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他养花一年收入超百万,赚回投资用了十年,感叹:农业是爱好

近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 很多人對家庭裝修也重視了起來, 客廳綠植、陽臺花卉市場巨大, 幾乎每個縣級城市, 也都有了專門的花卉市場。 河南省嵩縣的李大哥就是這些花卉市場的常客, 不過他的身份是花農, 相對于很多種地的農民來說, 李大哥是個異類, 十幾年前, 村里人曾說他:“神經蛋, 好好的莊稼地不種, 去種樹, 種樹能有種玉米收入多?”

20多年前, 李大哥從鄭州背回一盆綠植, 經過長途汽車的連續倒車、顛簸, 回到家的時候, 那盆綠植的盆子已經碎掉了。 老爺子很生氣, 一盆不起眼的小樹,

花去了一家人到飯店吃一頓大餐的價錢, 村里人也都看熱鬧, 圍過來看李大哥不遠百里帶回來的“寶貝樹”。 現在李大哥已經發展到9個大棚, 每年交易十余萬株盆栽, 更是縣城各機關的紅人, 村里人一個個開始佩服李大哥的精明。

李大哥從鄭州帶回的是一盆發財樹, 那是一家大型商店不要了的盆栽, 多付了一個人的票價, 才從鄭州運回嵩縣。 發財樹是一種常綠室內景觀樹, 株型美觀, 寓意吉利, 主要用于贈送新開的商家。 在一個成品大棚里, 李大哥在給這些發財樹進行修剪, 他說:你想不到吧, 我就是從一棵樹發展起來的, 我養花種樹, 純粹就是愛好。

新剪下來的當年枝葉可以用來扦插, 培養新的植株, 除了這些綠植,

李大哥還是整個河南西部最大的三角梅供應商, 由于作者走訪時突降大雨, 只是從外面看到一片嫣紅, 沒有進入大棚。 李大哥說:我這綠植大的有兩米多高, 培養了快十年, 小的是去年培育的, 綠植一年也就是三兩萬出貨量, 三角梅好一點, 去年走了15萬盆……

每間大棚里都有升溫設備, 李大哥介紹說:前后用了將近10畝地, 蓋了12個大棚, 一個大棚就花了十幾萬, 算下來也是一百多萬元的投資, 充其量也就是個愛好, 掙不了大錢。 根據李大哥三角梅的出貨量, 理論上每年應該進賬近200萬左右的收入, 李大哥笑了, 他說:地租年年再漲, 用了50來名幫工, 往外送的時候, 還得租車……實際上算下來, 一盆花的利潤也就是一塊錢, 這些大棚, 投資掙回來差不多用了快十年。

他曾經到德國、荷蘭去考察當地的農業, 回來后有心改變一下村子里的農業結構, 然而隨著年輕人大量外出打工, 村子里留下的也都是老弱婦孺, 只好雇傭她們來做一些高勞動強度, 低技術的工作, 比如給綠植倒盆, 扦插種苗……李大哥很苦惱:我想培養幾個能夠做造型的人, 死活找不來, 主要還是咱這兒人沒見過大世面, 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呀!為此, 他讓兒子上大學, 第一條就是要求多學習設計方面的經驗。

李大哥是當地政府綠化重點租賃、采購對象, 生意好的時候, 一年僅租賃一項, 就有40多萬元的收入, 如今那些大型的租賃盆景堆在大棚一角, “樹形不行了, 人手不夠, 租賃出去管理跟不上, 有些樹真是長成樹了,

也有的培養好幾年, 沒人管理, 死了……”

20多年來, 這片花棚里每一顆花、樹, 都經過李大哥的撫摸、修整, 他說:養樹就跟養孩子差不多, 不能急, 不能只想著掙錢, 把樹型修好, 自然就能買上高價錢, 要是急于求成, 藥物催生的, 客戶買回去養不活, 就給你作負面宣傳了, 畢竟很多人只是買盆花做做樣子, 不會養, 不是澆死了, 就是旱死了……縣城里大都是農村出來的, 這個市場是挺大, 想做好, 可能還得好幾年, 我這也就是一個愛好, 不能當生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