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国买的武器比印度多,为何说印度最终受制于人更严重?


蘇-35交付解放軍的同時, 也直接大幅增加了中俄軍貿額

不久前, 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接受了《意大利日報》(Il Giornale)的采訪, 他在采訪中表示:“今天俄羅斯對中國的武器供應約占出口總量的12%。 ”

紹伊古強調, 俄羅斯與中國的軍事技術合作不針對任何其他國家或集團, “僅旨在加強全球和地區安全”。

紹伊古所指的這個12%, 應該是指2017年俄對外軍售額的12%。 一般認為, 2017年俄對外軍售額為150億美元左右, 也就是說去年中國應該從俄羅斯購買了不少于18億美元, 約合120億人民幣的武器裝備。


S-400的交付同樣極大提升了中俄軍貿額,

隨著S-400的大規模出口, 其廠家的經營數字也將非常可觀

120億人民幣可不是小數字, 那這個數字是否夸張了呢?應當說, 這個數字大致上還是反映出了當前中俄技術合作的熱度, 蘇-35、S-400等重磅交易的效應讓中俄軍貿額再次走上了一個高峰。 而這種密切的軍貿合作對中俄兩國的整體貿易總額也有顯著地影響, 在早前的一次交流中, 俄國防出口公司的官員曾對北國防務表示, 中俄總體貿易額度(當時特定時段的統計數據)的“波動”應該與蘇-35有關。

那么這120億到底具體買了啥呢?據俄智庫提供的信息,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戰斗機方面, 俄向中國交付了10架蘇-35;直升機方面, 俄向中國交付了1架米-171E和6架卡-32A11VS消防/多用途直升機;發動機方面,

俄方向中國交付了36臺D-30KP-2發動機以及數量不明額度AL-31和RD-93;防空系統方面, 俄羅斯開始向中國交付S-400;此外, 此前采購的武器可能會有些零散的后期維護合同。


卡-32A11VS雖非軍用, 卻算在軍貿額內

看了這組數字,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 米-171E和6架卡-32A11VS應該不是軍方用的, 怎么會算“軍貿”?其實, 我們所看到的軍貿數據都是俄方自己的統計, 什么算“軍貿”當然是他們說了算, 而這又涉及他們內部利益, 因此, 數據從我們的角度自然有“水分”。

除此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中俄間可能在國防領域還有聯合科研的項目, 這些也不容忽視。 在這方面, 中國和印度都與俄羅斯保持密切合作, 而且份額最大。

提到印度, 紹伊古的采訪公開后在國內引發了極大關注,

很多人把關注點聚焦在了時隔多年“中國重新超越印度成為俄第一軍火出口國”。


印度的蘇-30MKI即將進入升級時間窗口, 預計光這個機型升級所需費用就足夠中國買大幾十, 甚至上百架殲-16

應該說, 這種“反超”的局面只是暫時的, 中俄軍貿額的快速增加主要是受S-400、蘇-35等大宗合同的短期影響。 而印度與俄羅斯的軍貿情況則是“后勁十足”, 這主要由2方面決定:其一, 以往印度來自俄羅斯的武器裝備實在太多, 大量主戰裝備都需要后續升級, 而印度又沒有向中國的“善后”能力, 也只能被再套個十幾二十年, 這背后可以說是天文數字;其二, 印度雖然開始大規模向西方采購大型武器平臺, 但與俄羅斯的合作也不會停止,

比如即將采購的S-400總額就會把中國的蘇-35和S-400總額比下去。

總而言之, 中國占俄對外武器出口總額的12%客觀反映出了當前中俄軍事技術合作的火熱局面, 但這種局面的可持續性較弱(即便增購蘇-35等也只是未來幾年的事情)。 而且, 因為計算方式的“差異”, 我們看到的俄方數字也無法非常準確的反應出中俄軍貿合作的“真實情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