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少数民族骑兵中,最强大最令宋恐惧的就是金的骑兵

在北宋所面對的所有少數民族騎兵中, 最強大而最令宋恐懼的就是金的騎兵。 快速崛起的金在1125 年滅亡了同樣擁有強大騎兵的遼。 與遼、西夏充足的馬匹資源相仿, 金的軍馬數量也是較為龐大的, 在金朝前期很可能更為龐大。 在1161 年, 完顏亮南下攻宋失敗后, 金朝“群牧所”所飼養的馬匹數量大減, 但至金世宗期間又有很大的恢復。 同時, 金朝也通過與周邊地區貿易獲得馬匹資源, 特別是控制河西走廊的西夏, 此外還有蒙古地區。 根據《金史》, “二十八年, 蕃息之久, 馬至四十七萬。 ”與之前唐玄宗開元盛世時期持平。

且金軍騎兵一樣擁有較為充足的備用馬匹, “五十騎為一隊,相去百步而行。 居長以兩騎自隨,戰騎則閑牽之,待敵而后用。 ”

金軍騎兵戰術似乎兼顧了遼軍與西夏軍的特點, 既精于騎射, 也重視沖擊, “每五十人為一隊, 前二十人全裝重甲, 持棍槍, 后三十人輕重操弓矢, 每遇敵必有奕二人, 躍馬而出, 先觀陣之虛實, 或向其左右有前后結隊而馳擊之, 百步之內, 弓矢齊發, 中者常多。 勝則整隊而緩追, 敗則復聚而不散, 其分合出入, 應變若神, 人自為戰, 則勝。 ”即將沖擊型具裝騎兵與弓騎兵混編。 但相比較其他遼或者宋的騎弓, 金朝的騎兵似乎更在乎沖鋒時掩護的“震蕩射擊”, 而非“箭雨覆蓋”。 他們更在乎騎兵弓箭手的射擊威力而非射程,

“弓力止七斗,箭極長,刀劍亦不取其快利”。 實際上, 金朝騎兵的弓箭弓力一般不超過五斗, 但箭鏃很長, 形狀如鑿, 有較強的穿甲威力, “非五十步不射”。 這很可能是因為當時的宋軍甲胄一般也較厚, 而抵近射擊穿甲效果更好。


1.遼朝重騎兵;2.金朝重騎兵;3.蒙古騎兵

金的沖擊型騎兵與過去的唐軍一樣, 偏愛矛刃起脊較為明顯、穿甲能力較好的長騎矛。 根據《會編》記載, 金軍重騎兵的長騎矛一般不超過“一丈二尺”, 按宋元的尺計算約為3.8米, 個別的金軍勇士, 如金將抹然史扢搭形, “不過中人,而拳勇善斗,所用槍長二丈, 軍中號為‘長槍副統’”。 也就是, 他的長矛約6.3米, 考慮到10世紀—11世紀, 東羅馬超重裝騎兵的長騎矛也是3.75米—6.25米, 因此這個記載是很有可能的。

在騎兵副武器方面, 或許是受到西亞或中亞地區的影響, 金軍騎兵馬刀的形制已經開始由直刃刀向有利于劈砍的突厥式曲刀過渡, 這與當時的拜占庭帝國同時使用羅馬晚期繼續演變的直刃劍以及“帕拉邁恩”曲身劍也是一致的。 除此以外, 金朝騎兵也同樣鐘愛各種打擊性鈍器, 比如狼牙棒, 以及西北地區傳入的連枷。 這是一種用鐵鏈連接的一短一長兩個木棒的武器, 以便騎兵在馬上向下拍擊敵軍的步兵。

金朝重騎兵非常重視具裝, 他們并不只在他們的超重裝騎兵上披掛馬鎧, 即使是裝甲相對中型的騎兵, 也會披掛輕型馬鎧。 這很可能是為了對抗他們主要的對手北宋在弩等遠射兵器上具備的優勢。

金朝騎兵當時常用的盔甲主要有兩種, 一種就是中型騎兵“甲止半身, 護膝微存”狀態, 使用輕型馬鎧, “馬甲亦甚輕”。 這種披掛輕型馬鎧的中型騎兵很可能是其作戰的主力。

