛鋤頭翻田地,

718團團長陳宗堯(上圖中)被評為勞動模范。 除了戰士, 還有100多名知識分子, 他們也積極踴躍投入大生產, 想找點事做。

若是讓這些文化人揮舞镢頭開荒地, 既無勞動效率, 也似乎大材小用。 經商議, 只好分配他們一個艱巨的任務:捻羊毛。 他們捻好的羊毛被用來織毛衣、做軍裝, 改善保障條件。

事實證明, 當兵的文化人也不能小瞧。 他們捻出來的羊毛非常多, 足夠給359旅每名干部戰士做一套呢子軍裝。 這在當時的八路軍是不曾出現過的, 只有日軍有這樣料子的軍服, 文化人立了一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