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超越歼20与F35!中美第六代战机研发竞逐初现端倪

隨著F-35、殲-20與蘇-57等第五代戰機的列裝, 隱形戰斗機已經從圖紙和想象中走入現實, 成為時下前沿空天力量的核心要素。 根據航空工業“成熟一代, 發展一代”的研發規律, 五代戰機的面世, 也意味著各國對于第六代戰機研發的競爭也即將拉開帷幕。 近日, 美國國防部逐漸披露了自2016年以來其規劃下一代戰機的構想和要素, 國內媒體也報道了多項可能用于中國第六代戰機的若干項先進技術。 雖然目前我們尚無法探知這些未來戰機的全貌, 但仍可以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中窺得一些端倪。

美國:概念先行 打造“穿透型”優勢

在目前各國披露出的六代戰機項目中, 美國的方案啟動時間最早, 可能應用的先進技術最多, 新型作戰系統概念的滲透最為廣泛, 但也因此帶來諸多技術困難和研發路徑的不確定性。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近期報道稱, 在2016-2017年期間啟動的美國空軍對其在2030年的裝備展望中, 就提出“穿透型制空戰機”的概念。 這種新型戰機計劃采用新型的氣動外形和發動機, 用以獲得更遠的航程、載彈量和更強的生存能力。 這型戰機的空中優勢也將依靠其對航天、電子和網絡作戰能力的整合來獲得。

同時, 美國軍方提出的六代戰機構想認為, 未來戰機系統或許與F-22和F-35等五代戰機不同, 并不局限于將功能集成在一個單一的機體的方案,

而可能由兩到三種承載不同功能的機型協同構成。 美空軍認為, 在高度發展的指揮控制系統和偵察情報系統的支持下, 這種組合不僅能應對未來的各種空中威脅, 也可以適時將現有的第五代甚至第四代戰機整合進這一體系中, 實現“以新帶老”, 提高空中力量的運用效能。 此前, 美空軍已經提出了F-35戰斗機與F-15或F-16戰斗機協同作戰的方案, 以及未來的第六代戰機與新一代無人機協同作戰的方案。 而根據參與六代戰機預研的技術專家的說法, 未來的空中作戰系統將不局限于有人-無人飛機的協同——這意味著其他更有突破性的方案可能也在討論當中。

憑借超越現有空中作戰體系的超前概念,

以及目前仍“舉世無雙”的航空/電子技術優勢, 美國很可能在第六代戰機的競爭中拔得頭籌。 不過, 也應看到美國在研發進程中可能遭遇的若干困難。 由于計劃大量采用新技術, 并且試圖在設計理念和體系結構上“標新立異”, 美國的第六代戰機研發項目勢必將耗費極大的成本。 事實上, 在目前六代戰機尚“無影無蹤”時, 美國空軍就計劃為此投入數十億美元。 美媒報道稱, 美空軍計劃在2019財年投入5.04億美元用于六代戰機研發, 在2020財年則將攀升至14億美元, 在2022年更可能高達31億美元。 過高的成本很可能使美軍不堪如此的重負。

除成本外, 第六代戰機的設計概念本身也可能遭遇美國軍種體制帶來的障礙。 計劃將航天、網絡和電子作戰能力集成到未來戰機之上的設計思路,

勢必會導致各軍種對未來作戰任務劃定的爭議, 以及對第六代戰機的歸屬權的爭奪。 尤其是在特朗普和部分議員一意推行太空部隊獨立建軍的背景下, 融合空天網作戰能力的第六代戰機將成為未來空軍和太空部隊作戰任務的“交集”, 進而引發軍種利益沖突。 如果有關利益劃分的沖突難以化解, 又會導致第六代戰機的研發遭遇延宕甚至擱淺, 進而影響美國空中力量的發展。

中國:腳踏實地 奠定堅實基礎

與概念先行, 以打造壓倒性優勢為目標的美國第六代戰機研發規劃不同, 中國的第六代戰機研發項目似乎更為低調, 項目進程也更加腳踏實地。 根據《兵工科技》微信公號發布的消息稱,

中國已經在多項可用于六代戰機的分系統研發項目上取得突破, 其中包括變循環發動機、新型綜合航電系統和太赫茲雷達等關鍵性技術。

《兵工科技》微信公號報道稱, 由于六代戰機需要更高的巡航速度, 因而目前擬用于五代戰機的發動機顯然不適應未來戰機的需求。 而自適應變循環發動機則能滿足這種技術需求。 在2012年珠海航展上, 時任中航發動機副總裁的張健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 中國已經在研究國產變循環發動機。 而在2017年舉行的一次航空技術展上, 中國相關單位就低調展了新一代發動機概念圖。 報道稱, 這種發動機“適用飛行速度3-4馬赫, 飛行高度3萬米的戰斗機”, 這一指標已經遠遠超越了國產第五代戰機的技術需求,有可能屬于自適應變循環發動機。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日前順利完成了首部全固態太赫茲成像雷達系統樣機的研制

在新型航電系統方面,中國則可能將目前裝備在殲-20戰斗機的多傳感器融合技術與物聯網技術整合,進一步提升信息集成能力和戰場態勢感知能力,使六代戰機不僅成為一個個體的先進作戰平臺,也能作為空中合同作戰體系(如作戰機群、防空系統和雷達/監視偵察系統構成的體系)的重要指揮控制節點,在未來空中作戰中發揮“領頭羊”的作用。另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稱,中國在可以探測空中隱形目標的太赫茲雷達的研發領域也進展迅速,可能在未來應用于第六代戰機上。

雖然有關中國第六代戰機研發的信息只有“只言片語”,但從目前披露的內容來看,相比于美國將各種“高上大”的概念一股腦堆砌在六代戰機上的設計思路,中國的研發路徑更加腳踏實地。中國新一代戰機可能使用的發動機、航電系統和雷達等分系統的研發,均依托于殲-20相關系統的研發運用經驗,這將為第六代戰機的研發奠定堅實的基礎。雖然中國的研發思路看起來比美國的先進概念稍顯保守,但也或許因此能規避一些技術陷阱和思維誤區。同時,對于外國先進概念和技術的觀察和汲取,也將繼續推動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文/馬騏騑)

這一指標已經遠遠超越了國產第五代戰機的技術需求,有可能屬于自適應變循環發動機。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日前順利完成了首部全固態太赫茲成像雷達系統樣機的研制

在新型航電系統方面,中國則可能將目前裝備在殲-20戰斗機的多傳感器融合技術與物聯網技術整合,進一步提升信息集成能力和戰場態勢感知能力,使六代戰機不僅成為一個個體的先進作戰平臺,也能作為空中合同作戰體系(如作戰機群、防空系統和雷達/監視偵察系統構成的體系)的重要指揮控制節點,在未來空中作戰中發揮“領頭羊”的作用。另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稱,中國在可以探測空中隱形目標的太赫茲雷達的研發領域也進展迅速,可能在未來應用于第六代戰機上。

雖然有關中國第六代戰機研發的信息只有“只言片語”,但從目前披露的內容來看,相比于美國將各種“高上大”的概念一股腦堆砌在六代戰機上的設計思路,中國的研發路徑更加腳踏實地。中國新一代戰機可能使用的發動機、航電系統和雷達等分系統的研發,均依托于殲-20相關系統的研發運用經驗,這將為第六代戰機的研發奠定堅實的基礎。雖然中國的研發思路看起來比美國的先進概念稍顯保守,但也或許因此能規避一些技術陷阱和思維誤區。同時,對于外國先進概念和技術的觀察和汲取,也將繼續推動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文/馬騏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