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清末号称亚洲最强的北洋水师 最终在甲午海战中为何失败?

1894年9月17日, 中日甲午海戰爆發, 在這次交戰中, 被稱為清末亞洲最強的北洋水師敗給了日本海軍, 造成的損失慘重, 直接導致清政府簽約求和協定, 簽署中日馬關條約, 加劇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那么由李鴻章領導的風頭正盡的北洋水師又是為何在甲午戰爭中戰敗呢?首先, 北洋水軍的軍艦在設計上不合理, 船體笨重不易操縱, 日本就是認準了北洋軍艦的這個問題, 有針對性的增加自己軍艦的靈活性, 在作戰過程中能更容易的捕捉目標, 使得北洋軍艦無力招架, 最終把北洋軍艦斬于馬下。

其次, 日本的軍艦裝備精良, 各種新型炮彈威力巨大, 北洋海軍將自己的主要軍事火力置于前甲板, 和日本在設計上就處于作戰劣勢, 因此不能很好地做好預防和迎接作戰。 日本的炮彈置于甲板的兩側, 增加了保護性和作戰效率, 因此可以很好地控制作戰局面。

除了以上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制度問題, 當時的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屬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清政府一心只想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 反觀日本, 在經歷了明治維新運動后, 日本已經掙脫了封建制度, 國家在經濟、政治、軍事上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所以日本海軍才能不畏懼挑戰當時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

中國擺脫封建社會的局面經歷了百余年的歷程,

只有不斷的自我進步, 才不會在國家之間的博弈中成為弱者。 (利刃/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