另一種金朝最精銳, 也是最著名的超重裝騎兵“鐵浮屠”, 無論其訓練、裝備及戰術素養, 基本反映了12 世紀遠東最高的具裝騎兵水準。 即使就當時整個世界上的具裝騎兵而談, 也是極其優良的。 “鐵浮屠”披掛非常厚重的札甲, “被兩重鐵兜鍪”, 頭盔與10—11 世紀的拜占庭鐵甲騎兵相似, 也將整個頭部與臉部包裹起來, 只露出雙眼。 “兜鍪極堅, 止露兩目, 所以槍箭不能入”。 高度重裝的“鐵浮屠”的數量或許并不算龐大, 但是在金軍高級將領的直屬親軍中占據重要地位。

“( 完顏宗弼, 即金兀術) 被白袍, 乘甲馬, 以牙兵三千督戰, 兵皆重鎧甲, 號‘鐵浮屠’;戴鐵兜牟, 周匝綴長檐。 ”在關鍵時刻, 他們就是決定性力量, “皆女真為之, 號‘長勝軍’, 專以攻堅, 戰酣然后用之。 自用兵以來, 所向無敵。 ”


金軍最精銳的鐵甲重騎兵鐵浮屠

從訓練水準來說, 如前所說, 宋朝名將吳璘曾對金軍的鐵浮屠有極高的評價, 稱贊其“堅韌”的個性, 實際就是其強大的戰斗意志。 金朝重騎兵的步伐與紀律性, 則像拜占庭鐵甲具裝騎兵一樣, 也可能達到了近代騎兵的水準, 可以發動威力強大的墻式沖鋒, “堵墻而進, 官軍不能當, 所至屢勝。 ”雖然一部分宋代文人認為, 金朝騎兵之所以可以發動墻式沖鋒是因為“連環馬”—三匹馬聯鎖的連接方式。 但這種方式從軍事原理上說是顯失邏輯的,已經被絕大部分現代歷史學家所否定。

同時,因為金朝并沒有專業化步兵,多驅使征集的漢軍作為步兵,“間有步者,乃簽差漢兒,悉非正軍虜人。取勝全不責于簽軍,惟運薪水,掘壕塹,張虛勢,般糧草而已。”顯然在一些不適合騎兵作戰的地形,也無法依靠這種步兵充當中堅力量。因此在1134年川陜地區的仙人關之戰,參戰的鐵浮屠下馬攻關作為重裝步兵使用,“人被重鎧,鐵鉤相連,魚貫而上。”在1140年的順昌之戰中,鐵浮屠也下馬進行了攻城作戰。

由于具備良好的紀律性與戰斗意志,金朝重騎兵較遼朝西夏騎兵更難以擊敗。根據宋朝名將吳璘的評價,西夏重騎兵往往采用一輪猛烈沖鋒(前文也提到西夏偏重于重騎兵先行沖擊,然后步兵掩殺)的方式,“璘與先兄束發從軍,屢戰西戎,不過一進卻之間,勝負決矣。”而金朝騎兵則,“勝不追,敗不亂,整軍在后,更進迭卻,堅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戰非累日不決,蓋自昔用兵所未嘗見。”說明金朝騎兵即使在第一個回合與敵人交鋒失敗或是還未沖潰敵軍陣型,也會重整隊形,連續發動沖鋒,“不能打一百余個回合,何以謂馬軍”。這也與遼朝騎兵整體撤退時發動反擊的模式不同,即金朝重騎兵使用的是“回旋后再次沖鋒”的馬鐙時代沖擊型重騎兵戰術,而遼朝則偏重較為典型的馬弓手假撤退騎射戰術。

金軍騎兵不僅在滅亡北宋的重大戰役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即使在一些小規模的沖突中,也表現相當出色。根據記載,河北路兵馬鈐轄李侃率禁軍、民兵二千人,遭遇了十七騎金軍。“金軍十七騎者分為三,以七騎居前,各分五騎為左右翼。而稍近后前七騎馳進,官軍少卻左右翼乘勢掩之。且馳且射,官軍奔亂死者幾半。”

考慮到,十七騎金軍攜帶的箭矢不可能殺掉一千人,“奔亂死者幾半”中逃散的必然居多。后來,這支宋軍作亂殺害了部隊主官李侃和磁州知州,隨后投降金軍。結果,在金軍進城前,這些宋軍還想先把城里洗劫一遍,逼得城里的官吏趕緊放下吊橋,提前放金軍進城才把那些宋軍嚇散。


