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国何时才能有女总统?

作者:小蔡

美國作為世上最大的民主國家, 其四年一度總統選舉的受關注程度, 幾乎可以比肩繼奧運會和世界杯了。

美國建國二百多年來, 一共產生了45位總統, 均為男性。 世界范圍內, 無論是歐洲、亞洲還是美洲, 都有女性出任國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腦, 默克爾更是當了十三年德國總理。 那么, 美國為何選不出女總統?


默克爾

美國總統的性別色彩

美國總統的職權跟很多國家不同。 美國總統既是國家元首, 又是政府首腦, 還是美國軍隊的最高統帥, 對內他被視為集大權于一身的掌權者, 對外則被視為自由世界的領袖與捍衛者。

美國大眾天然地認為他們的總統要有過人的能力、殺伐決斷的果敢和強勁的體魄。 因此, 這個最高權力職位有著強烈的性別色彩, 更符合傳統意義上男性扮演的角色。

這就與歐洲的政治文化很不相同。 歐洲的政治制度多偏向總理制, 總統或者國王是虛位元首, 又或者要受總理的節制, 基本是禮節上的代表, 所以女性當國家元首會在外交上帶有給人和善、容易溝通的印象。


英國首相「梅姨」

當然, 歐洲女性擔任實權總理或首相的情況也很常見, 其中一個原因在于歐洲的總理雖然掌握實權, 但其下有內閣對其節制或分擔總理的工作, 比起美國總統的職權較少, 其職能沒有美國總統這么全面和有決定性。

再者, 歐洲國家的政府和社會奉行社會福利主義, 其福利計劃是?從搖籃到墳墓?, 即是從出生到死亡都有政府主導的福利照顧, 這是一種帶有母性的行政方針, 因此由女性擔任最高領導人似乎是順理成章。


丹麥前首相托寧-施密特

美國總統是一種?全能超人?的形象, 外交和軍事上尤其要表現出強硬果決, 所以女性擔任總統會讓大眾感到魄力不足、不夠雷厲風行。

社會中的性別定型

美國雖然是一個非常民主的國家, 但美國社會仍有較強的保守主義, 對女性帶有性別定型的思維, 尤其在南部和中西地區。 例如, 有不少美國人認為大部份女性做決策上不如男性, 所以女性在擔任政治或商業領袖的效能不及男性。

這種性別定形的思維雖然帶有性別歧視的意味, 卻成為美國社會一種約定俗成的潛規則, 對女性擔任總統有所保留, 這很可能是希拉里功最終落選的深層原因之一, 也成為美國女性平權的阻力。


共和黨, 美國保守主義的代表

美國社會對于種族平權、男女平權及同性平權等議題一直存在極大的爭議, 因為美國的保守主義和個人主義擁有很強的主導性, 所以美國的女性平權不如歐洲。

美國不少文藝創作也對社會里壓抑的保守主義進行批判, 例如庫布里克的經典電影?閃靈?便諷刺了美國社會的男性沙文主義。

選舉制度的影響:美國政黨偏保守

美國的政治制度往往使得性別定型的概念可以左右女總統的產生。

在美國, 總統由廣大選民直接選出來, 總統候選人和大部分選民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 所以民間的性別定型就可能趁虛而入, 在總統選舉中產生較大的影響。

正因如此, 在總統選舉的時候, 兩大政黨為了減少爭議、不希望得罪保守選民, 寧愿由男性政客出戰選舉, 務求將風險降到最低。 所以, 美國的選舉制度使得兩大政黨的參選策略保守, 在政黨候選人階段就基本排除了女性

相反, 主導歐洲的議會制卻容易令女性成為最高領導人, 因為總理或首相一般由議會中占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決定。

執政大權早已從議會選舉中確定, 其總理位置的競爭也只是執政黨內部的競爭, 不需要通過民眾的直接選舉,

因此歐洲女政治家就容易出人頭地


新西蘭總理阿德恩

參選人與政黨政治掛鈎

眾所周知, 美國的政治選舉是以兩黨制為基礎, 民主黨和共和黨都擁有極為深厚的政治資源和動員力量, 任何總統參選人都需各自經過這兩大政黨的內部認可才可以出選。

因此, 總統參選人必需要要與其背后政黨的政治理念大致吻合, 必需認同該黨的基本價值觀, 繼而失去了自我的政治主張。

一個最好的例子, 便是2008年代表共和黨出選副總統的參議員佩林。


美國女政客佩林

佩林雖然是女性政客, 但其政黨為奉行保守主義的共和黨, 而共和黨在不少議題上都站在女權主義的對立面, 包括反對政府提升女性及少數族裔的權利、反對墮胎、提倡社會保守主義等。

