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我火箭军“地下长城”曝光!到底建了多长时间,答案令人震惊!

近日, 央視罕見地曝光了火箭軍某地下“秘密基地”。 這種地下基地不僅有完備的生活保障設施, 還具備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幫助火箭軍隨時反擊, 可以大幅提升火箭軍戰時生存能力, 曾被譽為我國的“地下核長城”。 那么, 這些雄偉的地下核長城,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建設的呢?

1964年, 總參謀部程下達任務, 確定由工程兵科研設計院5所負責導彈陣地工程的設計。 該所接受任務后, 立即組織人員進行導彈作戰陣地工程方案論證和有關技術準備。 經過1年的初步設計, 1965年5月2日, 張副總長、炮兵吳克華司令員和向守志副司令員、工程兵陳士榘司令員等親臨現場并批準開工。

我軍第一個導彈作戰陣地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標志著我國戰略導彈陣地工程建設翻開了歷史的第一頁。 從這一時間開始計算, 我軍“地下核長城”建造時間已經達到54年, 而且至今仍沒有停止建造。

1979年以后, 隨著武器研制工作的發展, 導彈陣地工程建設由全面建設轉變為重點建設。 為增強工程防護能力, 提髙生存能力。 經過不斷研究和探索, 新重點建設的導彈陣地, 在工程防護抗力、防電子脈沖、防震、防沖擊波、防偵察等方面, 都有新的進展。 到1985年, 我軍已經建成一批不同型號、不同發射方式、不同工程樣式的發射陣地, 以及能打、能防、能儲存、能指揮、能生活的指揮所、彈庫等各種配套工程。

這些陣地已完全具備戰備值班條件。

進入21世紀后, 陣地工程建設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時期。 這一時期與已往相比, 時間緊任務重, 要求高。 陣地工程無論在施工技術、施工裝備和施工組織管理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變。 如何適應新型施工機械裝備, 采取新的施工技術方法和組織管理模式, 確保高效、優質、安全地完成陣地工程建設的任務, 是關鍵問題。

例如這一時期我軍導彈陣地工程開始應用大量的先進技術, 包括先進的工程機械化設備如鑿巖臺車、混凝土噴射機械手, 新技術包括掘進工程光面爆破、多層控制結構組合爆破等。 同時針對國外精確制導彈藥、鉆地彈、鉆地核彈等新武器的出現,

我軍還加大了防護技術和理論的研究, 包括研究巖石侵徹爆炸機理, 開展對復雜巖土介質中侵徹、爆炸、成坑、地沖擊、地下結構反應及其破壞的模擬研究, 特別是開展多彈爆炸聚集和重復地沖擊效應的模擬研究。

我軍新一代的導彈陣地工程, 具有4個新特點。 首先是具有軍民融合功能。 導彈陣地工程建設周期長, 使用年限久。 在選址、勘察、施工、驗收和交付使用整個過程中將充分運用軍事系統工程、軍事運籌學和工程控制論理論, 實現優化設計和合理施工。 從國防經濟效益考慮, 出現軍民共用工程如地面和地下交通工程, 合建型水電工程等。

第二是新型陣地建設。 隨著導彈制導技術、推進劑技術和火力諸元技術的進步,

陣地樣式將進一步改進將出現小型地下發射井群樣式。 由此將出現“井-巷”一體化施工的穩定評估與控制問題。 第三是深埋陣地工程。 隨著信息化火力的命中精度不斷提高, 以電磁武器為代表的新概念武器的迅猛發展對陣地工程的毀傷效應也不斷增強, 因此陣地工程將向深埋發展。

第四是應用新的抗核爆支援防護體系。 一是研制高性能復合材料, 如高強纖維增強混凝土;二是改進結構形式, 如“平面該曲面”、“平面改斜面”;第三是改善周圍巖石的應力環境, 如在支護和圍巖之間設置軟回填、采用一定工程措施實現核爆“應力波繞射”、采用新奧法施工對圍巖進行主動加固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