裝備了“大全裝”重型馬鎧的南宋重騎兵與輕弓騎兵的組合

可見當時河北宋軍已經腐爛透頂。這樣的軍隊只要前鋒小部隊稍遭打擊,出現雪崩式的連鎖潰逃反應,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饒是如此,十七騎金軍僅憑“且馳且射”就擊敗兩千宋軍,也足見其強悍。

總體上,南宋騎兵在大部分戰場上都無法與這樣紀律嚴明、素養高超且戰斗意志堅韌的精銳重騎兵相抗衡。但著名的南宋英雄將領岳飛的“岳家軍”則是例外。他很可能是唯一在正面會戰上通過騎兵交戰擊敗金朝主力重裝騎兵“鐵浮屠”的宋朝將領。

本文摘戰場決勝者007《重騎兵千年戰史(下)》

但這種方式從軍事原理上說是顯失邏輯的,已經被絕大部分現代歷史學家所否定。

同時,因為金朝并沒有專業化步兵,多驅使征集的漢軍作為步兵,“間有步者,乃簽差漢兒,悉非正軍虜人。取勝全不責于簽軍,惟運薪水,掘壕塹,張虛勢,般糧草而已。”顯然在一些不適合騎兵作戰的地形,也無法依靠這種步兵充當中堅力量。因此在1134年川陜地區的仙人關之戰,參戰的鐵浮屠下馬攻關作為重裝步兵使用,“人被重鎧,鐵鉤相連,魚貫而上。”在1140年的順昌之戰中,鐵浮屠也下馬進行了攻城作戰。

由于具備良好的紀律性與戰斗意志,金朝重騎兵較遼朝西夏騎兵更難以擊敗。根據宋朝名將吳璘的評價,西夏重騎兵往往采用一輪猛烈沖鋒(前文也提到西夏偏重于重騎兵先行沖擊,然后步兵掩殺)的方式,“璘與先兄束發從軍,屢戰西戎,不過一進卻之間,勝負決矣。”而金朝騎兵則,“勝不追,敗不亂,整軍在后,更進迭卻,堅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戰非累日不決,蓋自昔用兵所未嘗見。”說明金朝騎兵即使在第一個回合與敵人交鋒失敗或是還未沖潰敵軍陣型,也會重整隊形,連續發動沖鋒,“不能打一百余個回合,何以謂馬軍”。這也與遼朝騎兵整體撤退時發動反擊的模式不同,即金朝重騎兵使用的是“回旋后再次沖鋒”的馬鐙時代沖擊型重騎兵戰術,而遼朝則偏重較為典型的馬弓手假撤退騎射戰術。

金軍騎兵不僅在滅亡北宋的重大戰役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即使在一些小規模的沖突中,也表現相當出色。根據記載,河北路兵馬鈐轄李侃率禁軍、民兵二千人,遭遇了十七騎金軍。“金軍十七騎者分為三,以七騎居前,各分五騎為左右翼。而稍近后前七騎馳進,官軍少卻左右翼乘勢掩之。且馳且射,官軍奔亂死者幾半。”

考慮到,十七騎金軍攜帶的箭矢不可能殺掉一千人,“奔亂死者幾半”中逃散的必然居多。后來,這支宋軍作亂殺害了部隊主官李侃和磁州知州,隨后投降金軍。結果,在金軍進城前,這些宋軍還想先把城里洗劫一遍,逼得城里的官吏趕緊放下吊橋,提前放金軍進城才把那些宋軍嚇散。


裝備了“大全裝”重型馬鎧的南宋重騎兵與輕弓騎兵的組合

可見當時河北宋軍已經腐爛透頂。這樣的軍隊只要前鋒小部隊稍遭打擊,出現雪崩式的連鎖潰逃反應,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饒是如此,十七騎金軍僅憑“且馳且射”就擊敗兩千宋軍,也足見其強悍。

總體上,南宋騎兵在大部分戰場上都無法與這樣紀律嚴明、素養高超且戰斗意志堅韌的精銳重騎兵相抗衡。但著名的南宋英雄將領岳飛的“岳家軍”則是例外。他很可能是唯一在正面會戰上通過騎兵交戰擊敗金朝主力重裝騎兵“鐵浮屠”的宋朝將領。

本文摘戰場決勝者007《重騎兵千年戰史(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