因此,佩林在這些議題上襟若寒蟬,最后招致女性組織的激烈反對,最后在大選中落敗。

再者,美國的財政金融體系一直由男性主導,在某程度上也是因為美國有很多人認為女性的數學能力低,不適合從事金融管理的行業,以致美國兩大政黨在籌募經費時不得不以男性主義的角度與其溝通。


美國金融大亨索羅斯

女性平權的漫長道路

在歐洲,英法分別在十七、十八世紀就進入啟蒙時代,女性從政的萌芽也在這個背景下逐漸在歐洲扎根。瑞典和芬蘭最先給予女性投票權,后來更可以讓成年婦女可以出任政府官員及議員,擁有完整選舉權。

到了二十世紀初期,女性政客在歐洲已經是一件平常之事。正因為鄰近地區之間的互相影響,歐洲的女性平權道路發展迅速。

孤懸美洲的美國遠離歐洲主流的政治思想,因此美國的女性參政道路較歐洲國家漫長。美國在1920年才通過?第19修正法案?,正式授予女性投票權,但有些州依然限制了女性的政治權利,而當時女性更不能參選。

即使到了戰后,美國有部份州份依然限制女性擔任某部份行政職務,可見美國女性的政治地位一直遭受壓制。

根據各國議會聯盟的數據,就眾議院的女議員比例而言,美國在全世界的193個國家中名列第97位,遠低于歐洲各國,在民主國家里面排名較后。


美國女權運動

結語

美國從未出現女性總統,相當程度是因為美國總統職能帶有?強人政治?的味道,令人感覺傳統意義上柔弱的女性難以擔任。

此外,保守主義在美國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強大影響力,政黨參選時很難在女性平權的議題上大放厥詞,而女性政客更因為要獲取政黨的資源和認同,在這些議題上如履薄冰,繼而得不到女性團體的支持。

杰佛遜在《美國獨立宣言》中寫下「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其中的「Men」名副其實只指男性。美國女性要獲得全面充分的參政權,可能要比黑人平權更艱難漫長。

美國何時才能選出女總統,我們拭目以待。

因此,佩林在這些議題上襟若寒蟬,最后招致女性組織的激烈反對,最后在大選中落敗。

再者,美國的財政金融體系一直由男性主導,在某程度上也是因為美國有很多人認為女性的數學能力低,不適合從事金融管理的行業,以致美國兩大政黨在籌募經費時不得不以男性主義的角度與其溝通。


美國金融大亨索羅斯

女性平權的漫長道路

在歐洲,英法分別在十七、十八世紀就進入啟蒙時代,女性從政的萌芽也在這個背景下逐漸在歐洲扎根。瑞典和芬蘭最先給予女性投票權,后來更可以讓成年婦女可以出任政府官員及議員,擁有完整選舉權。

到了二十世紀初期,女性政客在歐洲已經是一件平常之事。正因為鄰近地區之間的互相影響,歐洲的女性平權道路發展迅速。

孤懸美洲的美國遠離歐洲主流的政治思想,因此美國的女性參政道路較歐洲國家漫長。美國在1920年才通過?第19修正法案?,正式授予女性投票權,但有些州依然限制了女性的政治權利,而當時女性更不能參選。

即使到了戰后,美國有部份州份依然限制女性擔任某部份行政職務,可見美國女性的政治地位一直遭受壓制。

根據各國議會聯盟的數據,就眾議院的女議員比例而言,美國在全世界的193個國家中名列第97位,遠低于歐洲各國,在民主國家里面排名較后。


美國女權運動

結語

美國從未出現女性總統,相當程度是因為美國總統職能帶有?強人政治?的味道,令人感覺傳統意義上柔弱的女性難以擔任。

此外,保守主義在美國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強大影響力,政黨參選時很難在女性平權的議題上大放厥詞,而女性政客更因為要獲取政黨的資源和認同,在這些議題上如履薄冰,繼而得不到女性團體的支持。

杰佛遜在《美國獨立宣言》中寫下「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其中的「Men」名副其實只指男性。美國女性要獲得全面充分的參政權,可能要比黑人平權更艱難漫長。

美國何時才能選出女總統,我們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